五菱换银标——凯捷主打四座家用车,我啪的一下就站起来了

榛名说车 | 12-10

五菱是我们大家很熟悉的品牌,你不一定是五菱车主,但很容易看到五菱从你身边疾驰而过。

五菱也不满足于拉货的定位,高端化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五菱银标就是个崭新的尝试。

本次测评是自主车MPV测评的一部分,之所以把五菱作为第一位,纯粹是出于五菱知名度引来的好奇心。尤其是听说厂家拿四座作为产品主打方向,我就更想做一期凯捷了,可惜自己挖坑太多,挨个填的太慢了,直到今天才轮到写它的测评。

自己知,唯知己可以:

一眼望去最吸引人的不是银标的存在,而是整车并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MPV,反而更像是一台SUV的设计。

当然银标的升级也不能忽略,厂家本身也是做了市场调查的,他们的顾虑一点不比我们这些汽车博主和车迷少多少。五菱之前主打的是商用车,银标五菱其实表明五菱继承原本的皮实耐用和高性价比特色,在年轻化和品质方面会进一步升级。

漆面颜色我先给大家提个醒,实车在阳光下都柏林灰和富士山白两种颜色质感更好一些,最难看的就是诺曼底金,就我的审美而言绝对不如手机的土豪金调色好看。

厂家管这个设计叫“翼动设计”,其实在我看来不过是基于上汽通用五菱的平台优势,吸收和引进了一些欧美车型的设计元素。尤其是这个中网的设计,细品下来边框设计可是典型的美式风格。整个前脸都是以车标为中心横向延伸的,倒梯形纹路和镀铬条看起来可以提升车辆档次。引擎盖和进气格栅下部的线条有一定的运动感,这对拉动年轻消费力量很有帮助,车辆可以不运动但是一定要有运动外观,我强调过多次了。

而灯组的设计风格则是走的欧系路线,分体式设计对上汽通用五菱来说已经逐步演化成家族式风格了,之前的宝骏车型就能看见。传统车型的雾灯区域实际上是矩阵式大灯的位置,传统的大灯位置是日行灯和转向灯的布局。

侧面来说,可能会让一些人比较失望,因为五菱凯捷采用了最传统的车门开启方式。腰线只是视觉效果,C柱后面并没有商务车标志性的滑动门。车辆下方的线条也是让人集中目光在乘员舱区域,其实侧面还挺有意思的。通过隐藏B/C/D柱的设计塑造一种悬浮式车顶的感觉,也是尽力塑造车辆的档次感,侧面的设计手法很像是欧洲的minivan,不过车身看起来很修长的样子讨人喜欢。

说实话,五菱凯捷顶配也不过是十一万出头,没有滑动门可以理解,有些媒体苛求电滑门简直太过分了。255/ 55 R18的轮胎来自阿特拉斯,隶属于玲珑轮胎旗下,我没怎么用过。不过按照这辆车的定位来说,应该是主打经济和舒适性的轮胎。轮毂全系都是18英寸,只不过配置越高设计越复杂也更好看。

尾部的感觉就很饱满了,尾灯更是和前脸呼应的特别明显。现在五菱的乘用车车尾贴的不是传统的车标了,是五菱的汉语拼音。牌照架周围很有意思,这个梯形的力量感塑造不错,而且镀铬条的存在正好让人注意到车企和产品名,相当于免费的推广。最主要的,以用户群体喜欢虎实这个造型来说,这么打造还挺有面子的。更传统的隐藏式排气就不用说了吧,这又不是暴走族,怎么可能有夸张的排气呢?

用实力争胜 :

内饰原厂有黑米双拼可选,虽然看起来效果不错,但是米色内饰通常后期维护打理比较麻烦。传统的全黑内饰更好一些,有闲工夫的人可以选双拼内饰。搪塑软性材质的运用和纹理材料的装饰板让人有些惊讶,同级别能做到大面积使用的车型还是比较少。

只有最低配是个手动挡,其余变速箱都是CVT。只有顶配采用的是北欧式电子档把设计,其余的自动挡车型用的是最常见的机械式档把。中低版本配的是倒车影像,环影倒车也是顶配专属。空调出风口和镀铬饰板融为一体,比较精巧。简约明快的不只是内饰风格,档把周围上方是空调控制区,下方是驾驶有关的按键区,操作起来容易上手而且方便极了。

五菱凯捷原厂全系10.25英寸的触摸屏标配是个好事,但是槽点在于这个钢琴漆。用过你就知道,钢琴漆面虽然好看,但是稍微一碰就会留下指纹。车主必须要预备一块软布来擦拭干净,这点还是令人不太爽。平底式两幅方向盘塑造出一定的运动感,对于这么大的车身来说,方向盘做大一圈也没关系。说实话,顶配车型的打孔皮质方向盘还不错,但是次顶配只给塑料方向盘多少令人不爽。7英寸的液晶仪表也只是两款高配车型才会有,显示清晰,不过功能就比较一般,机械仪表显示什么数值这个仪表就显示什么。

车机方面,那些拗口的辅助驾驶配置自然是只有顶配才会有。不过很有意思的是,我在车机内发现这台MPV居然支持方向盘三种风格的驾驶调节。总体上功能和主流水平差不多,反应速度想想这价格,还不错。多媒体功能用起来还挺容易上手的,只不过蓝牙连接的时候,有时候还得重启一遍才能连上,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扬声器的音质水平只是及格,别苛求太多。

天生我喜欢:

我现在评价一辆车好不好,只能说机械标定素质是其次了,理由不再赘述,我的置顶文章会用一长串理由告诉你。

很明显,五菱凯捷的空间对家庭消费者和兼顾商用的消费者很重要。按我的观点来看,这辆车的消费者拉点大件或者货物也是很可能的,我再强调一次,对于它的消费人群来说,有没有电滑门并不重要。

虽然厂家主打四座车让我很惊讶,但行驶本上写的就是六座车,只不过第三排可以彻底折叠在车内,形成一个纯平的空间。这个放倒后的空间有多大呢,我装了四箱西凤酒没装满,又装了一个化肥口袋的白萝卜,再加上一口袋的土豆才拉满了。不放倒后排的话,鉴于第三排可调节,只能放两个中型的旅行箱了。放倒后排的指南在第三排背部,照着做挺容易,不过要用点力气才能按下去。

这个车的第三排本身就是应急性质的,虽然大人也能坐下去,但是并不太舒服。为了能折叠还得纯平,第三排的坐垫和乘坐高度都有问题,靠背能调节并且带有头枕算是个小弥补吧。建议第二排卡在第二档就行了,后排这时候一般能获得两指空间。

作为一台正儿八经的MPV,五菱凯捷的第二排很有料。不仅是安全带独立设置在座椅上,而且有腿托,并且支持放倒,真的是同级别罕见。要夸的地方在于为了方便大人照顾孩子,第二排座椅可以左右移动的,当然缺点也是因为座椅宽大,给中间通道部分留的空间不算很大,胖人很难挤进去,请自觉前排。

另外,不只是放倒第三排后,第二排乘客可以享受躺椅,如果你乐意完全可以把车变成大床使用,前提是拆掉前排的头枕。至于头枕放哪好,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副驾哪里吧。在车内睡觉一定要记着天窗留个缝。

储物空间同时也是本车的亮点,除了常见的门板和座椅背部,档把下面也有镂空部分可以放手机充能。扶手箱和手套箱的深度令人满意,更让人欣慰的是有眼镜盒的存在。地台高度和后备厢开口都不算特别高,对于搬运东西和乘客上下车都挺友好。

五菱凯捷是非常合格的MPV,因为每个成员都照顾到了,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空调出风口和USB充电,这种理念更贵的一些车子都没有做到。不过这辆车的舒适度和包裹性只是给第二排的,第三排最差劲,前排说得过去。

早出晚归 寂寞或疲累:

五菱凯捷是一个颠覆我内心预判的车,我以为这个级别的MPV会很吵,但是这辆车的中低速表现还挺不错的。相对于同级车型来说,第二排传来的风噪和路噪在中低速还没什么感觉,直到上高速之后才会有些感受。不过第三排就没这个待遇了,本身就是低成本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坐姿又是不咋样,过减速带弹跳感很明显,最后一排没事别坐就是了。作为一台MPV,舒适化取向的底盘悬挂能理解。对于细碎颠簸的处理挺到位。

理论上,五菱凯捷有ECO、sport、标准三种模式。我非常建议方向盘用标准模式,驾驶模式层面,ECO模式没什么情况最好别开。ECO模式之下,车辆开着发沉,动力响应很慢,低扭不足,涡轮迟滞非常明显。运动模式能明显改善这种尴尬场面,不过一般来说标准模式就适合大家了,运动模式开着更舒坦,但是油耗可能对消费群体来说有点影响。

我前面说它低扭不足,其实体现在起步油门不算灵敏,你根本开不出窜车的感觉。动力输出平淡无奇,反而有些初段迟钝,绿灯起步你得踩深点才不会被后车按喇叭。市区满载跟上车流毫不费力,不过后段加速没啥感觉,超车得地板油留大点的提前量。制动层面,感觉就比较一般了,刹车够用但是能感觉到电子系统的介入。

因为限号的原因,借车去买冬储菜,想想最近还是挺累的。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情感上面,另外这车可不是五菱宏光,没法搞山路神话,老实扮演家用车就对了。这车的槽点还一个就是外后视镜位置我觉得该往后挪点,要不就自备广角小圆镜,A柱转向的时候也有点影响视野,要多看看。

榛名总结:

可能有人看出来了,我的小标题来自于《古惑仔最强精选集》的歌词。在那个还有录像厅的年代,MPV的意义就是尽可能的往里面装人。那时候买车的很少是个人,单位用车占了大部分,哪怕是单位也搞过拆了后座放长条凳拉人的事儿。

现在不一样了,MPV作为家庭用车,五菱凯捷主打的就是通勤+应急,主打的是一辆车不会长期满载。出色的储物空间和第二排舒适度,让人觉得还挺有性价比的。从配置上来说,追求科技感的年轻人适合上顶配,老司机直接来个最低配或者次低配就挺香的。不过后雨刷不是标配还是让人感到多少有些遗憾。

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五菱没什么坏处,虽然这车并不算难驾驭,但是平淡的性格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