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锂电池最后 10% 电量,特别不耐用?

嘿电
11-18

前几天曾经的学弟和女朋友开黑被坑了,敢怒不敢言,抱着一种吃瓜群众的心态,去了解了一下情况。学妹的手机电量报警,本来想坚持到团战打完再去找数据线,没曾想还没开团就已经关机,大优被翻,排位掉段,互相指责,郁闷整晚。

电量显示不准,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玩手机,你是不是永远不知道最后10%的电能撑多久。骑上电动自行车,是不是第一格电量永远比后面三个更耐用。如果你也有相同的感受,欢迎在弹幕里扣个1让我看到你们身影。
为什么会显示不准,核心的问题就是锂电池太“熊孩子”了。放电过度死给你看,充电过度炸给你看,如果温度太低还会装死。为了不让这个熊孩子又哭又闹,无数工程师们不知道加班掉了多少头发,搞出了一个“保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BMS电池管理系统。
这个BMS不仅要照顾好电池,热了降温、冷了升温,别让电池充得太满,放得太空。除此之外,BMS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计算电池还剩下多少电,并且实时显示出来。这就非常玄学了,因为对于工程师来说,把电量算准的难度,比风水大师算你什么时候可以脱单难度还要大。
为什么那么难。第一个原因就是电量没法直接测。这是一个油箱,还有多少油,会有专门的计量装置显示油位。这是一个锂电池的放电示意图,电能都是储存在材料里,工程师只能通过间接测电压、电流这些数据来去猜。
这是一个电压与剩余电量变化的曲线图,通过计算电压,就能精确的知道电池电量。但是测电压的方式,只有在电量不变的时候比较准,大多数情况,我们的电池都是在不断放电的。
手机上打开个耗电大的游戏,电动车踩一大脚电门,都有可能让电压发生瞬间变化,这时候测出来的电量就不准了,早些年很多BMS就是只测电压,其实我们的手机已经没电了,但却显示还有20%,突然掉电关机也就能理解了。
如果是电动汽车呢?早些年的电动车,也是和手机一样只监控电压的,我就曾经开着某汽新能源的电动车,突然间趴窝在北京的三环路上,靠着最后一点的速度划到了应急停车道上,也是那次的遭遇,让我再也不会去买这个品牌。
为了避免这种安全事故的出现,也是为了缓解用户的电量焦虑,BMS的工程师也在努力研究各种新的算法。举个例子,这是几何C的BMS芯片,除了会监测每一组电池的电压外,还会实时监测每一组电芯的电流,并将其对时间积分,就能得到这一时段放出的电量,用初始电量减去这个电量结果,就能得到当前电量。
通过监测放电电流得到的结果,还会和通过监测电压得到的结果进行比对和修正,二者加权就能得到一个更加准确的数据。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经过一轮迭代,大多数也使用了上电压、电流双加权的BMS算法,剩余电量的估算精度一般能保证在5%以内。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电动汽车不仅要能准确显示电量,最为关键的是还要告诉你剩下的电量能跑多远。但是每个人驾驶习惯又是极其不同的,这就导致剩余续航里程变成了更玄学的东西。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由于只有电压和电流的数据,在估算剩余里程的时候,还是存在较大误差的。于是乎,BMS工程师们一边掉头发,一边想办法,终于又加入了新的参考因子。还是这台几何C,工程师们结合汽车的VCU控制器,引入前一段行驶里程里面,汽车上包括空调、电动机、车机屏幕等所有用电器的能耗。
有了VCU的平均能耗数据,把它传给BMS系统,就能在行驶过程中对电量和可用行驶里程进行实时的修正,续航里程也就能越开越准,让剩余续航的准确度接近100%,而这也是市面上同级电动车所不具备的。
当然,BMS的研究之路还远未结束,随着电量估算的参数因子越来越全面,我们的电池电量也会显示的越来越精准。
ONE More Thing,关于电量估算的事情,我们说了这么多总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既视感,如果本期点赞超过2000,那我们就会找2020年的三款主流电动车,进行一次50km-0的极限续航测试,看看它们剩余续航里程的准确度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