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这几年很多豪车的车主年龄分析,连劳斯的车主平均年龄都到39岁了,全新M3车主平均不到34岁,M4不到30岁....不做年轻化肯定是打不动,但是到底怎么做?年轻化说到底还是哲学问题,我看到什么、我感知到什么、我心情有什么波动。
在豪华车领域,头部的宝马近些年针对主流用户需求把握的就非常好。以新BMW 5系为例,中期改款后,外观、科技、豪华都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全面升级,对年轻一代购车人群的吸引力远超同级的奥迪A6L和新奔驰E级。
就第一印象来说,新BMW 5系的年轻化源自整体精致且自信的气场。全新进化的"天使眼"大灯用更简洁纤细的"卧L"型灯带取代了之前的设计,精致感与力量感呼之欲出。独具创新BMW智能激光大灯又带来了一抹特有的蓝色光带,灵气十足。而车头从发动机盖起始的线条"分割"了大灯,配备明显扩大的双肾型进气格栅,在视觉上呈现出昂首挺胸的自信气势。
新BMW 5系的尾部也采用了全新的造型,特别是尾灯的设计很新鲜,熏黑的风格加上3D立体效果,造型上也与前大灯"L型"呼应。整个车尾很有层次感,线条也比较饱满,双边单出的排气布局也更彰显运动感。
再看A6L。全新换代后的奥迪A6L整车的线条设计更为复杂,并且配备了大量镀铬装饰条突显豪华感,复杂+镀铬对于如今追求极简风格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大打折扣。但值得一提的是,奥迪的大嘴式车头引领了车圈设计潮流,如今来看还是奥迪的大嘴最为协调。
奥迪A6L的尾部,LED的尾灯中间又采用了一条镀铬条贯穿,希望营造出一些整体感。另外,排气竟然采用假排气设计风格,这样的设计很显然与年轻化不相符。
关于内饰的设计层面,宝马保持了经典的以驾驶者为中心的设计风格,对于细节进行了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中央触控显示屏尺寸从10.25英寸升级至12.3英寸,视觉效果更佳,观感更舒适,同时新车配备的第七代BMW iDrive 人机交互系统,"BMW智能个人助理"经过全新升级。
如此以来,新BMW 5系的用户可在五维交互界面中自由选择iDrive旋钮、方向盘多功能按键、触屏、自然语音或手势控制实现与车辆之间的多样化、个性化的互动模式,体验上更新潮。
奥迪A6L的内饰科技感的营造也毫不逊色,三块大屏幕给足了气势,让新车内饰看起来非常科幻。但实际使用层面,减少物理按键后不仅降低了盲操的可能性,如空调操作,开车的时候还需要看着屏幕来调,而且按压式的调节,我想调低几度还要按好几下,体验效果名不理想。此外,经常通过触控操作车机也导致屏幕上指纹累累,如果不经常擦拭,视觉效果非常惨不忍睹。
年轻化不能浮于表面。在功能性方面,年轻人热爱的是最尖端的科技,最新潮的东西。新BMW 5系全车有25个传感器+摄像头,包括12个超声波传感器、8个摄像头、5个雷达,这些加起来为用户带来了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体验。如最抢眼的50米循迹倒车,如果你倒车的功夫不够好,这个功能能自动帮你脱困。
此外,新BMW 5系还有跟苹果合作带来了全新一代数字钥匙,出门没带钥匙没关系,你一定带来手机,用iPhone一样能开锁、开车。再有,就是无线CarPlay,车里面不需要再放着一个数据线了,就能实现手机投屏功能。
而奥迪A6L虽然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功能,但在细节层面如无线CarPlay、数字钥匙、50米循迹倒车等并未有对标配置。不知道稍后的年款车型会不会配备更多新潮配置。
中大型豪华座驾最拿手的必然是豪华。很显然无论是从内饰皮革的雕琢、座椅的舒适程度以及后排娱乐系统配置来看,新BMW 5系都拥有毋庸置疑的优势。况且新BMW 5系Li针对中国用户还带来了更多专属豪华配置。如11种组合环境氛围灯带来的静谧豪华、超过5米的修长车身带来同级最长轴距、全系标配后排舒适型座椅扶手,坐垫、靠背加厚并带有舒适型头枕,高配车型还提供后排座椅电动调节功能;带星空车顶的全景天窗是同级独有的高端配置。这些配置放在几年前可都是BMW 7系车型才具备的,可见新BMW 5系这次中期改款的诚意。
年轻人需要的设计、科技配置、豪华感知,新BMW 5系都提交了出色的答卷,而奥迪A6L明显略逊一筹。显然,新BMW 5系的入局,已在产品力层面对竞品产生了压力,相信不仅仅是奥迪的A6L,刚刚中期改款后的新奔驰E今年同样不太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