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要做新时代的“国民车”,还有特斯拉什么Business?

非常好车
10-30


说到国民车,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品牌比来自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更有资格。毕竟,“Volkswagen”这个词本身,就是“国民汽车”的滥觞。费迪南德·保时捷在1934年设计出的甲壳虫——大众汽车的初创作和代表作、全球单一车型销量第一纪录的保有者,绝对名副其实。

中国消费者错过了甲壳虫,却在机缘巧合下与另一个挂着VW车标的车型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在2020年的今天,上汽大众桑塔纳“SANTANA”已经很少出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但说起它的大名,依然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

它是中国最早大批量引进的合资车型,对于70后、80后、90后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无数人在驾校开过它、坐过桑塔纳出租车、它曾经是“高级私家车”的代名词、也见证了汽车社会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在中国,桑塔纳毫无疑问是第一个堪称“国民车”的车型。

站在汽车未来时代的大门口,在汽车“新四化”的潮头,人们在问,下一辆“国民车”将是谁?或者说,第一辆电动国民车将花落谁家?

不管你承不承认,当前的一个事实是,汽车正逐渐改变旧有的模样——发动机是整个20世纪汽车的技术核心和工程核心,而今天,强大的计算能力、高级的传感器、先进的软件算法,正在取代发动机。以前和现在,人们津津乐道于“买车送发动机”,或许未来,买车送的“软件”够不够好才是最重要的。

在如此趋势之下,传统的汽车巨头并不甘心被时代所抛下。

作为“国民车专业户”的大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20年10月27日,上汽大众ID.4 X投产仪式在上海安亭的MEB新能源汽车工厂举行。随着一辆黄色ID.4 X缓缓驶下生产线,上汽大众首款ID.家族车型正式批量投产。

ID.4 X量产下线,意味着上汽大众历时两年建设、股东双方投入超过170亿元的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新建的工厂正式投产。作为新能源汽车工厂的首款量产车型,ID.4 X的到来也意味着上汽大众加快新能源汽车战略在中国落地的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ID.4 X也是上汽大众成立以来累计生产的第2300万和第2300万零一台整车。上汽大众的每一个“百万”都是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车型,从第2000万辆的帕萨特插电混动版到第2100万辆的纯电朗逸,上汽大众明显开始加速新能源的导入,而此番亮相的ID.4 X,则更是意义非凡。

与特斯拉竞争国民车的地位,ID.4 X有自己的独到实力。

在产品设计方面,传统车企交付给消费者的,几乎都是经过长期测试、细节把控过后的成品,而特斯拉的产品往往是“半成品”,后期的很多调整都是通过推送OTA升级来完成的。

在做工方面,特斯拉是出了名的“粗糙”,前段时间爆出了一批海外车主因为Model Y质量太差而拒收的新闻。在车主投诉中,Model Y存在座椅压痕、安全带松动、车身面板间隙不均、遮阳板下垂、后备箱盖损坏等问题,更极端的是,座椅甚至都没有固定在底座上……

ID.4 X家族基于大众汽车集团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打造。MEB平台采用全新的电动车专属设计,创新平板式的电池模组布置方式使车辆具有更长的轴距和更短的前后悬,相比传统燃油车,在空间上更具优势与舒适度。

ID.4 X的车身尺寸是4612/1852/1640mm,轴距为2765mm,位于车辆中部的电池位置使车辆实现接近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与低重心,从而获得动感而均衡的行驶表现。

在续航水平方面,MEB平台车型电池组通过其强大的扩展能力,可根据车辆用途调整驱动力水平,最高可实现550公里以上长续航里程。此外,MEB平台还可集成全新的车载辅助、信息娱乐、控制和显示系统,实现整车高度智能网联化,为用户打造始终在线、全面数字化的生态系统和互联体验。

基于MEB更加灵活的模块化设计,上汽大众还将陆续推出多款大众、奥迪、斯柯达品牌的不同级别、不同车身形式的纯电动汽车,覆盖不同的细分市场。

据说,德国人确实希望ID.4的“国民认可度”能够达到高尔夫、甚至甲壳虫的水准。但是在沟通环节中,上汽大众制造执行总监徐明峰却十分“谦虚”,他表示,一款车要让消费者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更要“一步一个脚印”。

特斯拉的产品设计理念、软件算法上有着可取之处,但是背后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款真正的国民车,应该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兼顾,而非是取舍。当ID.4 X闪亮登场之后,特斯拉或许应该真正正视这样一个对手;而对于大众来说,坚持自我、不断前行,打造出属于未来的“国民车”大有可能。

能否与甲壳虫、桑塔纳获得相同的“国民车”地位?留给ID.4 X的时间不多,但也不算少。我们且看它如何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