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其实是自动驾驶中最吃香的品牌,几乎所有的自动驾驶联盟都会拉上宝马,原因很简单,自动驾驶从来都不是一件省钱的事情,而宝马在价格上没有这个顾虑,更适合普及自动驾驶。
宝马集团此前提出了“下一个100年”的规划,将逐步转型成为未来出行的解决专家,自动驾驶即是其四大重点之一。
在自动驾驶方面,宝马会在2018年到2030年这段时间逐步的把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提高到L5级别。而且计划在2019年发布可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宝马7系,高等级的L4自动驾驶会首先搭载在2021年发布的BMW iNEXT,到2030年后汽车完全不需要“司机”,只有乘客。虽然宝马一直不声不响,但从最终速度上看一点都不慢。
按照宝马对自动驾驶发展的规划,宝马将通过5个阶段实施该项技术:第一阶段解放双脚;第二阶段解放双手,宝马的部分量产车型已经应用半自动驾驶技术;第三阶段,驾驶员可以双手离开方向盘,达到闭上双眼驾驶的程度;第四阶段,驾驶员可以把车内的时间用于休息或者工作;到最后阶段解放驾驶者的大脑,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宝马计划到2021年将实现量产车型高度自动驾驶。
宝马其实挺早就在研发自动驾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事实上,早在2006年搭载了BMW赛道训练系统(BMW TrackTrainer)的BMW 3系首次在霍根海姆赛道展示了全自动驾驶。2011年就已在德国高速公路上进行了短距离的自动驾驶测试。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宝马积累了大量突破性关键技术。2016年,宝马集团与英特尔以及Mobileye建立起行业第一个开放式的自动驾驶研发平台。
在自动驾驶研发平台的技术架构上,英特尔负责提供计算能力,英特尔GO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世界级处理器和FPGA(可编程芯片)技术。而Mobileye则为宝马提供了其专有的EyeQ 5高性能计算机视觉处理器,EyeQ 5结合英特尔CPU和FPGA技术构成的中央计算平台,将集成到每一辆全自动驾驶汽车中。使得宝马、英特尔和Mobileye三家公司的产品可以完美的融合。
在平台基础上,40辆宝马全自动驾驶汽车于2017年下半年开始路测,到2018年,投放的测试车辆将增加到80辆,这些BMW 7系测试车辆将采用英特尔和Mobileye的尖端技术,从美国和欧洲开始全球路测之旅,中国也有投放。这意味着,宝马的自动驾驶技术将接受“真刀真枪”的检验,这也将是这个传统造车巨头迈出的关键一步。
(宝马的自动驾驶线路图)
在中国市场上的应用
早在2012年,宝马集团就在上海成立设计工作室和智能互联驾驶研究院,主要负责创新技术、创意设计的研究与数字化的应用,包括自动驾驶、互联驾驶及应用APP的研发等。
并于2014年与百度签署协议进行高度自动化驾驶科研的研究,项目涉及车辆使用、驾驶策略、高精度三维环境地图和配套基础设施等。
2016年,宝马中国首次在成都指定的高速公路上,在有安全驾驶员的监控下,实景演示了第三级高度自动驾驶。2017年,宝马中国在杭州实景演示了第四级完全自动驾驶。
车厘子拿到了宝马在中国市场上投放的最高端的M760Li车型,它同样可以提供介乎 L2 至 L3之间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能实现车道保持、自动刹车及加速等功能,也同样要求驾驶员时刻将手放在方向盘上。
车辆中控台上空调出风口中间的智能安全按钮可以方便的呼出增强型驾驶辅助系统功能设置,当按钮呈绿色时,所有的智能安全功能启用;当按钮灯呈橙色时,自定义的智能安全功能部分启用(具体启用、关闭哪些功能可以由驾驶者自定义);当按钮灯熄灭时,包含增强型驾驶辅助功能的智能安全系统关闭。
在时速低于210公里/小时的范围内,新的转向和车道跟踪辅助功能都可以在道路变化时主动控制转向,系统自动驾驶车辆保持在车道中间。先进的驾驶功能采用多区域监视雷达系统和立体摄像机,系统本身可适时通过道路边缘标记和前方车辆进行定位,并相应控制车速和前车距离。
在拥堵路段,交通拥堵辅助功能则会开启,在枯燥单调的路况中实现自动跟车,解放驾驶者的大部分工作。
虽然系统能独立驾驶车辆,但从法律上来讲,驾驶者仍然需要继续把双手在方向盘上进行驾驶。若驾驶者不能遵守这个要求,系统传感器将确认这一事实并在一段时间后通过声音警告驾驶者,而后进入待机模式。若指示器因车道改变而激活,或不再满足系统需求,如车道太窄,也将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宝马的计划,明年全新一代的7系将正式搭载L3级的自动驾驶系统,希望宝马在引进中国的时候不会简化掉,或许这将是中国消费者真正尝试到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机会。
完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