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即颓势?如何看待“王者”上汽大众7月销量表现

环球汽车网A
10-27

 导语︱Lead 


上汽大众7月销量下滑“突出”,不少人认为经典老牌王者已陷入困境、颓势难掩,其实不然。观其7月销量数据,会发现虽然入门级产品销量逐渐减少,但高端车型销量稳步增长。可见上汽大众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显著,正以“量”向“质”转型!


_

撰文︱张晨希 配图PR

编辑︱王岩 刘程悦  责编︱韦晴  监制杨虹波

全文1506字    阅读需3分钟


_

日前,乘联会及各大车企公布7月销量: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211.2万辆,同比增长16.4%,后疫情时代市场恢复力较强劲,远超预期;当月,大多数合资品牌也已实现正增长,但曾被给予厚望的“王者”上汽大众却萎靡下滑,成为头部合资车企中销量跌幅最大的一家,让人意想不到。





具体来看,今年7月上汽大众月销13.7万辆,同比下滑5.5%,1-7月累计销量为71.13万辆,同比下滑33.15%。双重下滑打击,在7月一片大涨的车市中颇为突兀,也让很多人不禁疑惑:难道经典老牌王者已陷入困境、颓势难掩?


其实,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受制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前几个月整体车市的销量都不容乐观,这也是上汽大众1-7月累计销量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


其次,则是去年7月1日起国六新政实施,全国清理国五库存,大降价、员工优惠、打折销售等各种促销方案不断,加之上汽大众的品牌背书与市场口碑加持,导致其在去年7月迎来了一波销量涨幅,部分处于过度期的地区迎来第二波涨幅。回顾去年同期上汽大众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2019年7月单月销量为14.5万辆,1至7月累计销量为106.4万辆,以断层的销量优势领先友商,使其销量基数过于庞大。因此,在这种强反差下,造成上汽大众大幅累计销量同比大幅下滑的假象。





至于最后一个原因,则关乎于上汽大众的企业品牌战略。众所周知,2019年起上汽斯柯达品牌“年轻”的定位愈发明确,上汽大众通过降低斯柯达产品定位和售价有意下探市场,让斯柯达与大众品牌“兵分两路”,进行错位竞争。而肩负着高端使命的上汽大众大众品牌,也积极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





车迷们或许已经发现了,自2019年后,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全新上市的车型产品力大幅提升,且指导价都不怎么“便宜”。比如,2019年4月全新上市的T-Cross途铠,上市指导价12.79万起;2019年5月底上市的途昂X,上市指导价31.69万起;2019年6月全新上市的Polo Plus,9.99万元起的上市指导价也高于往年。


上汽大众采取这样的战略不难理解,毕竟,如今汽车产品的价格下探与国民的消费升级正在加剧极化,有斯柯达品牌尝试价格下探,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就能更坚定地顺应消费升级,彻底脱离中低端市场,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高端产品需求。于是,坚持用欧洲德系标准要求自己的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在营销上不再侧重入门级产品,主动牺牲了朗逸等入门车型的销售占比,与之相对的是提高了帕萨特、途昂、辉昂、威然等高端产品的销售占比,加速品牌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众大众品牌今年7月销量虽然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依旧蝉联单一汽车品牌的销量冠军。其中,占据“领袖”地位的帕萨特尤为突出,月销13,448辆;首款MPV车型威然单月销量也达到2,744辆,5月底上市至今累计销售8,664辆,成绩喜人;而SUV家族表现也依旧强劲,销售43,381辆,同比增长25.8%。此外,截至目前上汽大众1-7月A+级以上车型销售占比达63.2%,相比去年同期的59.4%占比,产品高端化成效显著。


小编时刻

不难发现,已在中低端市场占据强大用户基数的上汽大众,正将目光聚焦至高端市场,将借助高端车型相对更高的利润,获得消费升级趋势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面对行业内外激变,在华市场持续耕耘36年的上汽大众,作为中国市场站得高、资历久的合资车企,能迅速作出产品结构由“量”向“质”的转型,给上汽大众车迷吃下了定心丸。在次基础上,上汽大众还将于下半年陆续推出途观X、新款辉昂、威然四座版等车型,届时也将再次掀起一波中高端合资车型的新热潮,值得期待。


END



我是环网张晨希

谈天谈地谈车市

我在环网

寻你所爱的潮流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