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选车都有自己的准则,比如说发动机、底盘、配置、隔音等等,作为一个汽车媒体行业从业者,我见过很多不一样的准则,但有一个准则我想谁都不会忽视。
我们常说汽车是交通工具,是伙伴,但我更愿意把汽车当作是一个移动堡垒,把你和你喜欢的人,从A点顺利带到B点,所以我理解的选车,其实最终选的就是一个安全。尤其全世界的消费者都越来越喜欢SUV,SUV因为重心较高等缘故,安全设计要比轿车更难。
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ATARC)公布了2020年度第二批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宋Pro DM以综合得分率88.1%荣膺五星安全认证,成为比亚迪品牌继唐DM和秦Pro EV之后,第三款通过该项认证的新能源车型。
这五星的背后可一点都不简单,大家都知道新能源车型因为有电池的存在,稍有差池,碰撞就有可能对电池造成损坏,使得车辆自燃甚至是爆炸,加上多出来的电池组和电机占据一定空间,车内缓冲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同时新增的重量增加了碰撞时的势能。
在电池安全方面,比亚迪有一套独有的七维四层保护模式,从电芯、模组、电池包、整车四个级别进行了过充、外部短路、碰撞、内部短路、有害气体(氢气)、可靠性连接、高压保护等7个层面的安全保护设计,全方面保障电池安全。另外,比亚迪先进的电池热管理技术可以在全气候条件下,更好的控制动力电池温度,避免热失控,从根源上防止因电池问题造成二次事故。
因此,宋Pro DM能获得五星等级,除了展示了比亚迪出色的造车品质,侧面也反映了宋Pro家族的安全性能。
上网搜索比亚迪的关键字,我发现网友都很爱用“公路坦克”来形容比亚迪的车子,无他,仅仅是因为在很多次交通事故中,比亚迪的车辆往往是变形最少,或者说是驾驶成员受伤程度最低的那一方。
意外谁都不想遇到,当真正遇到意外的时候,你得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宋Pro在产品规划之初,就设定了整车安全标准的高起点。宋Pro 采用了3H车身设计,也就是在顶棚纵梁+B柱+车底门槛处形成一个H字,两根顶棚纵梁+顶棚横梁形成一个H字,车底门槛+车底横梁之间形成一个H。
加上比亚迪的工程师运用了同级领先的76%比例的1500MPa热成型钢和超高强度钢,构建出了多个立体交错的闭合环形结构,采用溃缩结构设计,有效吸收碰撞能量,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安全。
从C-NCAP的碰撞测试来看,我们发现宋Pro DM在正面40%偏置碰撞后,车身结构仍然保持完好,乘员的生存空间得到了充分保护;车门也能顺利打开,为危险发生后的救援保留了畅通的生命通道。
侧面碰撞之后,车内乘客也没有受到明显的挤压,这也证明了B柱、侧门防撞梁有着较高的强度。除了车身结构好,用料佳,宋Pro全系还标配胎压监测,前排双气囊,根据不同的配置还有前排座椅侧气囊、侧气囊安全帘等被动安全配置,即使发生事故也能第一时间保护车内人员。
被动安全出色,主动安全配置自然也不会落下。宋Pro拥有多项安全配置。比如说全息透明影像系统,这个功能不仅能够实现360°无死角环顾四周,还能观察车底状况,帮你彻底告别视野盲区。
宋Pro搭载的博世最新ESP9.3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包括TCS(牵引力控制)、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等等,这套系统能在湿滑天气有效帮助车辆避免发生侧滑,大大增加日常安全使用性。
另外像交通标识识别,远光灯智能辅助系统,紧急制动、行人识别保护、ACC自适应巡航、云服务APP智能遥控驾驶、自动紧急制动、自动跟车等20余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不仅在宋Pro DM上出现,当中的大部分配置在宋Pro 燃油版上也已经配备。
国产车的安全性,你应该要看见了
很多人对汽车安全的判断往往还停留在品牌,什么德系车安全,日系车皮薄,国产车不安全等等,作为汽车从业者,我希望能纠正这种思想和氛围。其实任何宣传都并不重要,安全是客观存在因素,咱们就拿成绩说话。
(宋Pro DM经过正面40%偏置碰撞后 A柱完好)
大家在选车的时候,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除了保证自身的行车安全,增强自己在遇险时的脱困能力,还能促进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正如以前的车只有少量有ABS,到现在的车出厂必须标配ABS,在未来的法规下,胎压监测等有用的安全配置也即将成为车辆出厂的标配功能。只有消费者对安全足够重视,对厂家有所要求,法规才会提高安全准入门槛,车厂才能更好地提高产品质量。
比亚迪近年来在安全上的建树是大家肉眼能看见的,尤其是电池安全、主被动安全、健康安全以及信息安全4个方面,都树立了优异的安全标杆,刀片电池等技术的创新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的安全性得以大大提高,主被动安全的大精力投入使得比亚迪旗下所有车型都有着不错的安全性能,凭借着这股精益求精的信念,比亚迪不应被低估。
如今,市面上一些安全性能并不算优秀的合资车型因为品牌效应一直受人青睐,相反,这样一直愿意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安全性能下功夫的自主品牌,难道不更值得我们国人赞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