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慢、弱版1.5T没手动,两厢思域落地17万纯粹作死?

车解读 | 09-02

从进口试水到合资国产,这是本世纪初许多海外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引入新产品的通用测试过程,尤其是本田、现代、起亚、丰田这些亚洲品牌更是这种销售方式的忠实拥趸,包括RAV4、途胜等等产品均是如此。不过,随着大量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这种方式逐渐被取消或是被特供国产所取代,而那些说要先进口后国产的产品几乎都被放进了"垃圾箱",像本田INSIGHT、本田思域混动版、起亚极睿等车型均是如此。

尽管没能等来混动思域不失为一种遗憾,可是,运动车迷们日思夜想的另一个版本可谓是弥补了这个遗憾,那就是第十代东风本田思域Hatchback两厢版。


价格定位

别的不说,思域两厢版倒是继承了思域这个家族在华生产的一个特色,那就是"贵"。

以220TURBO动力铭牌落地的思域两厢,在首批上市版本中以14.39万元的门槛入市销售,这与别克的那台A+级轿车威朗有得一拼。尽管此前的第九代车型上,我们就看到过卖得更贵的思域Si,可是那台搭载2.4L自吸机三厢版在动力上已经进入到了B级车的水准,而现在的搭载与三厢相同的动力,落地价格就会接近17万元,卖两厢的第一道坎儿,本田似乎就会遭遇艰难险阻。



外观设计

外观的的确确会让我们感受到更纯粹的运动轿车味道,比三厢220TURBO CVT车型高出的几千块,会为思域两厢版换来一身运动外观套件。

在车头我们可以看到,双边的导流孔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运动包围与扰流面板,宽大的结构除了在视觉上凸显两厢的钢炮精神,其的的确确会为车头带来更大的下压力,并让其在动态操控中变得更稳当。


这些会直接用以改善车辆动态操控的运动套件,还会深入到侧身与车尾部分。

侧身上,独立的侧裙甚至会比我们在BBA的S-Line、AMG-Line套件中看到的还要激进,黑色裙边在与轮拱的连接处,会额外提供一个抬升结构,它在改善空气动力学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防刮蹭与挡泥作用。




车尾上,除了顶端带有空气气孔的高位扰流板外,一个单独的扰流尾翼出现在了C型尾灯之间,而在保险杠周围的装饰之中,我们还看到了与前脸呼应的后大尺寸导流孔,以及与中置双出排气管相匹配的高性能扩散器。由此可见,车尾上的三处变化,都会是改善车辆动态驾驶性能的核心部件,也再次匹配了它运动钢炮的身份。


内饰配置

思域两厢版内饰的变化不会像外观那样显著,从中控台的布局到方向盘与换挡机构样式,都与三厢版车型完全相同。只不过,整个车舱都以暗色系风格为主,包括前挡板中的木纹装饰面板也被更换为了黑胡桃木样式。其余设计与装饰,则与三厢版保持同步。


而在差价为3千元的顶配型号(两厢版16.69万元、三厢版16.99万元)对比中,思域两厢版除了取消车侧盲区影像、后座空调出风口之外,都一样不落地继承了三厢的整套配置。从这个角度来说,两厢版似乎也没有市场所渲染得卖得那么贵。

毕竟此前在马自达3昂克赛拉阵容里,在主动安全方面明显减配的两厢版也正好就比三厢版便宜了3千元,似乎也没什么人嫌它贵啊?


动力总成

就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与此前国内媒体的判断不同,本田自身并没有多么激进的狼子野心。这使得其在动力选择上,还是继续搭载与三厢版相同的地球梦1.5T低功率发动机,但177Ps/220N·m仍会帮助思域两厢版实现更出色的综合性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两厢掀背车无论是从整备质量、风阻系数,还是在整体驾驶重心比例上,都会比三厢车更出色,而且思域这台前驱车本身最初开发时就是以两厢车结构打造的,这也促使其在整体空气动力学结构上会有更精良的基础保障,以操控乐趣感来讲,现有的三厢思域与它还是差着一个身位。


当然,直线加速性能会成为了思域两厢版在销售中的一个定时炸弹,其在官方数据当中仅有9.3秒,而思域三厢版却能够在8.6秒内完成0-100km/h加速。

尽管在国内媒体的动态驾驶测试中,思域两厢版还是可以跑进8.85秒,可这仍会滞后于现行的三厢,加上两厢也不提供手动挡选择,其是否能够通过驾驶乐趣来规避掉加速性能的缺憾,这就要看思域车主们的个人喜好了。


在最后

本田此次做出的国产选择不可谓不聪明,若是早一两年到来,其在日系市场当中,还需要面对来自马自达3昂克赛拉两厢版的压力。而如今,挡在思域HATCHBACK面前的大山,其实只剩下大众高尔夫。更重要的是,在高尔夫换代交界之际,此时先大众一步推出两厢版,显然会更有利于给消费市场先入为主的印象。再说了,思域HATCHBACK很明确的运动型掀背车定位,与高尔夫继续以家庭路线为主的理念不尽相同,而这势必也会为本田迎来趁势而上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