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近代军阀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有人说,袁项城算得是民国吃家第一人。其实不然,袁这个河南人,吃得太粗糙、太浪费、太不讲究。袁虽也读书,诗词中也不乏“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等极具英雄气度的佳句,却科场不顺,所以并不以斯文自居。他信奉“能吃才能干”,常把“要干大事,没有饭量可不行”挂在嘴边——表现出一幅典型的出身行伍的粗人模样。可能也因为此,他的餐具普遍大一号,大瓷盘、大瓷碗,好像这样吃才能更痛快。有人统计,袁世凯一天之内要吃4.8斤馒头、18个鸡蛋,快60岁时还能吃下整只的鸡鸭……可谓食量大如牛。另外,他也好吃各种补品,比如吃人参、鹿茸之类,他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大口大口地在嘴里嚼,有时吃得鼻血长流。
这个吃法,着实难以称为吃家,更遑论第一了。
比如东北的张作霖,虽是绿林出身,可就比袁讲究得多。张的大帅府里,伙房是比较气派的地方,平时也养着几十号厨子。当然,气派归气派,这却是他为大宴宾朋的大排面准备的。张大帅平时很少在饮食上奢靡浪费,高粱米饭、玉米碴子、大骨炖酸菜、家常炖豆腐之类才是他的最爱。而且,他在饭桌给家人定的规矩也多:掉在桌子上的米粒必须捡起来吃掉,过了饭点谁也不能轻易让厨子再开火。张学良曾回忆:“我的父亲十分节俭,我们在家的时候不敢吃好吃的,让父亲看到是要被重重责罚的。”
与张作霖的餐桌有得一比的是蒋介石。蒋先生的餐桌上,常备菜是一碗鸡汤、一份盐笋、还有酱瓜与黄埔蛋,外加一杯白开水。而宋美龄则是偏好西餐。所以两人吃饭时,往往一边是蒋介石的咸菜鸡汤,一边是宋美龄的蔬菜沙拉。蒋常调侃宋说:“你前世大概是小羊吧,怎么这么爱吃草呢。”宋则莞尔一笑,回敬蒋说:“你的咸笋蘸上那些黑乎乎的芝麻酱,估计也好吃不到哪里去吧。”玩笑归玩笑,两人平日之清简可见一斑。
说起宋美龄,很容易就想起谭延闿。祖籍湖南的谭延闿是个大名士,他的妻子亡故后一直没有续弦,老友孙中山几次为其牵线搭桥,后来又想把刚刚回国的小姨子宋美龄介绍给他。但谭与亡妻伉俪情深,所以赶紧认宋美龄为干妹妹,婉拒了这桩美事。随后,谭成为蒋宋联姻的介绍人。
我们这里提谭延闿,却不仅是因宋美龄,而是因为谭本身好吃。谭这个人,出身名门,父亲谭钟麟做过翰林,任过两广总督。而谭延闿自己也做过翰林,也任过两广督军,并官至国民政府首任行政院长等高官。谭延闿为官奉行“不负责、不谏言、不得罪人”的混式哲学,在吃喝上却从来不含糊。他曾对人说:“人生四大贪:吃喝嫖赌,嫖赌与我无缘,唯有吃喝,在所不辞!”
一次,胡汉民请客吃饭,他明知谭延闿喜欢吃鱼翅,却故意大谈鱼翅无甚吃头,味同嚼蜡。谭心里不同意,嘴上却唯唯诺诺。酒至半酣,仍不见鱼翅上来,谭延闿便焦急了,他轻声央求胡汉民说:“给我来盘嚼蜡如何?”惹得满桌大笑。谭不仅好吃美食,而且喜欢做美食、创美食——正是他将粤菜的清淡香醇融入湘菜的厚汁重味中,引来馋虫与好评无数,直接促成湘菜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提到这个姓谭的,不得不提另一个姓谭的。
巧得很,这另一个姓谭的也中过进士,也被授予过翰林,也好吃,他就是广东人谭宗浚。谭宗浚科场得意,官运却不亨通。所以,他和儿子谭瑑青干脆不事产业,一意寄情珍馐,与家人、厨师一起吸取广东菜与北京菜之长,独调一味,自成一派,在京官小圈子的宴请中做得名声大噪。谭宗浚去世后,仅任闲差的谭瑑青应邀在家里做起了顶级私房菜。这个私房菜不仅价格奇高,而且规矩也大——在此宴客,不管由谁做东,不论认不认识,都得给谭家主人下一份请柬,并在餐桌上留出一处座位,以示对谭家翰墨之后、书香之家的尊重。
从清末到北洋、再到日伪时期,谭家的私房菜招牌是愈发响亮,食客趋之若鹜而求之不得。因为姓谭,又是官家,所以这个私房菜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谭氏官府菜。
如果说二谭的好吃已经令人拍案,那么下面这位的好吃劲头,又上了一个能级。
一战结束后,各国竞相发展民航事业。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也在筹建中国航空公司,计划开通沪蓉航线(从上海经南京、武汉、重庆飞至成都)。但四川军阀拒不同意,甚至扬言已在巫山驾好大炮,东边的飞机敢来他们就敢炮轰——深怕中央政府借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正在王伯群一筹莫展之际,老友何辑五(何应钦的胞弟)登门拜访。听了王伯群的犯愁,何哈哈大笑。随后买了两筐阳澄湖的大闸蟹就往四川去了。原来,四川军阀的头头刘湘极爱大闸蟹,却常常苦于路途遥远而不可得。所以,当何辑五几经辗转,带着两筐死蟹到达刘湘府上的时候,好吃螃蟹的刘湘望着满筐臭蟹,不禁以手抚膺,大为痛心。何辑五趁机进言:如果开通航线,哪会没有鲜蟹可食,哪会仅余臭蟹可闻?
第二天,王伯群收到来自成都的电报:刘湘同意沪蓉通航。
秋天到了,川西平原上的稻田里,稻花蟹也肥了,刘湘刘主席当年需要劳神费力开飞机才能吃上的大螃蟹,现在已是唾手可得了。于崇州大邑之野,找一处稻田人家,在田埂上半弯一下腰杆子,捞上几只,洗净一蒸,无须泼醋擂姜,便是无上美味。只是这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曾在酒城宜宾盘桓多年的黄庭坚的“海馔糖蟹肥,江醪白蚁醇”的句子来。是啊,此时此刻怎能没有好酒呢。
我有好蟹,君有好酒么?
作者:敬城
编辑:徐诺
往期精选
扫码关注我们
“那些商业leader”投稿与合作热线
徐姐姐:1862832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