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长城汽车宣布将收购通用汽车的泰国罗勇府制造工厂。本次交易将在2020年底完成彻底交割,也意味着,通用汽车基本放弃了东南亚市场,而长城汽车方面则在中国车市遇冷的情况下,将目光转移至海外。
通用汽车在泰国罗勇府的工厂是一座比较完备的制造工厂,长城和通用的交易也直接意味着,只要长城汽车做足了准备,在工厂交割完毕后,长城汽车旗下的车型就可以登录泰国市场。不仅如此,长城汽车或凭借该工厂,将旗下产品销至东南亚各国。即,泰国工厂将成为长城在东南亚的一个支点。
长城汽车建造海外生产基地其实和我们平时下围棋的方式有些类似。我们若想实现全局的胜利,在开局之时通常要在棋盘上进行“占角”,因为在围棋盘上,很少有棋手可以只凭借一个点发起来的进攻获得最终的胜利。所以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在围棋盘上,通常刚刚开局时,对战双方不会马上纠缠到一起,而是各自选择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力的位置进行“占角”。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份,长城汽车已经收购了通用汽车在印度的塔里冈工厂。上周,通用汽车宣布,从2021年开始将逐步减少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销售、工程和设计业务,并逐步退出除美国本土、中国以外的市场。
这一退一进,双方极有默契,虽然听起来像极了“围城”里的一句经典: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虽然二者说的不是同一件物体,但却巧合的颇为准确。
在国内市场已经逐渐饱和,并且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在有限的存量市场上愈发显得乏力的长城汽车盯上了海外发展机会,而在全球汽车发展不顺,大多数跨国车企均在大幅度裁员,开源节流的前提下,通用汽车选择退出不挣钱的市场好像也没毛病。
数据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销量同比微增0.69%,连续4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不过仍旧没有到达2019年初制定的全年销量目标。在长城汽车发布的2019年度财报中,长城汽车四品牌总销量定格在106万辆。 不得不说,尽管在车市下行的大背景下,长城汽车销量没有跌就可以算作“赢”,但在整个2019年中,长城汽车为了保住销量,做了多少努力?
根据财报,2019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达到964.55亿元,同比下降2.8%,净利润达到45.26亿元,同比微跌2.5%。从2018年开始,为了保护销量,长城汽车就为不同的车型做出了多轮降价促销,其中不乏官降。好在,2019年销量仍旧是同比增长,并且突破了百万大关。可是,这背后,恐怕也是付出了很多代价的。
魏建军曾经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说过,车市低迷,宁可让利,也不能让市场。这句话虽然充满霸气,但也不难看出,魏建军对于中国市场竞争的激烈有着充分认识。所以,魏建军和他的长城汽车将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场上。2019年6月,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建立的图拉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这是我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建立的首家全工艺独资制造工厂。
2019年,长城汽车出口量达到6.5万辆,同比增长38.7%。其中,俄罗斯销量增长458%。可以说,海外市场的成功让魏建军和他的长城汽车更加坚定了“走出去”的战略。
就目前数据看,泰国和印度市场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第一,印度汽车的普及率只有10%,泰国汽车总量虽然相对较大,但仍有很大潜力。第二,泰国、印度工厂可更加便捷的出口至东盟国家和南美市场。据悉,泰国汽车占有量在东盟国家中几乎可以说首屈一指,尽管经济并不发达,但也看跟谁比较。不仅如此,泰国的汽车文化发展良好,国内小排量汽车和皮卡车最受欢迎。第三,泰国政府鼓励外国汽车到泰投资,合作共赢。
对于通用汽车来说,“退出”是必须的,对于长城来说则必须“走出去”。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在世界市场中品牌影响力仍旧颇弱,但已经改观很多。魏建军曾经多次提到,中国汽车不能光提“性价比”,必须塑造品牌。对于长城汽车来说,重塑品牌价值,对于走出去来说,有莫大好处。
对此,长城汽车在2018年下半年,2019年上半年做了多次尝试,这也在一方面影响了2019年上半年的营收。不过,为了日后长久发展,一时间的阵痛是长城汽车必须要面对的。也许,长城汽车自己比编辑更清楚。
实际上,长城汽车海外战略的制定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还要多得多。目前,长城汽车在日本、韩国、德国、美国、奥地利等地拥有研发中心,在马来西亚、保加利亚、突尼斯以及厄瓜多尔拥有KD组装厂(即半成品组装厂。国内出口零部件,到海外工厂进行组装)。其中位于马来西亚的KD工厂,可以说是长城汽车真正意义上开拓东盟市场的起点。
写在最后:
在国内市场销量遇到瓶颈的时候开发海外市场,虽然或并不是最好的机会,但没准也算得上是一次全新的机遇。尤其目前国家层面正在全世界推广“一带一路”,有了国家的帮助势必会让企业的努力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长城汽车而言,他们已经抓住了这一次难得的机遇,至于是否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