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除了汽车销量在逐年攀升外,人们对汽车文化也有了新的认识。但区别于汽车市场,另一类机动车——摩托车,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只能处于不温不火的阶段。在10月份的一天,有车以后突然接到本田中国的邀请,出发到马来西亚吉隆坡看一场MotoGP的比赛,分享本田车队提前夺冠喜悦的同时,希望我们把这种摩托车文化在国内更好地传播。在这里,其实我是带着疑惑出发的,我承认我们的汽车、摩托车文化可能比不上一些欧美和日本这些汽车文化先进国家,难道我们连东南亚国家都不如吗?不管了,尽管去看看吧。
由于前一晚到达马来西亚已经是深夜,故游记我们从第二天的行程开始,我们先来聊一下我们住的地方,我们并不住在吉隆坡市区,而是住在了吉隆坡周边的太子城(Putrajaya),是马拉西亚真正的行政中心(马来西亚把吉隆坡大部分的政府机构都搬出了吉隆坡,为了缓解吉隆坡多方面的压力)。
太子城(Putrajaya)
驱车大半个小时,我们就到达了我们整趟行程最重要的目的地——雪邦赛道(Sepang International Circuit,简称SIC),当你看到这巨大的标志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到达雪邦赛道的“势力范围”内了。
雪邦赛道,于1998年11月完工,建成之初,有世界最好的赛车场的美誉。雪邦赛道全长5.543公里,赛道设计有多个高速弯角,两条驾驶速度可超过300km/h的直线路段,车手可以尽情发挥,赛事观赏性十足,再加上热带地区多雨的原因,雨季经常会出现雷阵雨的情况,经常会为赛事增加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雪邦赛道曾是F1的举办地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雪邦赛道不再承办F1比赛,雪邦赛道每年最重要的比赛要数MotoGP了。
正当我以为要进去赛道内部的时候,大巴司机一手方向盘拐进一条小路,我就纳闷了,难道我们这次只是路过?等一下,卡丁车,一大早来开卡丁车?原来这里是雪邦赛道旁一家出名的卡丁车场,这里出名就出名在这里的赛道是以雪邦赛道为模型建造而来的小赛道,可以看作缩小版的雪邦赛道,据说很多车手在雪邦赛道不开放时都会来这里熟悉赛道。
这家卡丁车场收费并不算十分便宜,入门的四冲程卡丁车十分钟体验也要去到42马币,约合70-80人民币这样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条露天赛道比较宽敞,玩双冲程的卡丁车会更加爽。
结束了卡丁车这一环节(手都有点酸了),接下来就是重头戏,雪邦赛道MotoGP观赛了。上午我们先是以观众的身份购票进场,走的是普通的观众通道,现场大量的警察维持秩序,人虽然比较多,但整体还是比较有序的,许多人都是开着自己的摩托车来“朝圣”。
在这里,先让我来介绍一下MotoGP吧。MotoGP中文名称“世界摩托车锦标赛”,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摩托车赛事,地位相当于汽车界的F1一样,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摩托迷关注。MotoGP包含三个组别,分别是MotoGP,Moto2和Moto3,而其中最重磅的必然要数GP级比赛(1000cc),2018年MotoGP共设19站比赛,今天我们看的马来西亚站是倒数的第二站,需要知道的是,根据目前积分情况其实马奎斯已获得了年度总冠军。
图为三个级别的选手头像
通过安检后,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条长长的直道,这里只能算赛道的外围,但这里的各家车企与赞助商之间的竞争不亚于赛场内部。这里看作是摩托爱好者们的嘉年华,除了有各种官方纪念品点外,还能买到许多官方摩托用品,比如头盔啊,手套啊,赛车服等等,可谓是一应俱全。
现场展台的互动环节
进来才发现,这里真的是人山人海,重要的是进来观赛的观众都经过了悉心打扮,最起码也戴上了自己支持车队的帽子,说是大型的狂欢派对也不为过。
MotoGP在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一个名叫瓦伦蒂诺·罗西的赛车手统治着,九届年度MotoGP年度总冠军得主,就在大家以为他会顺利拿下第十冠的时候,另一个名叫马克·马奎斯的年轻人出现了,加盟了本田车队的他,一举夺下了2013、2014、2016、2017,2018(赛季没结束,但提前锁定了年度冠军),获得了五冠王的称号,至此MotoGP便二分天下,人们都说看MotoGP就是看他们两个之间的较量。他们就好比足球界的C罗和梅西,网球界的费德勒和纳达尔,所以大家能在场内看到纪念品店和粉丝的穿着大部分都是围绕着他们两个人。
马奎斯效力的是本田车队,罗西效力于YAMAHA车队,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到日本品牌在摩托车坛的统治力,剩下还比较有名的就剩下杜卡迪还在与日本摩托车品牌在扳手腕了,不过杜卡迪在MotoGP的成绩只能说是不太尽如人意。
由于本田车队已提前夺冠,能看到它们的展台也特别的大和高调
大家都说日系车的性价比欧洲车要高,纪念品竟然也是一样,一件纪念T恤,本田官方展台卖几十马币,杜卡迪那边卖一百多,还是支持日本品牌的成本低一点啊。
现场气氛非常好,遇到不认识的人都能聊上两句与摩托车和比赛相关的话题。由于这马奎斯和罗西的能力实在过分出众,所以能看到大部分都是他们俩的粉丝,如果是像我一样是第一次观赛,又或者只是来感受气氛的话,遇到陌生人搭讪,聊聊马奎斯或者罗西准不会错(93号是马奎斯的号码,46是罗西的号码,注意分清那人是哪个车队的粉丝,搞错了后果很严重喔)。
现场其实当然还少不了的是漂亮的车模小姐姐啦,为了阅读体验,我还是把小姐姐们都放到文末,想看小姐姐的小伙伴可以待会再欣赏喔。
通过这大直道后,终于到达赛场内部,赛场内部是不让外带食品进入的,所以要么在外面解决,要么就进去里面买东西吃(不过好在赛场内的餐食价格不算太高,十几马币便能吃好)。
场内连烧烤也是有的,买点烧烤,喝个啤酒,看个比赛,美哉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赛场里面禁烟区域划分十分严格,如果在禁烟区域抽烟,有可能会被现场的工作人员警告并记录在案(有没有罚款没看清)。
赛场内部的主看台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形成一个V字形,左边的主看台正对着PIT房和颁奖台,由于进去时间比较早,现场都只有一些暖场的环节,正式比赛仍未开始。
逛了一圈后,被告知,我们即将去办理媒体证,可以进入内场。办理媒体证的小房子在离正门比较远,需要坐车前往,媒体证需要提前申请,到现场把护照和申请表给工作人员就可以拿到了。
媒体证长这个样子
内场并没有外场拥挤,人们都有目的性的走来走去,毕竟内场除了媒体和车队工作人员,就是一些车队的VIP嘉宾。但内场的管理比外场要严格上不少,基本每个区域只允许某种证件的人员进出,媒体证只能进入媒体区,其他区域基本上都会被拦下来。
各种证件对应区域都列得十分清晰
媒体中心有专门的办公和茶歇区域,里面环境比较舒服,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同仁们。
媒体茶歇区
下午的MotoGP的GP级预赛原定于3点10分正式开始,选手们也入场热身完几圈后,现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据说,这是马来西亚雨季的特产(马来西亚分雨季和旱季,雨季基本每天都会有降水)。雨势实在太大,为了安全起见,主办方暂停了比赛,雨停了才能继续开始。曾经离自己的第一场MotoGP这么近,突然又变得这么远。
时间过了一个多小时,比赛终于宣布继续开始,关于这两天比赛的精彩状况我们留到明天的下半部更新再給大家介绍,给大家透露一点是年度冠军马奎斯竟然在预赛失误摔跤了,甚至影响了他在决赛的发车次序。
当天预赛结束后,我们还被受邀参加本田举办的亚洲之旅的晚宴,这个晚宴主要是为了欢迎来自东南亚各地来马来西亚看比赛的本田车主朋友们,有不少是从其他国家开车过来看比赛的。
车主朋友赶赴现场的爱车
晚宴现场的车主与媒体都有说有笑,东南亚的小伙伴突如其来会来一阵欢呼,现场气氛堪比演唱会,这热闹的氛围让我感慨东南亚这边的摩托车文化的确比国内要浓厚不少,能看出车主们对本田这个品牌的认可,也能看出厂家对于车主的重视。
不过当晚晚宴,最受瞩目的环节还是当数MotoGP本田车队的两位车手佩德罗萨和马奎斯到现场与粉丝们互动的环节,一天比完预赛,还要来见面会,然后明天还要比决赛,还真是辛苦啊。
晚宴结束已经晚上10点多,今天的分享就暂告一段落,明天我再来给大家分享比赛过程中的精彩时分。啊,对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车模美照,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