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造车平台开启“R”时代 宝骏准备好了吗? | Y车评

Y车评
10-29


身负神车之名的上汽通用五菱,在微车市场长久以来都可谓独孤求败。2010年7月18日,旗下宝骏品牌诞生,意在提升产品层级,拓展品牌深度。

8年过去,宝骏品牌不辱使命、战绩斐然,已成为自主品牌里的中流砥柱。无论是小型车、SUV亦或MPV领域,宝骏均有长期霸榜的热销产品。

然而,2018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早了一些,往日里的“金九银十”不再,国内车市销量持续下滑,甚至坊间称之为“至暗时刻”。在如此严峻之时,宝骏品牌主动求变,来了一场破茧重生:发布全新首个智能驾控电子架构搭载平台——R平台以及该平台下的首款全新一代SUV——RS-5。

可能你会不禁想问,在如此大背景下迎风而上,宝骏真的准备好了吗?

 新三大战略应对变化 

10月23日,上汽通用五菱在柳州召开了发布会,详述了R平台以及品牌未来的战略方向。发布会上,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练朝春坦言,如今的消费者在变化,对于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汽车制造业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宝骏品牌的研发实力、技术实力不断增强,在新时代背景下,上汽通用五菱提出了“新四化、国际化、乘用化”的“新三大战略”,从新能源车型、全球化布局和乘用车升级等多个维度出发,适应消费需求。

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练朝春做分享

针对“国际化”,发布会上练朝春前后两次提到了“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这个比喻。过去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是通过股东方渠道进军国际市场,但随着自己在细分市场的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在海外的首个生产基地开始建设。

如今,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上汽通用五菱的全球化布局正式开始,以印尼分公司为核心基地,逐步发展右舵市场及国家。同时,上汽通用五菱还代表中国参与修订了欧盟汽车标准,这些成绩为上汽通用五菱在国际化进程中奠定了坚实一步。

除了“国际化”的战略方向,练朝春提出的“新四化”更加切中未来车型的开发方向。新四化具体包含: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是上汽通用五菱面向智能互联、新能源、移动出行等未来汽车消费生态建设和发展的新布局方向。

新四化的提出,表明上汽通用五菱不再是埋头深耕细分市场的“非主流”企业,而是跟上时代发展进程,具有未来视野的现代化车企。

但是,具体该如何去实施?

于是乎,首个智能驾控电子架构搭载平台——R平台应运而生。

 从“R”看宝骏破茧重生 

R意为“Re-creation”,由此可见,宝骏寄希望从R平台开始,一个新的宝骏能从此诞生。

R平台由上汽通用五菱集成全球尖端资源和500多名业内顶尖专家,严格按照通用全球制造质量标准打造。它是宝骏首个智享驾控电子架构搭载平台,也是第一个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模块化平台,具备智能驾享电子架构、车型及动力可延展性强、高效模块化平台架构三大特点。

首先,R平台在打造之初就进行了前瞻性布局,采用了高度集成式的电子架构设计,将动力及底盘控制系统、安全、车身、娱乐等多种电子系统进行智能融合,可搭载智能网联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多项前沿性科技配置,为未来实现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车型上,R平台的轴距、轮距、离地间隙可根据实际规划灵活调整,宽度柔性范围在1800mm至1900mm;轴距柔性范围在2650mm至2850mm,尺寸空间灵活多变,可进行轿车、MPV、SUV、跨界车等车型的研发。

动力上,拥有全球领先水平的CVT,在动力延展层面,可兼容扭矩跨越250牛·米至380牛·米的传统燃油动力,动力表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还可兼容48V轻混、NEV、PHEV、HEV等新能源动力单元和P2+P4(PHEV),在未来,R平台将重点搭载CVT、DCT系列的变速箱。

最后,R平台基于前悬挂、前端模块、前舱、前地板等八大模块系统搭建。于结构上,平台架构强度和超高扭转刚度表现优秀;于技术上,平台能够搭载当下最新的安全配置。

同时,R平台的底盘调校集成了全球顶尖供应商,例如博世、大陆、蒂森克虏伯、米其林等。值得一提的是,宝骏RS-5成为自主品牌中首个搭载了荷兰KONI公司FSD阀系马瑞利高端减震器的品牌。

作为全新R平台下的开篇之作,RS-5采用了全新的命名的体系,“R”代表着这款车型诞生于R平台,“S”意味着它归属于SUV的阵营,“5”则表明了它紧凑级的车型尺寸。在2019年夏季“R”平台还会衍生出RC轿车系列和RM MVP系列等。届时,R平台将承载宝骏品牌向上和产品全面升级的重任。

 R平台诞生地实力不凡 

上汽通用五菱柳东宝骏工厂位于广西柳州鱼峰区,于2012年11月建成,占地3000余亩,既是“神车”510、730的摇篮,也是R平台和RS-5的诞生地。

柳东宝骏工厂不仅拥有完整的四大工艺车间,即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还具有发动机与变速箱两大工厂。发动机工厂分两期建设,总设计年产能为72万台,工厂包含缸体、缸盖、曲轴和装配四条柔性化生产线,具备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柔性化生产能力。变速箱工厂全面引进来自德国、美国等国际先进设备,其中机加工车间自动化率96%,装配车间自动化率36%。

冲压作为整车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主要用于生产引擎盖、车门等车身零部件。冲压车间生产线执行遵循GM乘用车标准,拥有全封闭自动化冲压线。为生产RS-5,冲压车间提高了过滤精度、测量精度,同时采用了锐棱零圆角工艺,保证了RS-5的车身棱线更加美观。

焊装车间中,RS-5生产线自动化率100%,从涂胶到焊接均使用机器人操作。高强钢的应用比例也有所增加,前脸部分防撞梁、侧围AB柱采用高强钢和超高强钢进行强化,整车的安全质量得到提高。

宝骏涂装车间由一、二期组成,一期拥有12种颜色种类,二期拥有10种颜色种类,采用水性漆工艺,运用静电喷涂,提高油漆质量、减少油漆用量和漆雾排放。

RS-5采用3层镀色技术,第一道高质量清漆层增加光泽感和光滑感;第二道漆膜层通过提升底材中涂的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视觉上的通透感、深邃感;第三道通过色漆本身的组成和配合,以及机器人喷涂调试效果,来展现最终的完美效果。

 作者说 

当市场上“寒冬将至”的声音似乎越来越清晰,宝骏赶在寒意尚未入骨之际谋求品牌转身,是对前途的审时度势还是对现实的未雨绸缪,现在给出定论为时尚早。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品牌向上、产品升级的迫切需求已经深深写在宝骏掌舵者们的心里。不贪念过往的成绩,将目光放至更远和更大的市场,上汽通用五菱的这一改变,充满挑战,却机遇无限。

但愿,市场留给他们的时间窗口足够。希望,拥有千万级车主基盘的SGMW能再续传奇。

编辑/任大鹏 张文懿

责编/陈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