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虎哥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话题:近期迟到的315晚会上,五菱宝骏算是彻底火了,变速箱是一塌糊涂!于是乎大家都开始害怕:自己手里的双离合变速箱的爱车,是否可靠性也存疑问?另外,这双离合到底是个啥,为啥那么爱坏?我们还能放心选购么?
造人民需要的东西,五菱汽车生产的宝骏神车560已经从神车的神龛上降下了身段,大家早已知悉在今年迟到的315晚会上,宝骏560被拉下马的事情。原因么前几日我们编辑部的小伙伴已经报道过了:变速箱出了大问题,明明是倒车,车子却莫名其妙往前走。
至于开着开着突然失去动力、半路抛锚趴窝的案例就更是多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了,部分车子召回后直接换变速箱,但问题压根无法解决。于是乎大家都把矛头指向了通用五菱。当然更多车友“技术控”们则把问题归咎到变速箱身上。
因为宝骏560的变速箱是双离合变速箱,因此是有“原罪”的。于是乎很多人将话题从五菱和宝骏转移到了双离合变速箱身上。网上再次爆出“买车远离双离合”的呼声。可是宝骏560这车子出严重问题究竟是不是应该有双离合变速箱去背锅呢?
宝骏560变速箱问题闹得火热
双离合变速箱真的是垃圾?
这我们真的得理性看待!双离合变速箱最早出现在赛道上,具体远离其实不难理解:奇数档位(1、3、5、7)档被整合在一套传动齿轮的轮系里;而偶数档位(2、4、6)档位被整合在另外一套传动齿轮的轮系当中。
一左一右2套独立的传动齿轮的轮系,与发动机之间的链接通过2个离合器来切换:比如车辆起步时挂入1档之后,边上的2档位齿轮已经处于咬合状态,2档的离合器已经在随时待命中。升档时,1档的离合器松开,2档的离合器吸合,变速箱就在瞬间完成了换挡。
因此双离合变速箱在换挡瞬间几乎不存在动力中断。理论上来说比传统AT是有优势的。虽然我们也非常清楚实际表现比传统AT好的双离合几乎不存在。即使是最早研发双离合技术之一的博格华纳,如今也只是将双离合做到了能被认可、被接受的程度。
汽车厂商却爱死了它!
虽然不尽如人意,一切向钱看
那么为何双离合实际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广大整车企业却对它趋之若鹜呢?其实是因为它的采购成本远低于传统AT变速箱。同样扭矩级别、同样档位数的双离合相比传统AT箱子要便宜的多。那一台车可以省下超千元的成本,几十万台车能省下的总成本又是多少?
在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如今双离合变速箱搭载的新款汽车是越来越多,因此很多车友会发现,自己明明看中了某一款车的配置,看中了底盘、看中了发动机,结果却发现双离合变速箱赫然眼中,于是开始各种纠结。甚至给身边的朋友“上课”说:见到双离合头打死不买就对了。
如今双离合似乎已成主流,
我们虽不想要,但却无奈“没得选”
其实这观点偏激了!放眼望去如今搭载传统AT变速箱的车型比起以前来说是真的少了很多。换言之,留给我们选择的余地本身就不多了。这与以前的“中排量自吸党”的经历的故事非常相似:一转眼如今满大街的涡轮增压车型,你不想要又能如何?
因此我个人想表达的观点是:在如今的时代,如果您遇到心仪的车型,搭载的双离合变速箱只要可靠性OK,返修率和口碑还不错,那就可以考虑购买。没必要把问题想的那么极端。
宝骏事件毕竟是个案,
谈双离合色变,想想到是不必
回顾历史我们很多人都记得当初大众DSG系列变速箱恐怖的“死亡黄灯”故障,严重顿挫、最终抛锚无法行驶。自此,双离合在人们心中就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可靠性差,质量低劣,人人敬而远之。
但大众早期的变速箱故障的具体原因却是离合器片过热导致的。因为初期的DSG是干式离合器,后期部分型号改为湿式之后,过热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而此次出问题的宝骏560变速箱是湿式的(DCT360和DCT280都是湿式6速箱子,和部分媒体胡乱报道的“干式”出入很大),因此从本质上讲是不存在过热问题的。
如果深挖下去,最后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上汽和博格华纳合作研发的这个系列的变速箱本身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倒车模式下车辆居然往前冲,这基本可以直接判断就是控制软件方面存在严重BUG。然而这样的重大错误并非普遍现象。
比如出问题的DCT360变速箱也同时被用在了上汽荣威950中期改款、荣威550中期改款、名爵锐腾的2.0T自动档车型、众泰T600和Z700的自动挡车型上,以往也陆续有听闻此款变速箱出现重大故障,甚至上汽工程师还专门发文研究如何改进。因此也证明了这是一次偶发事件。事实上如今的双离合相比早几年前双离合问题一大堆的时代,如今大浪淘沙后剩下的基本都是可靠性得到验证的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