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Polestar)这个名字,老江湖们会比较熟悉。他们以前可以看作沃尔沃的高性能小分队,捣鼓出来的都是披着羊皮的狼,低调得不像实力派,属于“懂的人才懂”系列。
如今的极星,从分部升格成了独立品牌,并专攻电气化。去年我在意大利试的处女作——极星1,就是一款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GT跑车。而今天试的极星2,则是他们的第二款作品,也是品牌旗下的首款纯电动车。
零上手难度
极星2两台前后电机,输出300千瓦、660牛·米,一看就是个暴躁的狠角色。再瞧瞧4.7秒破百这个关键数据,怕了没?
普通人看到这儿,可能真的会怕自己一时上头,没管住右脚,连人带车冲出路基。然而事实正相反,极星2在驾驶性方面的重点并非压榨极限性能,而是亲和力。首先,加速踏板初段的设定就足够舒缓,是阻止右脚狠踩下去的第一道防线。不把踏板行程踩过半,基本不会产生任何猛烈的加速感。
其次,动能回收力度、缓行逻辑都可以自由设定。完全没有驾驭过电动车的用户,可以先把动能回收关闭,再把缓行打开。这种设定下,车辆在松开刹车踏板后就会慢慢起步,松开加速踏板时也不会产生额外的制动力,跟开普通自动挡车完全相同。磨合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尝试下把动能回收调高,并把缓行给关掉,点亮电动车独有的单踏板驾驶技能,全身心拥抱电动化浪潮。
当然了,跟电扯上关系的东西,操作本应尽可能地轻松化,包括电动车。极星2的驾驶难度,跟那些五六万元的电动小车,甚至游乐场里面的碰碰车差不多。况且,极星2还配备一套功能齐全的领航辅助系统。打开之后,两手扶好方向盘、双脚往旁边一放,移动的事情就交给系统接管了。开个脑洞,假如以后驾驶辅助系统足够智能,可以根据气温、路面、轮胎、动力的状况去压榨性能,岂不是可以化身车坛阿尔法狗,刷出比顶尖车手还快的圈速?
两吨重的操控乐趣
顺着圈速这事儿,聊聊极星2的操控感。像极星这种性能车底蕴深厚的团队,出品的操控性理应属于免检科目。但极星2有两个先天性问题,一是整备质量超过2.1吨,比很多主流的中大型SUV都要重;二是类似跨界车的定位,重心会稍微偏高。两个因素加在一起,要是调校功夫不好,大概率沦为弯道亡。
好在,极星对付重量的技能向来有一手。即使是车重超过2.35吨的极星1,也能给人压在轨道上过弯的体验,体重更轻的极星2自然不成问题。即便是跑山路或者下赛道,极星2的动态表现也是稳字当头,加上转向本来就比普通的沃尔沃更加紧绷,驾驶的听话程度和灵活程度都没什么可挑剔之处。
只是牛顿大爷说了,车重和重心的先天劣势,该来的还得来。在一些能带来明显重心转移的连续弯道中,车体的侧倾较为明显之余,尾部还会出现些许滑移。这时候,极星的调校功底再次立功,车尾的滑动被控制得足够线性、渐进。丢开加速踏板,或者轻点一下刹车,便能继续滑动;不想再滑的话,只需要轻轻反打方向,或者再踩一脚加速踏板,让前轮输出更多的动力,车尾就会顺势拉回来。能在电动车上体验到如此可控的转向过度,难得。
不过,转向过度说白了还是一种逾越极限的状态,哪怕确实是驾驶乐趣的体现,可能也会招致一些追求抓地的硬核玩家的不满。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有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方案——氪金。再花4.2万元选配高性能套件,能换来22段可调的Öhlins双流阀减振器、20寸马牌高性能轮胎、Brembo四活塞刹车等部件。堆上去之后,整台车立刻紧绷起来,转向犀利了,过弯侧倾小了,车尾也更加安分。开上它,就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抓地跑法,去刷一个漂亮的圈速。
只是在我看来,强行选配这个套件,有种劝妓从良的意思(原谅我这个粗俗的说法)。毕竟极星2的本性,就是用奔放的车尾来释放自己的热情,并让人体会到尽在掌控之中的乐趣。高性能套件加身之后,极星2则显得过于一本正经,只会埋头抓地、跑圈,压抑住自己的天性。况且同为40万出头,极星2有高性能版,特斯拉Model 3也有高性能版,人家加速更快(虽然极星2在浙赛的圈速比Model 3快三秒),高精尖玩意儿更多,难道不更香?
秒杀Model 3的地方
对于追求加速和配置的人来讲,特斯拉Model 3也许确实更香。且特斯拉Model 3连前后轮的动力分配都可以调,对于钢铁直男们的吸引值可谓拉满。但从日常使用的维度上讲,Model 3有一个被极星2无情秒杀的地方——行驶品质。
行驶品质,也就是滤振和隔音两大块,都是Model 3的致命点。每次开Model 3,我都会暗自吐槽它直来直去的滤振,还有不加修饰的巨大噪音。极星2则是另一个天地,不仅滤振更加柔韧、厚实,隔音也到位许多,主观上能与主流B级车看齐。最神奇的一个地方是,带Öhlins减振器的高性能版,滤振质感会比普通版更为Q弹且干脆,高性能胎也没有牺牲掉静谧性。这样一来,追求操控的朋友不一定要选装性能套件,追求舒适的朋友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聊点设计
讲了这么多动态表现,最后停下来,说点静态方面的东西。追根溯源,极星2又是CMA平台的产物,算是沃尔沃XC40的近亲。所以,沃尔沃遗传下来的基因,在极星2的身上还是有较多的体现,包括外观以及内饰。
作为独立出来的电动品牌,在外部形象上摆脱沃尔沃的影响是重要的一步。毕竟极星有自己的发展天地和目标群体,假如产品的形象跟沃尔沃掰不开,对未来的发展势必有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极星1。它看上去就是一台两门版的S90,帅气是帅气,然而标价高达145万元。一款价格如此高昂的车,看上去像另一款便宜四分之三的车,并不是好事。
极星1
我当时在试完车后,跟极星CEO Thomas Ingenlath讲,车是好车,但沃尔沃痕迹太重,不知道极星未来会不会进一步去沃尔沃化。他并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旁敲侧击地讲了一通品牌理念。
极星Precept Concept
当然我知道,设计战略这种大格局的东西,他比我懂太多了。他一定也知道,未来的极星要发展,必须渐渐脱离沃尔沃的影响。为什么这么确定?因为极星今年推出了一款名为Precept的概念车,造型几乎完全脱离了沃尔沃的影子,有自己的调性,整体观感还相当棒,是一款真正能火起来的作品。
综上所述,尽管极星2是一款素质挺强的车,容易上手、有驾驶乐趣又不失舒适,但它仍然不是一款真正的代表作。量产版Precept会是吗?要是可以保留概念车的外观,实力还比极星2更强,我看有戏。
驾驶轻松易上手
操控灵活有乐趣
滤振、隔音到位
观感沃尔沃痕迹稍重
乘坐空间一般
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