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三厢轿车,底盘高度却堪比SUV,逆潮流还是跨界新玩法?|观察室

线外邦
06-30

  观察室  


撰稿人 | 极速涡牛


本月初,近一年多已经习惯性低调的法系车有了新动作,东风雪铁龙C3L上市。但这次雪铁龙C3L是静悄悄来的,没有热闹宏大的上市发布会,没有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新车直接摆进各地4S店开卖。

不过,热闹与否都不是最重要的,对消费者来说,车本身实力如何才是关键。 


就C3L而言,1.2T三缸发动机、6速双离合变速箱、扭力梁后悬挂,这些似乎都跟“优秀”不怎么沾边,即便是4505mm的车长、1748mm的车宽和2655mm的轴距,在紧凑级轿车里面,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但在C3L这款车身上,笔者一眼就看出其与众不同的,就是它三厢车的身份,以及“不走寻常路”的底盘——满载时最小离地间隙达到147mm(空载时175mm),几乎相当于普通城市SUV的底盘高度。

▲跟旁边的C5 AIRCROSS相比,C3L的底盘高度也不遑多让

按照厂家的说法,C3L的定位是城镇新生代青年消费群体,说白了,就是专为村镇市场准备的,既能体面的日常代步出行,又能去乡下跑跑机耕道。

但作为一辆三厢轿车,这么高的底盘,真有必要吗?究竟是跨界新玩法,还是走的复古路线?

  高底盘轿车,不是什么新鲜物种


说到高底盘的轿车,笔者不禁回想起国内轿车领域的常青树——畅销国内近30年的普桑。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普桑是高级小轿车的代表,但同时,你又能在交通极为不便的乡下见到它的身影,因为它的底盘够高,满载状态下为138mm,很多糟糕的路况都能去。 


普桑成就了上汽大众,尽管它的核心卖点并不是高底盘,但在那个年代,却给了后来者一个启示:在当时道路条件相对较差的中国,“底盘高”这个不怎么起眼的小优势,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于是,进入本世纪初,我们在一汽丰田首款国产轿车威驰身上,看到了相似的操作手法,空载离地间隙达到170mm,包括随后国产的花冠(如今称为卡罗拉),离地间隙同样是这个数字——正是这两款车的稳定表现,一汽丰田才能以一位后来者的身份很快站稳脚跟。

在那个年代,不仅合资品牌如此,国产自主品牌更是在底盘高度上做足了功夫,比如早期的吉利豪情、比亚迪F3等,无不是高底盘轿车的典型代表。


再往后,国内消费者较为熟悉的高底盘轿车代表,当属长安铃木的天语SX4。作为铃木在华冲刺销量新高的主力车型,这款车的底盘高度达到了175mm(空载状态),以至于当时不少消费者称其两厢车型为“准SUV”。正是得益于SX4系列车型的热销,长安铃木在随后几年达到了自己的销量巅峰。

即便是在最近两年,国内也不乏将轿车底盘做到极致的案例。比如去年9月份上市的新宝骏RC-6,在一款长度超过4.9米的掀背轿车上面,我们看到了更加让人意外的底盘高度——空载状态下,离地间隙为198mm。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不少城市SUV。


所以,雪铁龙C3L并不孤单。只不过,如今国内道路基础设施已经比20年前大有改观,即便是乡村,绝大部分地方都已做到了水泥马路村村通甚至户户通的地步,一般轿车都能轻松应对。

那如今这些高底盘的轿车,究竟是为谁而来?

  市场接招与否,销量很诚实


也许,厂家的想法是,轿车底盘造高一点,用户的使用场景会更广,也能吸引更多的人群,尤其是四五六线区域以及村镇市场的消费者。

但事实上,用户的选择跟厂家的初衷相去甚远。


以新宝骏RC-6为例,去年最后四个月时间卖出1.5万余辆尚且说得过去,可进入今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已经快速萎缩到只有4166辆——对于一款最低只卖8万块的车来说,上市还不到一年,就已经沦落到月均只卖几百辆的地步,厂家也许该重新审视自己当初的决定了。


再说雪铁龙C3L,作为一款上市还不到一个月的全新车型,还没有到谈销量的时候,但在市场终端,笔者在半个多月时间内两次到访本地同一家雪铁龙4S店,每次都是下午三点钟左右到店,每次待的时间都在一个小时以上,可没有一次见到来看C3L这款车的人。最近一次到店,笔者跟销售顾问攀谈得知,新车到店这半个多月时间,只卖出去一辆车。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宝骏RC-6和雪铁龙C3L这两款高底盘轿车不受待见?

也许跟宣传不到位有关,也许跟新车促销力度还不够大有关,再或者,跟品牌影响力也有关。但在笔者看来,产品设计之初对市场潮流的误判,产品本身带有“逆潮流”、“赌一把”性质的定位,“高底盘”导致的怪异外观设计,这些才是最为核心的原因。

  年轻化成主流,轿车低重心是趋势


只因,高底盘并非当下轿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如今的国内车市,有三大趋势:一是消费升级加剧,二是SUV行情看涨,三是年轻化日渐突出。

消费升级促成了豪华品牌市场份额近几年持续走高,以及豪华品牌入门级车型越来越多;SUV行情看涨,迫使像大众之类的强势合资品牌都逐渐弱化轿车,推出涵盖各个细分领域的SUV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至于年轻化,除了造型设计都在努力迎合90后为主的年轻人之外,运动特质已成为包括轿车在内的新车设计潮流。

而运动特质的加强,具体到轿车范畴,便是低重心、运动套件和底盘调校等具体维度。


以去年下半年上市的新一代丰田卡罗拉为例,其车身高度在上代车型基础上降低了45mm,底盘高度也降低了13mm,再加上后悬挂从扭力梁换成多连杆,完全是朝着运动化的方向在进化。

类似的案例,其实还不少,比如同样是去年上市的新车,新一代日产轩逸的车身高度在前代基础上降低了53mm,新一代马自达3昂克赛拉的车身高度也降低了13mm。


就实际效果而言,这一代降低了底盘的卡罗拉,月销量已经上升到月均3万+的水准——前面说了,在2004年刚进中国市场的时候,它正是采用高底盘站稳脚跟的。至于日产轩逸,月销量更是屡创新高,成为国内乘用车销量榜首的常客。即便是销量小一些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其新款上市之后的月销量水平,也已回归到同比上升的良性通道上。

可见,顺势而为,胜算更大。

『 最后说说 』


其实,本着丰富市场选择的角度出发,笔者并不反对宝骏和雪铁龙尝鲜“三厢SUV”的做法,只是从市场反馈回来的信号来看,主流消费者并不买账——尽管厂家都声称自己是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开发的全新车型。

此外,笔者想要再说一点的就是,在这些高底盘的三厢轿车之前,轿车大范畴里面,一直以来还存在着旅行车这样一个细分品类,其离地间隙也比普通轿车高,甚至配备有四驱系统。比如奔驰C级旅行车、奥迪A4/A6旅行车或者沃尔沃V60/V90旅行车,尽管其在欧洲市场一直都很受欢迎,可进口到国内之后,无不成为“小众好车”的代名词。

毕竟,在国内市场,一说到高底盘车型,人们普遍认可的,还是SUV。毕竟SUV无论造型、空间,都更符合人们的主流审美和需求。更何况,SUV的产品现在已经是极大丰富,价格甚至比轿车还实惠。

鉴于此,连兼具大空间和高通过性的旅行车都混不走,一个单纯加高底盘的三厢轿车,又拿什么去赢得主流人群呢?

时移世易,厂家逆潮流“赌”这一把,着实不容乐观。


-END-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想跟作者交流,请加作者个人的工作微信:Super_Turbo_Snail。


极速涡牛

一个学汽车专业的理工男闯进了传媒圈,转眼就是20年

汽车技术探讨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牛哥的微信



作者相关文章链接 


☟☟☟

再造国产七座SUV的“价格新低”,吉利豪越这次要砸谁的场子?| 新车记

长安高端序拓路神车UNI-T上市,“金环”傍身!|新车记

牧马人的限量版,为何从来都是香饽饽?|车展专题

“以客户为中心”的最高境界,NISSAN FAMILY DAY成东风日产独有IP | 观察室

车展首日订单超一周,全新UR-V风头为何这么旺?|车展专题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