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K哥写过的试驾车中最多的就是马自达了...
一方面是马自达的铁粉很多,另一方面对于普通人来说,马自达是相对来说更容易获取的,也是同级别中离“操控”最近的品牌。
轻度体验了马自达后,K哥大致能懂铁粉高谈阔论的操控是什么,在试驾其他品牌车的时候也会拿马自达的调校去衡量一番。
随着试驾马自达的机会越来越多,K哥发现马自达的人马一体有点“水分”。
举个栗子,2.5L的阿特兹操控优异性不用说,但1.5L的昂克赛拉或者是2.0L的CX-5,属实还是买菜属性更多一些。。。
它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动力或车身结构的影响,操控是有的,但始终是一种点到即止的状态,又或者是一种“附加值”。
就比如前几天拿到的这台马自达CX-30。
这回终于赶在了下一个梅雨期的前头,趁着晴天拍了一组美照,只是最后一块公里每小时的车牌被扯坏了,少了一点K哥那味儿。
照例先从外观开始。。。
这款全新的车系被官方叫做“次世代·马自达CX-30”。
不得不说这是有理由的,魂动设计2.0的减法美学在这台车上到达了一次高潮。
全车没有任何一条冗余的线条,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简洁自然,相比起线条复杂的奕泽,K哥更吃CX-30的颜值。
侧面的光影效果很出色,K哥觉得是全车最好看的一个角度。(如果没有那条粗的可以停航母的黑边。。。)
不管马自达怎么明示,K哥都无法把CX-30和“跨界”联系在一起,它就是一台纯粹的城市SUV啊,加上粗边就能去过炮弹坑了吗?
虽然视觉重心被提高了,看起来就像是一台两厢马3 CC(Cross Country),但看起来还是有点别扭,上下同色会更好看一些。
灯组是马自达的绝活,倒不是像奥迪那样内部精巧可以被称之为“灯厂”。
是灯的外部造型很独特,都采用了立体镂空的设计,那感受就像是手表中的理查德米勒,你品,你细品。。。
马自达的次世代真不是随便叫叫的,内饰相比CX-5那一代更有“雷克萨斯”味了,但它的设计却要比雷克萨斯简洁很多。
贯穿式的线条由主驾驶门板开始延伸,收缩至副驾驶门板合拢,形成环抱式的效果,棕色和黑色的颜色拼接看起来很有层次感。
中控台上半部分,但凡你能看到的地方都是皮质的,棕色部分质地偏硬,黑色部分摸起来要舒服很多。
功能按键都被挤在了这个小小的区域内,看起来还挺精致的,而且都是实体按键,盲操作也没有问题。
除了宝马外,马自达的方向盘是K哥摸过最舒服的,尺寸小巧而且中间的空隙很大,美观又不挡视线。
说点个人感觉,方向盘再粗一点握起来更有手感。。。
仪表盘中间虽然用了一块液晶显示屏,但界面还是机械式的设计。
所以。。。K哥不是很清楚用液晶屏的意义在哪里。。。
这台车是2.0的顶配,还有HUD抬头显示功能,K哥实测相当好用,基本不用去看仪表盘了。
同时定速巡航和跟车距离也会在上面显示,不用再去仪表盘上核对信息。
CX-30还是采用机械档把,要是能换成电子档把,K哥对它的好感度会直线上升!
中间的旋钮是用来控制8.8英寸中控屏,刚开始会觉得不如触摸屏方便,但是它的操作逻辑也很简单,用久了会觉得相当好用。
导航、音乐、音量控制等快捷键都在旋钮附近,对于喜欢开车听歌的K哥来说方便的就像是私人订制。
中控屏支持马自达自带的悦联系统,可以通过手机端App实现车辆信息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对于手机重度用户来说是个福音。
虽然全系标配了CarPlay和CarLife,但是只能通过USB数据线硬连接,即使顶配也是如此,要是支持无线连接会舒服很多。
音响虽然是8喇叭扬声器,但蓝牙连接的情况下音质只能说中规中矩,少了点低沉和通透感。
K哥良心建议厂商,顶配可以给配一个BOSE音响。。。
门板的材料也很考究,能摸到的地方都是皮质的,而且带有全车车窗一键升降,这时候再回去对比奕泽。
啧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就突然地,马自达向我展示了一波迷之操作。。。
B柱与门框的连接处能直接看到裸露的车漆,而且前后四个门都是如此,K哥能想到的作用只有这个了。⏬
背景:男主在女主上车前忘了介绍他加价3000的车漆。
男主:瞧车窗那儿的一溜红,它叫魂动红,美吧?
女主:现在男生的品位都这么奇怪的吗。。。
后备厢不是CX-30的强项,但好在比较规整,放两个标准行李箱问题不大。
这台顶配车型还配了电动尾门,那吸合门边时的咔哒声,高级。
u1s1,CX-30的发动机舱真的整洁
和新一代马自达3一样,CX-30同样搭载了那台2.0L SKYACTIV-G发动机,最大马力158Ps,匹配6MT或6AT变速箱。
这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转速有6000rpm,你可以一直深踩油门到红色转速区间,发动机声音虽然很响,但也算耐听。
特别是利用拨片手动升档时,发动机由低转到高转发出的声浪,只要你不嫌它慢,那就很有驾驶乐趣。
PS:CX-30的刹车前段感觉偏软,速度一快在过红绿灯刹车时会让人没有信心,只能重踩刹车,但又带来了一点不适感。
不过讲道理,虽然CX-30可以做到随踩随降档的反应速度,但受限于发动机的动力水平,它始终给不了K哥想象中的那种“人马一体”的感觉。
只能说在0-60的区间内,只要你愿意踩油门,及时的降档就能给你带来驾驶乐趣。
倒是CX-30那种厚重的底盘质感让K哥很惊喜,悬挂的回弹也很及时,提升操控不说,还有豪华感那味了。
但到底是扭力梁后悬架,K哥在坐后排时还是有被颠到。。。
K哥总结一下,受限于动力和车身结构,CX-30在操控上的表现并不能达到NO.1的水平,它只能算是一种特点,就和提到宝马就等于操控一样。
但宝马2系旅行版光看那造型就看不出操控。。。
CX-30的特点还是它的行驶品质和内饰的质感,放眼同级别的紧凑型SUV,很少有像马自达这样特别注重内饰质感的。
就比如同价位的大众T-ROC探歌,内饰的塑料感很重。
当然,后期上市的压燃版CX-30会很大程度上弥补动力的不足,最大马力达到了180Ps。
但由于是马自达广岛工厂生产的纯进口发动机,后期价格不会太理想。
因此K哥觉得可以等,但没必要。要谈这车合适什么人,一定得是只买冈本001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