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缸抖动已成为近几年汽车圈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由于它的这一天性,它的发展受到很多用户的质疑。但同时,在对排放更为严格的要求下,各个品牌都在加大三缸发动机的开发力度,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减少抖动给驾乘舒适性、平顺性带来的影响。
在今天的文章里,Sleepy Lin会从震动源和解决方案两方面,和大家详细聊聊:
“三缸发动机的震动问题是如何被解决的,仅靠平衡轴吗?”
文 | Sleepy Lin
三缸机的振动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普通人谈虎色变,但对工程师来说,它却是个很好的设计,优缺点就不列举了。
下面先对三缸机的NVH进行一些总结。
要解决三缸机的振动,首先要说清楚三缸机振动的来源。
简单的说,可以归纳成这样:
1、发动机的做功输出,实际上是活塞的往复运动(直线上的来回),通过连杆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所以对于发动机内部来说,存在着旋转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
2、从发火均匀性出发,三缸机的一个循环为720°,点火间隔通常就设定为240°,但是四缸机多了一个气缸,点火更密集,每间隔180°点一次,相同的转速下,会比三缸机更平稳。
3、曲轴为什么叫曲轴?
因为它本身是轴,用于把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到变速器,至于曲,则是因为除了主轴以外,还需要有连杆颈用于装配活塞连杆,确定不同气缸中活塞的相对位置,用以实现需求的发火间隔。
由于曲轴上的连杆大头等部件实际上都是旋转质量,在高速运动过程中为了达到动平衡,就需要设计平衡块与之平衡,并影响曲轴主轴承的负荷,曲轴和曲轴箱的弯曲负荷,总之,旋转惯性力的问题可以使用平衡块解决。
4、活塞和连杆的往复惯性力和力矩,分为一阶和二阶,其中三缸机的一阶、二阶惯性力是平衡的,但一阶、二阶惯性力矩均无法自行平衡,而四缸机仅仅是二阶惯性力不平衡,此处不再解释。
也就是说,三缸机与四缸机相比振动容易过大,主要的问题在于往复惯性力矩。
如下图所示,在同样的情况下,没有对平衡块进行优化设计时,发动机全负荷工作,这个效果在各个转速下可以导致噪声上升3-6dB。
而前面所提到的,三缸机点火频率低带来的扭矩波动,也将进一步加剧整个输出链的振动。
那么,三缸机的NVH目标应该如何设定呢?
既然大家习惯的是四缸机,只要三缸机能达到同级别四缸机的水平,也就足够优异了,而如果真的无法达到,适当的退让也不是不能接受,能差不多接近四缸机也可以,毕竟先天条件有差别。
要解决三缸机的NVH问题,可以从声源、传递和被动衰减三个层面出发。
声源的话……
首先因为往复力矩不平衡这个是三缸机天生的问题,既然无法直接在设计上直接避免,所以只好另生一物与之抵消。
如何抵消?
既然曲轴这么转有问题,有另一根轴反着转,岂不是刚好抵消?
是的,这个东西,就是平衡轴。
但事实上,平衡轴的设计说简单简单,这就是确定的几何运动和力学问题,说复杂也复杂,工程上的问题永远都有取舍,你明明知道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可是你偏偏只解决了一半,原因只有一个------为了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多。
增加平衡轴意味着整个系统的复杂程度上了一个台阶,运动关系、力学关系都是,哪怕是缸体或者机舱都要为此留足空间,而原本其他零件的空间如今被平衡轴霸占,就需要有另外的考虑,问题都是环环相扣的,最后还涉及到成本的上升。
一根平衡轴还无法完全解决三缸机的问题,一组平衡轴可能会在其他地方遇到问题,那么,只解决掉70%或者80%的振动,其他的部分另行考虑可好?
其他的部分是什么呢?
好了……我啰嗦了1200字终于回到了这个主题,但你们已经明白这个思路是怎么样的了。
其他还有什么办法?
从源头上灭掉这个振动,可以在曲轴的设计上下功夫,比如平衡重多预留一些余量,多包含的质量可以变形认为也是一根平衡轴。相反的,活塞连杆是不是可以做减重呢?
在曲轴活塞以外,还可以使用减震皮带轮。这种带轮一般分为内外两个金属层,以及中间的橡胶层。
应用上很好理解,曲轴的动力传输到内圈,内圈通过橡胶层减震后再把动力传输给外层,从而过滤掉一部分振动,当外层继续将动力传递到水泵、压缩机等附件上时,就会好得多。
再就还有双质量飞轮。从发动机到变速器的输出,从刚性变成了柔性,其实和减震皮带轮有点类似,飞轮也分成两块,但中间依靠的是弹簧。
一般弹簧分成软、硬两级。
一级飞轮旋转时,旋转力开始压缩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弹簧把力传递给二级飞轮,不同的扭矩波动,弹簧就以不同的压缩量来应对,特别是在工况切换的瞬态过程,抖动的发生可以被柔性的弹簧吃掉。
其他零部件的优化还有很多,NVH的性能和零部件需求总是一步步往下分解的,比如轴瓦、主轴承盖等等零部件的改善,可以相应的减小各个部位的噪声。
但这个总体来说是共性的,不仅仅是三缸机在使用的降噪技术,在四缸机上也很常见,可是减震皮带轮、双质量飞轮和平衡轴,对三缸机来说意义更大一些。
至于声音的传递路径,在整车上,发动机是主要声源,通过悬置将振动传递给车身,悬置就起到一个扩音器(发生共振),或者是消音器(隔振)的作用。
要设计一个好的悬置,需要能够在各个阶次的模态上避开发动机的共振区间。
可以这么说,能够引起你共鸣的不可能只有一首歌,可能是几十首,但这几十首有大众的有小众的,我们常说的共振,实际上是你最容易听到的那首歌而已。
一个物体的共振频率其实有很多,遇到每个特定的频率时,它会被激励出不同的运动形态,也是如此。
在设计悬置时,我们考虑的是,尽可能避开影响最大的那几个频率。
理论上四缸机也有相同的情况,但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个是功率实际上与扭矩转速成正比,三缸机天生缺一缸,为了达到相同的功率,额定转速可能要比四缸机略高一些,比如四缸机额定转速是5500rpm的话,三缸机可能就要到6500rpm。
二是前面提到的相同转速下,点火频率不同的问题,三缸机在这里的设计上有其特殊性,另外一位知友也已经提到了。
当然,关于模态,悬置只是比较典型的一个零件,包括其他种种结构件,比如形形色色的支架、车身,都可以作为传递路径存在,那么都有这个优化过程。
再还有标定上的优化,一个是发动机本体的标定,比如适当推迟点火提前角,降低缸内爆发压力,从而减小燃烧噪声,但是这个策略的后果是性能的变化和油耗的升高,需要在三者之间得到折中。
还有就是整车上的匹配标定。比如下图是一台三缸机+CVT的整车匹配标定map,APS是指油门传感器,优化后booming可以有7-8db的降低。和前面一样,四缸机也一样有这些过程,但三缸机有其特殊性。
最后是一些被动性的,让声音衰减的方法。也就是,实在无法从源头上消灭的,就掩耳盗铃吧!这就很好理解了,发动机的装饰罩盖啊,车门上的密封条啊啥的……大家都懂的了。
什么?常见的三缸机有啥?都用了啥?还要我举几个例子?
好好……
比较常听的一般是福特ecoboost1.0TGDI,宝马1.5T,还有标致PSA 1.2THP,就以PSA1.2T为例,除了平衡轴外,也用到了前面提到的双质量飞轮、减震皮带轮,其他的还有浸油式皮带(正时皮带经过机油润滑冷却后可静音)+集成排气歧管(可降低排气系噪音)+非圆正时齿轮(可降低正时系统振动),等等。
三缸机用于改善NVH的技术海了去了,当然就是和前面提到的一样,其实这些技术在四缸机上一样也用,只是三缸机有其特殊性,要求更高就是了,不要看三缸机少了一个缸省成本,基于当前的市场需求,三缸机的优势注定其在未来三五年内,只会多不会少,而要在NVH上达到和四缸机一样的效果,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来解决,并不是所谓的廉价方案。
总结一下,不要看不起三缸机,狠起来它要打很多人的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