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品评 | 京牌摇号新规拟出台,开心吗?我劝你先冷静一下

汽车品评
06-09


文 字 | 秦方辉、陈梓萱

  设 计 | 小宇宙



6月1日,《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一次性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方案(征求意见稿)》三个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所谓“公开征求意见”,实际目的经常和字面意思有那么点偏差。在摇号这件事上,大家也是身经百战的明白人,想必也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首先意见稿拟在今年8月,一次性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全部向“无车家庭”配置


同时,摇号政策也会迎来一次较大的改变:在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普通指标摇号和新能源指标轮候配置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以“无车家庭”为单位摇号和积分排序的指标配置方式,并且,赋予其明显高于个人的普通指标摇号中签率和新能源指标配额数量。





朋友圈和微博中不少北京的小伙伴,一看见媒体报道中有“明显高于”、“大幅增加”等字眼,就把持不住急切与躁动的内心,高呼政策福利好,好似离首都的有车一族又近了一步。


但真的是这样吗?





具体来说,在普通指标配置时,通过家庭积分赋予“无车家庭”远高于个人的中签概率;


在新能源指标配置时,除分配给单位和营运车的指标配额外,首先拿出80%的指标根据家庭积分高低向“无车家庭”优先配置。





计算个人积分时,这是一个比排列组合计算还要难一些的应用题,其中新思想是对家庭申请人以往参与过摇号的次数或轮候的时间均转换为积分进行累加

 

计算家庭总积分时,一是充分体现夫妻作为家庭核心成员的因素,夫妻双方都在摇号的中签倍率高;


二是家庭成员在摇号池中人多的中签倍率高;


三是家庭有老有小、代际数多的,中签倍率高。





这个机制简而言之大概是这样的:符合条件的一家人(最多可涉及三代),通过一个公式算出积分,凭借这积分在普通指标摇号中来获得更大的中签概率,或在电动车指标排队中拿到一个更靠前的名次。






 
中文学习都很出色的你一定读得懂这句话。电视台里正襟危坐的专家说,新政就是要解决一个人有多个指标和几个人一个指标都没有的问题。
 
这里的几个人就是特指家庭。




新规还增加对个人申请更新指标数量的限制,同时放开名下多车的个人向符合条件的近亲属转移登记车辆。具体来说,就是每人最多只能保留1个小客车指标。
 
此外,北京车牌指标的紧缺,也直接催生了一个“灰色产业”,那就是车牌租赁。租赁是阳光下的说法,但和租赁伴生的还有代用、黑市买卖等很多高风险的现象层出不穷。
 



也有不少拥有多个指标的人,为了安慰和平复无车一族的落寞,为了资源能够有效利用,用不那么高的价格,将车牌“租”给用车刚需用户。


新规对此增加对个人申请更新指标数量的限制,同时放开名下多车的个人向符合条件的近亲属转移登记车辆。具体来说,就是每人最多只能保留1个小客车指标。但就记者采访的几位名下有多个指标的人士,他们纷纷表示,已经比较轻松找到了破解之法,他们十分乐观。





为有效打击通过假结婚、假离婚、非法买卖等违规行为,维护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的严肃性,政策优化方案提出:夫妻间办理车辆变更登记,婚姻关系存续期要满一年,且受让方名下无车、无指标。2020年6月1日以后离婚的申请者,须10年的限期,也把假离婚的各种可能直接锁死。





具体的实施细则、围绕“无车家庭”的组成、计分的诸多详细规定,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已经针对十多项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答疑,各大网站平台都有报道,仍抱有希望的人士,可以去听一听,看一看,研究一下。





从2010年12月20日那个疯狂的夜晚开始,北京摇号已经历经10年。


广大无车群体承受了多年的压迫和痛楚,新政让北京无车家庭终于有了一丝希望,然而仔细分析会发现新政远远不足以改变无车家庭的现状。





目前的无车家庭积分制可以看做阶梯中签率的加强版,在一个本就很复杂的机制中,嵌入的另一个复杂机制,实则是华而不实的数字陷阱





根据家庭总积分计算公式,如图,夫妻两人小家庭中签倍率是个人首次参加摇号中签率的16倍





如果换成标准的三口之家,那么中签率将提高到54倍




如果你家三代共8人好不容易凑齐了“三代同堂”的终极标准,那么这个数字是126倍,看上去十分可观。

 

而最近一次摇号,今年4月期,北京燃油车牌照337.6万人摇号,中签率0.0345%,126倍就是4.347%,希望仍然过于渺茫


至于两口之家和单身人士,他们仍然“不配”拥有汽车。





规则制定者眼中,数字增长的几个微弱的百分比就是成效,但对于每个活生生的家庭成员来说,能不能买车只有0和100%,并不会有任何质的改变


无车家庭大可不必纠结于积分,个人积分在庞大的申请基数面前有是何其微弱。

 

同时你也要意识到,概率的增加不会像字面上的倍数那么明显,家庭与个人同池摇号,效果会被大大稀释


一年只有38000个人普通指标,再怎么分配总量也是不变,直白的说,这种所谓“让利”是通过进一步侵害“个人申请者”实现的,属于底层人民的“互相伤害”





我们再来回顾这次京牌摇号新政,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比有人封死了你家的所有的窗户和门,但帮你多凿开了一个透气的小孔。





比起限购,如何在交通治理以及城市建设上做好疏解和现代化管理提升,才是解决汽车拥堵以及环境污染的关键所在。





客观看来,这次新政对于不少北京无车家庭来讲的确是增加了一定的中签概率,但是突然而来规则变化却又不可避免地损害了一些人的公平。


现实中道路资源依旧是如此匮乏,无论政策如何变化,总会有大量的人无法照顾得到。

 

所以在笔者看来,相比于增加每个微乎其微的中签概率,这次摇号新规的更大作用在于,封堵了假结婚、租车牌等灰色产业,再加上未来六环内全面禁行皮卡的措施,进一步降低了无指标无车人群“打擦边球的”可能性,起码能构建起表面的“公平环境”。





我们也能够理解,北京作为首都,目前小客车指标分配的思路是动态调整的,决策的出台必须在保环保、促消费、稳民生多方面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长远原来看,这样政策的优化可能永远都是隔靴搔痒,在解决人民出行和汽车消费这件事上,只能作为暂时的辅助措施。

一切都还需要时间,也许只有时间才是那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