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抢走了城市的原住民,就像X2成为了X1的情敌

凹凸万事屋
08-22

鲁迅说:“激动使人年轻。”


可憎可恨可怜的是,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激动了。


闺蜜Cherry酱近来的一次激动,是献给一个叫斯外戈的男孩子。这家伙乍一看,又土又好笑,然而在台上那种既骚又撩还带着满满萌感的台风确实毒力开大,让闺蜜这个万年不为偶像男色所屈服的淡定girl,焕发了新生的光彩。



看看本季《明日之子》的人气榜你大概就明白了,能让我们这些心如止水的中年少女为之激动的,早已不是那些《快乐男声》时代站在台上仅靠音色和唱功就能一再突围的老哥哥们了。你不“带领”、你不“冲撞”,你就难以“正流行”。毕竟,想要挑逗起我们这群中年少女的小心心,没点新货色,真真是带不动啊带不动。



鲁迅还说:“战斗使人年轻。”


我们为什么那么爱魏姐?还不是因为平日里忍得都要发霉了!魏璎珞这位亲就不一样了,人一路智商情商双双开挂,不以“宽容”为美德,不以“忍让”为座右铭,撩起袖子就是撕,一路撕成大boss。


试问各位,多久没有像社会我魏姐这样酣畅淋漓地战斗过了?心里全是些“随便吧,不和她一般计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忍就过去了”这种弱鸡的OS。



更可怕的是,这种丧失战斗力的表现还渗透在很多大事上:明明想了很久的Dream car,因为家人的一句“除了好看,真不实用”给噎回去;明明想试试直接和女神表白,结果被那句“先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毒鸡汤给无限期耽搁下去;明明特受不了老板动不动半夜在群里@人布置工作,却还是像孙子一样24小时不敢静音,@到你时,第一时间回“好的!”。


你要争取啊,你要勇敢啊,你要反抗啊!你要做你自己啊!



德国作家就说了——“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多年前出现在《北京爱情故事》里面的一幕,我一直记到了今天——被“朋友”石小猛意外伤害的林夏姑娘,在万念俱灰之时,找到了她的“大药瓶子” 邵华阳,并和邵华阳说自己好想看海,没想到,邵华阳什么都不问,就载着悲伤的林夏,从北京连夜驱车400多公里,去到北戴河看海,伴随着海边的日出,那个原本乐观的女孩林夏得到了温暖的治愈。




上周,我和小伙伴高迪在一个几乎要将城市颠倒的大风大雨天,踏上一台BMW X2,也从北京出发,前往目的地北戴河。这都是我们俩第一次摸到这台车,而我们俩的年纪和人设,也完美符合了这台车的目标消费群。


那么,对于较为佛系的我俩来说,X2是否能让我们激动、让我们恢复更年少时的战斗力、让我们不顾年纪再次任性,直接决定了我们所代表的群体是否愿意掏出这30W左右的银子为这股来势汹汹的年轻力买单。



第一眼看到X2,你问我激动吗?当然是有一些的。因为它看上去非常“不宝马”,虽从序列号来看,它位列X1和X3之间,但依据BMW的命名逻辑,它的兄弟车型即是偶数系、身量更大的X4和X6。


而即便如此,X2给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非常跨界的,你甚至不想把它称为X家族的一员,因为它的车身姿态和比例都显得更加轿跑化,再加之比X1更短的车身、比X1更低的车身高度、狭长的车窗等等,都让车身显得很是前卫。



C柱上的BMW标识十分醒目,它是宝马运动轿跑车的经典设计,在凸显X2辨识度的同时,也是在致敬1965款的BMW 2000CS和1971款的 BMW 3.0 CSL。


另一个比较热血的点在于X2上全新的M越野套件,磨砂灰色的越野套件的灵感来源于汽车拉力赛,运用在X2上,从前脸到侧裙再到尾部,加之M套装专属的19寸轮毂,几乎从每个角度都能看到M越野套装的运动元素,这些铠甲搭配X2特有的流光金,活脱脱一个黄金圣斗士。




坐进车内,除了BMW熟悉的中控配方之外,让我心再次荡漾的是车内的撞色座椅和缝线设计,比如我们第一天拿到的那台车,整个座椅都被一种非常跳跃的熔岩红色覆盖,加之骚气的天际蓝色车身,连我身边阅车无数的高迪老师都忍不住拿出手机一顿拍。


而第二天我们拿到的纯黑色内饰配上的蓝色缝线,也是让我爱不释手地抚摸加啧啧称叹了半晌。对了,既然说到颜色,不能不提的还有X2上的氛围灯系统,X2的仪表盘和车门板饰板表面的LED灯会形成一条连续的光带,环绕着客舱一直到车尾,有橙色、淡紫色、薄荷绿、青铜色、蓝色和白色几种光线可供选择。对于X2这种个性化的车型来说,气氛的营造自然也是比较重要。




那么,这台看起来就和“乖孩子”不搭边的主儿,开起来也与它的人设相符吗?我们拿到的这台sDrive 25i 尊享型 M越野套装,和除最低配的sDrive 20i M越野套装(搭载BMW直列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之外的其它三个配置车型一样,搭载的都是BMW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



这套动力总成的参数为最大功率141kW/5000-6000rpm;最大扭矩280Nm/1350-4600rpm。也就是说,这台2.0T发动机可以在1350转时就爆发出峰值扭矩。


再换言之,就是它充沛的输出几乎是从我们踩下油门的那一刻开始的,直观的感受便是你会觉得这是一台很有劲儿的车,再加上它很宽广的扭矩输出平台,你在行车过程中不会感受到后继的乏力感,而是在中后段加速中,依然能够得到很积极的动力反馈。



有点小遗憾的是,每当我把速度拉至140以上,来自胎噪的干扰还是有些大,基于这个嘛,我只有选择用哈曼卡顿来播放一曲曲昂扬的maroon 5来遮遮掉了。



毕竟,在大风大雨天任性地看了一眼北戴河的大海后,我一鼓作气一个人开出400公里返回北京,这一路,如果作伴的不是这台任性的车,怀揣的不是这份任性的心情,耳边播放的不是这单任性的音乐,我可能还要更久,才能再次,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