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先刷手机来了解昨夜发生了什么已经成为我早上起床的固定流程。通常刷到的,不外乎某某球队战胜了某某球队,某某人又在比赛中获得了胜利。而今天早上,一则来自F1迈凯伦车队的官方新闻让我从睡梦中惊醒——
两届F1世界冠军费尔南多·阿隆索将不会参加2019赛季的F1一级方程式大奖赛。
秉承着“新闻越短,事情越大”的传统套路,头哥将退出下赛季比赛的新闻无疑在正值夏休期的围场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在随后的声明里,阿隆索深情地说:“亲爱的F1……我们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有些令人难忘,有些略带苦涩……我们一起对抗着那些不可思议的对手,你带着我比赛,而我也渐渐学会了如何适应你……但现在,我希望你能让我去接受更大的挑战。今年,我依然想以自己最好的表现来作为记住你的方式。对于你,我只有感激,对于所有的人和事,所有那些你带给我的:文化、传统、语言、还有那些不可思议的人们……所有这些组成了我的人生。……我知道你是爱我的,而我,也深爱着你。”
其实,对于这件事,相信绝大部分的F1车迷都应该是有心理准备的。对头哥来说,F1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他留恋了。而对于我们来说,他的离开,意味着伴随着我们成长的那一批车手基本上都离开了F1赛场。我们的青春,似乎只剩下那个佛系开车顺道挣些奶粉钱的红衣胖子了。阿隆索进入F1的17年也几乎等同于国内有正常F1转播的时间,国内车迷的成长也见证了头哥的成长。
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37岁的阿隆索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自己19岁那年,初次踏上这列列车的场景。在这列长长的列车上,上下过无数乘客,而这次到站的却是自己。
在17年前,年仅19岁的阿隆索被雷诺赛车部门签下并且送往米纳尔迪车队接受磨练,参加了当年的F1比赛。而他也成为史上第三年轻的F1车手。
在阿隆索初入F1赛场的头几年里,围场里几乎被法拉利或者说是车王舒马赫所统治,几乎所有的高光时刻与争议时刻都与舒马赫有关。唯一可能与之抗衡的,是那个常常在领先情况下却因为赛车原因退赛,如今佛系开车的红衣胖子。
属于阿隆索的传奇则是从2005年开始。那一年以及随后的2006年,雷诺的R25、R26赛车既快又稳,这很适合阿隆索的驾驶风格。他不仅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还蝉联了两届。2005年是法拉利起伏的一年,莱库宁开着麦克拉伦和阿隆索拼到了最后,那一年最富戏剧性的,是美国站的闹剧以及欧洲站莱库宁最后一圈断掉悬挂。在2006年,舒马赫第一次宣布退役,在意大利蒙扎官宣,在中国上海雨天逆转夺冠,在日本铃鹿爆缸,在巴西英特拉格斯完美落幕,每个情景如今想来都还历历在目。
这两座世界冠军,也成为了阿隆索在17年F1生涯中“唯二”的两座奖杯。虽然头哥依旧给力,但赛车实力不够加上运气也差,在那以后的十余年里,一直处于下坡路。
他在2007年转会到迈凯轮车队,但后来与车队新人汉密尔顿激烈竞争,他们的战斗让莱库宁渔翁得利,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夺冠,而麦克拉伦更为偏袒汉密尔顿的比赛策略也让当时阿隆索与麦克拉伦的关系降至冰点。随后,他在2008年和2009年又回到了无竞争力的雷诺车队。阿隆索在2010赛季转投法拉利,但他的时机非常不合时宜。尽管如此,阿隆索还是在赛事中取得了11场胜利,并为2010年和2012年的冠军而战。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兜兜转转之后阿隆索又回到了麦克拉伦车队,只不过这回变成了麦克拉伦-本田。但各式各样的原因,让这次结合成为了围场中的笑话。公认综合实力最强的F1车手,每站比赛只能为了进Q3和获得积分而拼搏。而此时头哥已经化身为围场里著名的段子手,被大家记住的,只有那句GP2 Engine和那个晒着太阳的躺姿。
2018年的麦克拉伦改用雷诺引擎,但是即便揭幕战立了“We can fight”的flag,之后麦克拉伦的赛车表现依旧没有起色。或许是看破了红尘,阿隆索最终选择在2019赛季离开F1。到目前为止,阿隆索已经获得了32次大奖赛的冠军,并且只差3次就可以完成个人100次登上领奖台的壮举。只不过回头看看,头哥上一次分站赛冠军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了。
在为阿隆索的决定感到唏嘘的同时,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车手们。
可以肯定的是,与小编同龄的车迷都是看着迈克尔·舒马赫开车长大的,他几乎成了这一辈车迷共同的启蒙老师。而在很多人眼里,他是天使与恶魔的混合体,不管是他与达蒙·希尔之间的恩恩怨怨,和弟弟拉尔夫之间的兄弟相杀,还是与队友之间饱受争议的“让车门”事件,爱他的人认为他有与生俱来的王者气质,对胜利怀有勃勃雄心;不爱他的人定会觉得他为了胜利不择手段,利益熏心。不过,公平地说,对于舒马赫在事业上保持积极的态度值得所有人钦佩和学习,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起七冠王之重。
同时,舒马赫的场外生活仍旧值得羡慕。自从与科琳娜结婚以来,对比起围场内形形色色的花花公子以及如流水线般的超模名媛,舒马赫从未传出过绯闻。受伤之后,科琳娜也是全程陪伴照顾,即便变卖家产也在所不辞。大难临头各自飞?在这对模范夫妻这里是不存在的。
对了,顺便说一句,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将会有一位“年轻的舒马赫”驰骋在F1的赛道上。是的,这就是车王的儿子,米克·舒马赫。
如果说F1赛场上有传承的话,那么塞纳与舒马赫两位之间的传承,则显得有些悲壮,而1994年的伊莫拉,将会成为所有车迷不愿回顾的痛。在那个周末,比赛异常胶着,埃尔顿·塞纳驾驶着威廉姆斯赛车飞驰而舒马赫紧跟其后。在难度不小的坦布雷罗弯前,塞纳的赛车突然失去控制,高速撞向护栏,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94年5月1日的下午。而就在那一年,舒马赫则捧起了他职业生涯中第一座年度总冠军的奖杯。
一直以来,有关塞纳和舒马赫谁才是史上最强的F1车手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小编和下面这位车手都会将这一票投给塞纳。
在国内车手中,也不乏一个让人铭记的名字,那就是徐浪。相较于那些国际知名的车手,徐浪的名字可能并没有那么耀眼,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中国赛车界中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曾经跑过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达喀尔拉力赛,并取得过不错的战绩。徐浪位居马拉松越野拉力赛总成绩第八,是参赛的四名中国车手中成绩最好的。在2008年6月16日的第四赛段比赛中,他还拿到了赛段第五的好成绩,这是迄今为止,在国际越野汽车拉力赛中,中国车手所取得的赛段总成绩和单日赛段最好成绩。这个最好成绩,也成为徐浪跑完的最后一个完成的赛段。
中国汽车报的秦淑文老师曾经这样评价徐浪:他的拼劲、他的无畏、他的坚韧,他的活力,都散发着魅力,影响了许许多多的车迷。他的嘴里没有漂亮的言辞,甚至没有故事。但他驾驶着赛车疾驰的影子最引人注目。在朋友堆里,他随便、调皮,颇有一点猴性;在赛场上,他生龙活虎、灵气毕现;可是面对镜头和拿着采访本的记者,起初他常常木讷得连一个完整的意思都表达不清楚。他很率真,很纯粹,不会利用现成的宣传机遇充分地展示自己、推销自我。在中国赛车界,徐浪是一个纯真的舞者。一个无言的舞者,一个激情奔放、全身心地投入到赛事过程中、并以此为乐的舞者,一个历经艰险、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舞者,一个世界级的舞者,一个可爱的舞者。
写在最后
每一位车手在通过比赛实现自我梦想的同时,也将汽车运动以及汽车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在百年的汽车发展中,也同样少不了他们所带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