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发展的百年历史中,底盘一直围绕着更舒适和更好操控这两个主题进行着演化。在对操控性的提升上,除了轻量化之外,后轮转向技术应该算是另一个能够其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了。
提到后轮转向技术,也许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有些陌生,但实际上它并不是什么新鲜科技,因为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一台由戴姆勒公司推出的卡车上,只不过这台卡车所搭载的后轮转向技术,完全依靠与方向盘相连的转向拉杆实现。
这个技术在民用车的后续演化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以标致雪铁龙集团为代表的被动转向技术,另一种是以超跑以及豪华车型为代表的主动式后轮转向技术。
这个技术正式进入中国消费者视野,其实还是比较早的,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雪铁龙富康上,在那时这并非是一套复杂的转向机构,而仅仅是依靠在后轮、悬挂以及车架之间加入的橡胶衬垫来实现的。
因为当车辆过弯时车尾会产生扭转的力矩,所以利用橡胶衬垫的弹性,使车辆在转弯时后桥能够发生一定形变,从而引起后轮束角的变化,让后轮能够与前轮发生同向转动,由此让车辆过弯变得更加灵活。
被动式后轮转向的特性,使得它在车辆低速转弯时很难发挥作用,因为产生的扭转力矩不足以让橡胶衬垫发生形变,因此在低速时这套系统并不起作用,倒车时也是同样,所以很难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
至于主动式后轮转向技术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因为标致雪铁龙集团对被动式后轮转向技术,进行了专利注册,所以迫使其他厂家不得不另辟蹊径。不过主动式转向技术,更像是对这个技术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现在常见的主动式后轮转向技术,基本上都支持在低速和高速行驶时,为后轮施加不同方向的转向角度,使车辆在低速时后轮可以与前轮反向转动,从而缩小转向半径,在高速时则让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动来提升车辆在弯中的操控性。
因此相比于被动式后轮转向,主动式后轮转向的结构要复杂很多,它是通过安装在车辆后桥上的一个电控转向拉杆来实现的,而且一部分超跑还会为了追求更极致的操控,在两个后轮上分别安装一个转向电机,来施加更精准的转向角度。
除了上面提到的雪铁龙富康之外,其实后轮转向技术在历史上,还应用到过很多著名的车型上,比如萨博的ReAxs、马自达929、本田Prelude等。而近几年,它也在被像保时捷911、兰博基尼Aventador S等超跑所使用,以进一步提升车辆在极限状态下的操控。
相信随着未来科技的进步,主动式后轮转向技术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如果你依旧很好奇它具体作用能有多大的话,可以点击《那么大的车,可以在小路上轻松掉头都是因为TA!》来看我们之前为它做的一个实测。
当然,如果你已经被这个技术深深吸引,想马上拥有一台配备有主动式后轮转向功能的车型话也没有问题,砖叔这里已经为你准备了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