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前科的“老”品牌?枫叶汽车大起底

董子韬Dada
04-27

【有车以后 行业】枫叶汽车最近一次大动作是4月10号的品牌发布会,但相信你一定没什么印象。没错,那天知道是什么黄道吉日,车企扎堆开发布会,但最后都成了国产Model 3的炮灰。

在之前枫叶30x即将上市的一篇稿件中,我提到了枫叶汽车是吉利旗下的新品牌,但随后就遇到了官方的“友情提示”,说它们与吉利汽车并无关系。在此之后,我试图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品牌,但他们似乎不太愿意说出自己的身世。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

  真和吉利汽车没关系? 

枫叶汽车公司全称为枫盛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天眼查数据显示,注册资本24.04亿元,两大股东吉利科技集团和浙江康迪车业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其78%和22%的股份,吉利科技占有绝对控股权。

但是枫叶汽车对外似乎不是很希望提及和吉利的关系,之前官方相关人员向我表示:枫叶汽车与吉利汽车是没有股权关系,在品牌上独立运营,在渠道上独立运营,自建营销体系。

这句话听的我一脸懵逼,但却也算是严谨,因为它确实不是吉利控股集团直接投资的,而是吉利科技集团投资的企业。但是说到底,这些企业都隶属于李书福的大吉利版图之中。

  有“前科”的老相识

比较有意思的是,根据资料显示枫盛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其实就是“浙江康迪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迪电动)。这就可以理解为它被吉利科技投资后改了个新名字,而对于它的前身来说它可不是个善茬,它正是当年卷进“骗补”风波的公司。

 

这家公司诞生于2013年,当时由上海华普与(康迪科技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共同签订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双方各占50%股份。主要从事投资、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及销售电动汽车业务。而上海华普汽车正是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由李书福的兄弟李书通在1999年所创建。

 

但是由于康迪电动并没有取得造车资质,随后一直是使用上海华普汽车的生产资质在造车,利用吉利汽车上海分公司进行生产,推出了吉利熊猫、全球鹰K27等电动微型车。这种车型由于较短的续航和较差的品质,在当时的汽车市场并不被消费者所接受。但是它居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2015年销量达到了2.4万辆。

 

这样的电动车居然能卖出2.4万台一年?实际情况是它销量的74%都卖给了吉利科技旗下的浙江左中右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用来做“微公交”分时租赁项目。这样左手卖右手、自我消化赚取补贴的方式已经不是什么行业秘密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左中右”名字起的还真是形象,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干这事的。最后这些车被根本没有被用来做租赁,而是被爆出一直被停放在钱塘江边的村落,到今天已经做了4年僵尸车了。

后来国家开始针对骗补、谋补现象进行调查,于是在2016年吉利汽车发表申明将康迪电动剥离出吉利汽车,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改过自新重头来?

就在去年,康迪车业在整年一辆车都没卖出去的情况下,突然拿到了全国第16张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再加上吉利科技的投资,康迪改头换面成了今天的主角枫叶汽车。

 

枫叶汽车在LOGO还是继续沿用了一片枫叶,这就好像是“吉利爸爸”给它说:华普这个品牌的未来就交代给你了。

没错,目前在新能源车方面,吉利已经拥有了高端品牌Polestar和中端品牌几何,“再次回归”的枫叶汽车就是为了主打低端市场,和华普品牌之前的路线一样。

首款产品枫叶30X,依然是拿吉利的原型车来做一些改变,可以看做是远景X3的纯电动版车型,补贴后的预售价为6.88-7.98万元。

至于它的竞争力我们交给市场来评价就好,而吉利科技对它寄予厚望的方面可能不只是卖车。作为吉利MaaS大出行体系的新成员,枫叶汽车将会担任比较重要的角色,出出行产业也是吉利近两年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吉利在出行方面已经布局了高端市场的耀出行(和戴姆勒合作),中端市场的曹操出行,低端市场就将交给枫叶汽车。

改过自新,我们非常欢迎,毕竟北上广深打车太贵了……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吉利这一手确实挺高明,把一个烂摊子硬是重新支棱了起来。但在目前这个较为冷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它的前途依然不算明朗。对于新品牌我经常会说一句话,进入这个市场前先问问这个市场还需不需要你。你们觉得这个市场还需要这么一个新品牌吗?

# #
低端市场仍有很大潜力
消费升级的今天不再需要低端汽车
15
27
需要
不需要
42人参与PK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