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小树
责编丨听雪煮火锅
4月8日凯迪拉克CT4上市了,标准轴距、后轮驱动、全系2.0T引擎230匹马力,23.97万元起售,多么诱人而且还绝无仅有,只要热爱驾驶的人看到CT4一定心头痒痒。若单纯从车迷的角度看,凯迪拉克CT4是一款让人感动的产品。原因也很简单,凯迪拉克一直在坚持生产着车迷想要的东西,一个是标准轴距,另一个是后轮驱动。车这个东西想要美,起码要具备这么两个条件:车身低矮、线条紧凑。那些长轴距车,即便精心优化设计,但总是透出一股油腻、臃肿的姿态。就以宝马3系为例,且不说长轴车型,拿E46和G20比,当然是E46更漂亮,其中尺寸小巧、紧凑是个重要因素。凯迪拉克“CT”系列的轿车一直在坚持着标准轴距,CT作为车系中最小巧的乘员,自然也是我认为最漂亮的。但是标准轴距也意味着在国内一定会吃亏,因为我们对空间有一种近乎于病态的执着,即使用不到也要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凯迪拉克采取了错位竞争的战术,CT5用标轴5系的尺寸来与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来争夺市场,同样的CT4就是以标轴3系的尺寸来打宝马1系、奔驰A级和奥迪A3。至于后驱,我知道乐趣、操控与驱动形式没有必然关系,我也知道有车尾灵活、乐趣无限的前驱车和极其无聊的后驱车。但是后轮驱动的车总是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假如CT4和A3一样无聊,那么我更愿意去改装CT4因为上限更高呀,而一台前驱车300匹马力已经是上限了。这不难理解,CT4再往上有一款究极性能版叫CT4-V,搭载V6涡轮引擎,据说有将近500匹马力,A3的性能版是RS3,虽然马力去到了400匹,但是光靠两条前轮已经受不住这么大的动力了,所以必须上四驱。另外后驱车有一种“事情本该如此”的自然,前轮负责方向,后轮负责驱动,各司其职,从百年前的汽车就是这样。就好比,甜食让人快乐,所以可乐也称快乐之水,同样辣椒也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人快乐,但未曾听过辣味可乐,即便有也太怪了。总之后驱绝对是个卖点,至少心理上我更加喜爱后驱。
和竞争对手相比CT4的赢面很大回归理性,展望一下CT4的产品力,即使还没试驾过,但与同价位其他豪华品牌相比依然觉得CT4胜算很大,主要是因为目前同价位的A3、1系和A级表现都不尽如人意。除了奥迪之外,奔驰、宝马真的不擅长或者说不太愿意花大精力去调校前驱车。从前奔驰和宝马是没有前驱平台的,后来想要进一步拓展产品线、降低入门产品的门槛,这才诞生了前驱平台。在我看来奔驰、宝马前驱平台的产品都是最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比如奔驰的1.3T发动机,其实不是奔驰自己的东西,它是的和日产一起研发的发动机,目前只用于横置前驱车型。宝马也一样,B38 1.5T引擎在3系换代之后也仅用于前驱车型。而且前驱平台的奔驰和宝马开起来是真不行,动力、转向、底盘都很糟糕,很多合资轿车的驾驶质感都可以碾压他们,之所以还能卖得动完全是品牌的因素。奥迪相对还不错,因为有大众比较成熟MQB平台来依靠,但是A3的问题是车型太老了,内饰、配置都不如CT4。另外如果仔细对比可以发现,CT4和凯迪拉克最早的推出ATS尺寸很接近,轴距也基本一致,所以我觉得CT4依然属于B级轿车,那么从性能角度上看它的对手应该是标轴3系和C级。和这二位相比CT4最显著的优势就是价格了,顶配也就27万,而且全系搭载230匹马力的2.0T引擎,横向比较应该算是中高功率的级别。如果选择标轴3系或C级,这个价位只能选择320i和C260。320i是超低功率的2.0T引擎,只有156匹马力,C260是1.5T加48V的轻混系统,无论动力性还是、行驶品质都不算优秀。所以无论是同价位的豪华品牌A级轿车,还是同级别的标准B级轿车,CT4在动力和操控上与他们相比赢面都是更大一些。

CT4的差异化或成胜负手
难道CT4就没有缺点了么,当然不可能十全十美,在没开过之前我知道空间一定是个短板。这是紧凑型后驱车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横置前驱平台固有的优势。

由于引擎、变速箱这两大部件都横向放在了前轴附近,所以可以让车内空间大幅延展。此外前驱车还不需要传动轴这个部件,经过优化后排地板可以做到全平,像丰田卡罗拉就是如此。反观后驱车型,因为要布置传动轴后,后排的“大鼓包”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另外,由于后轮是驱动轮,所以后悬架的也会要更加复杂一些,在空间优化上肯定是不如横置前驱平台的。宝马1系、X1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两款车最早都是后驱平台,但空间表现可以说同级最差,所以宝马才开发了横置前驱平台。要知道宝马曾今是多么看不起前驱车啊,他们还做过讽刺前驱车的广告,但现实还是让宝马妥协了。

宝马曾做了一组将动物前后肢对调的图片,并配上“that why we don't have front wheel drive”的文字来调侃前驱车
那么问题是,宝马妥协放弃了,为何凯迪拉克却如此坚持呢。首先一点,我前面说过CT4是B级轿车,豪华品牌的B级轿车用前驱平台实在委屈,而且要考虑CT4-V这种性能产品。另外后驱是坚持运动的体现,凯迪拉克不是做不了前驱,它的SUV都是横置前驱平台的产物。虽然纯粹的运动对销量没什么帮助,但是对品牌形象却是有积极的影响。从前提到运动脑中闪过的是宝马、捷豹这些品牌,而今的他们早已妥协,不再执着于驾驶乐趣。宝马的做法是学习奔驰,将运动这件事全权交由“M”部门去做,普通车型最多给你一个运动的外观。所以想体验宝马的运动,门槛不低,至少要买一台M2。
捷豹与宝马类似,国产之后不仅仅是加长了轴距,整个底盘悬架的设定也更加随向国内市场。原先标轴XE、XF上那种犀利、机敏的感觉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轻松、舒缓的驾驶质感,国产捷豹从一头野性十足美洲狮变成了一只温顺的家养肥猫。而凯迪拉克就是想代替它们举起运动的旗帜。诚然,当下不少中国消费者依旧非常重视后排空间、中控大屏,CT4可能无法满足这些消费者的需求。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日益成熟的中国消费者对于操控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注重行驶质感。同时,作为一款定价在25万元左右的豪华品牌轿车,CT4必然会是相当一部分经济实力尚不算坚实,但对于品质、品牌有所追求的年轻消费者的备选车型。而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会更加重视动力、操控,而非后排空间。在大部分豪华品牌千篇一律,牺牲操控,拉长轴距之时,后驱、操控已然成为CT4最明显的标签和差异化的优势。在汽车产品同质化的话的今天,CT4能够满足相当一部分人“不一样”的需求。毫无疑问,无论是CT4还是大哥CT5,都将重心放在了操控上,做到了“人退我进”。而当操控成为凯迪拉克的新属性时,它的品牌价值也会变得更高,届时再推出多样化的产品,将有助于凯迪拉克销量进一步的增长。

纵然后驱会牺牲一定的空间,但CT4独特的产品定位也会圈得不少粉丝,尤其是人均机动车保有量较高的城市,对于喜欢驾驶的人来说CT4市面上最为实惠的后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