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只有打赢中国,才能走向海外”,是否战略倒退?

车文频道
03-20

我的地主

近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经销商联名信一事接受记者采访,除对经销商致谢信进行了回应,还就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进行了阐述。不过魏建军“只有打赢中国,才能走向海外”的表述,引发了很多议论和不同解读。

编辑

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有论据,文书车云不予置评。

坊间争议主要在于,目前中国品牌正在全力进军海外市场,长城刚刚在去年发布了全球化元年,现在魏建军提出“先打赢国内市场,再走向海外”,是否是一场战略倒退。很多人更担忧,长城汽车未来是否会收缩海外战略,重新回归国内。

最具全球雄心的自主品牌

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魏建军并没有收缩全球化战略,反而是大规模进军海外,远远走在了自主阵营的前面,堪称目前在全球化方面最具雄心的自主品牌。

编辑

2019年6月份,长城汽车在俄罗斯投资的图拉工厂正式竣工,工厂投资超过5亿美元,产能超过15万辆,这是中国资本在俄罗斯投资最大的一个工业项目,也是自主品牌在海外第一个包含冲压/焊接/喷涂和总装四大生产线的全工艺工厂,使得自主阵营在欧洲获得了第一个强大堡垒。

进入2020年,长城全球化战略更加迅猛。2020年1月17日,长城汽车宣布收购通用汽车在印度塔里冈工厂,这是通用在印度的最大工厂,也是印度规模最大最先进的汽车工厂之一。和俄罗斯图拉工厂一样,这家工厂也是一家涵盖冲压/焊接/喷涂和总装在内的全工艺工厂,可以走完从一块钢板到一辆整车的全部流程,和一家简单的组装厂全然不同。

编辑

长城汽车泰国罗勇府工厂

收购印度工厂刚刚一个月,2月17日,长城宣布收购通用在泰国罗勇府工厂,这也是一家包括冲压/焊接/喷涂和总装的全工艺工厂。如此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内,长城在海外拥有了三家全工艺流程工厂。在俄罗斯/印度和东南亚这些战略海外市场获得了桥头堡。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自主品牌在海外拥有的全工艺工厂全部为长城汽车投资。这充分说明了长城汽车在海外发展的魄力雄心。所以魏建军说“只有打赢中国,才能走向海外”绝非意味着长城会放缓海外发展战略,这不过是一个在海外发展投入巨大资源和取得巨大成绩之后的的谦逊谨慎,一个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认真审视之后的谦抑。可以类比得是,当华为已经成为全球5G领袖并且受到米国层层打压,任正非老爷子依然以巨大勇气表示“华为还差的很远,依旧需要向米国学习”。

魏建军也曾在多个场合表态,自己作为一个有着二三十年资历的民营企业汽车人,对于汽车有着更深情怀,让中国汽车走向世界,是自己必须要做到的责任。当然有一个前提,“我们走向海外不是盲目的走向海外,是在打赢中国市场的基础上向海外拓展”。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

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是自主品牌的发展基础

首先一点,今天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一块肥肉。最近几年来,全球汽车市场规模维持在8000万至9000万台,其中中国汽车销量维持在2600万至3000万台,大约占据全球市场的30%,排名全球第一。这个规模相当于排名第二至第四的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汽车市场的总和。同时中国市场高度多元化,给从5万元到500万元的不同车型提供了肥沃土壤,是全球汽车工业的福地。任何一家汽车公司,只要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优势,就能在全球市场获得一定定位。

编辑

大众就是依靠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从一家二线车企成长为一家一线车企。长城汽车则主要凭借中国市场,成长为全球第二大SUV品牌。如果一家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10%的份额,那么就一定可以进入前全球前十。如果可以占据20%的市场份额,那么就可以进入全球前五。

站在这个立场,魏建军说“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你都打不赢,怎么去海外?”

换一个说法,如果在中国市场都无法生存,其实也就没必要去海外了。

中国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全球品牌都在这里

虽然中国市场保持着独立性,其实国内市场早就已经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市场。今天的国内车市,有近乎一百多家车企在激烈竞争,每年有几百款新车上市,全球排名前30的车企几乎全部来到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美国和意大利的几乎所有品牌和车型在中国都能找到。在北京街头你遇到汽车品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甚至可以超过纽约的第五大道。

编辑

长城汽车莫斯科FK店

所以事实上,中国品牌将来走上海外遇到的竞争对手,在国内已经提前交手,今天和大众丰田日产现代们的竞争,其实可以理解为走向海外的预演。长城在俄罗斯遇到的大众和雷诺,在印度市场遇到的现代和铃木,在泰国市场遇到的丰田和本田,其实早就已经在国内市场熟悉无比。

尤其需要指出,未来自主阵营走出海外的竞争一定是品牌竞争,而目前自主阵营在品牌方面明显弱势。“中国汽车走出去要面对的挑战很大,尤其是在品牌方面,跟外资、合资差的很远。”魏建军坦言,“过往,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比较激进,初期做的很好,上量很快,但在中后期,容易出现服务、配件不到位,或是服务质量管控不到家的问题。面对维权意识更强的海外消费者,长城汽车必须要十分谨慎。”

编辑

事实上,早期包括石家庄双环和力帆等一些弱势品牌早早走出海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这些弱势品牌在国内无法生存,走出国门依靠山寨外形、低廉价格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四处游击,早期确实占领了部分市场,但是因为品质和服务极其低劣,让海外消费者极其失望愤怒,后来成了老鼠过街的负面典型,事实上等于给整体中国品牌脸上抹屎,现在需要长城长安等优秀自主品牌去一次次给中国品牌洗地。

所有从这个逻辑上分析,中国品牌强大一些再出海,无论对于品牌自身,还是对于整体自主阵营都更有利。如果中国品牌在本土市场能够取得优势,能够打败丰田和大众,就一定已经取得了全球竞争力,再出海就会顺风顺水。

在本土市场当家作主,是自主品牌的责任义务

必须承认,虽然几乎所有中国品牌都发布了雄心勃勃的海外发展战略,不过很可惜,我们的本土市场还掌握在大众和丰田手中。目前大众依然是中国最成功的品牌,日系的丰田本田和日产依然拥有比自主品牌更强大的召唤力。即便是长城长安和吉利这样优秀的自主一线,在品牌定位和市场份额方面,均无法和合资竞争对手相比。自主品牌想要在海外市场获得成功,在本土市场夺得主动权就至关重要。

编辑

因为和海外市场相比,中国本土市场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基础,是我们不能失守的稳定后方和家园。如果有一天人类的智慧能够进军人马座,能够统治银河系,但是如果因此将我们的地球丢了,也是得不偿失。

如果在这个层面考虑,魏建军提出的“先打赢国内市场,再走向海外”,就非常具有建设性,也完全可以理解。

写在最后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自主品牌目前在本土市场依旧弱势,我们并非本土市场的主人。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也在茁壮成长,渐渐变得强大勇猛。类似长城这样的企业已经在SUV战略市场打败了丰田大众,垄断了市场冠军,并且在短短一年内拥有了海外三家全工艺工厂。

毫无疑问,魏建军是一个实干家,并且取得杰出成绩,所幸魏建军并未没有骄傲自满,没有因为获得自主阵营仅有的三家全工艺工厂而豪情壮志,反而非常谦抑地提出“先打赢国内,再走向全球。”这种胸怀和见识,无疑是自主品牌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