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业绩“爆雷”遭深交所问询,母公司承诺“卖房卖地”兜底丨壹财眼

道哥说车
03-12



中国车市自2018年开始调头向下,此前很少见的一些现象开始成为常态,比如车企“卖房卖地”造车,这令人不得不感慨车市的残酷,但也同时让人多了一个疑问:沦落到卖房卖地造车的企业,卖完了房子和地该怎么办?





文|郭文静

图|来源网络



泰汽车的业绩“爆雷”来得一点都不意外。

1月20日,众泰汽车发布的《2019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上市公司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0-90亿元,同比暴跌850%-1225%,其中公司预计计提商誉减值60亿元,排除这部分众泰2019年亏损也超过20亿元。

这与众泰汽车2016年借壳金马股份时,众泰母公司铁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牛集团”)签署的《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以下简称补偿协议)中的预测净利润相去甚远,根据补偿协议,铁牛集团承诺永康众泰(众泰汽车上市主体)2016年-2019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1亿元、14.1亿元、16.1亿元、16.1亿元。


然而,实际上,除了2016年众泰汽车完成标的业绩外,2017年-2019年,上市公司业绩都与标的业绩相差很大,2016-2018年,上市公司业绩累计完成率仅为49.25%。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业绩承诺完不成,铁牛集团的业绩承诺补偿也迟迟不能到位,引发深交所向众泰汽车发关注函,从其回复来看,铁牛集团决定“卖房卖地”兜底,而且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回暖非常乐观,但车壹条认为,众泰想要触底反弹恐怕有难度了。


又现卖房卖地造车

2016年众泰汽车借壳上市时,着实引发了资本市场和汽车行业的一番大讨论,高达116亿的收购价,比彼时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价格还要高,而这一价格较众泰汽车归母净资产账面值增值超过4倍,这引发了不少质疑,不过最终并购还是以116亿元完成,众泰汽车正式上市。


虽然伴随着不少质疑,但众泰汽车的高调借壳上市,还是让不少人感叹幕后实操人应建仁的资本腾挪术,而2016年-2017年,众泰汽车的表现也的确不错,2016年企业销量达33万辆,业绩完成率为101.92%;2017年销量为31.7万辆,业绩完成率为95.15%,不过自2017年起企业就已经开始出现销量下滑迹象。

2018年,众泰汽车全年销售23.4万辆,净利润由盈利转为大幅亏损,亏损金额为4.9亿元;2019年,企业全年销量仅11.67万辆,同比继续腰斩,净利润亏损继续扩大。

当时有多风光,完不成“对赌”时就有多狼狈。因为未能完成并购时的业绩承诺,铁牛集团必须给出业绩承诺补偿,2019年8月,众泰汽车曾发布公告称,拟1元回购铁牛集团所持众泰汽车4.68亿股股份,但由于铁牛集团所持众泰汽车股份被司法冻结和质押,所以业绩承诺补偿迟迟无法完成。


这引发了投资者的诸多不满,对此深交所向众泰汽车下发关注函,3月2日,众泰汽车回应称,由于铁牛集团所持其股份仍100%处于受限状态,铁牛集团履行2018年度业绩承诺仍有一定困难,而其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必要时候通过地块收储和房产收益来完成补偿。

公告称,铁牛集团在浙江永康拥有多宗工业性质用地的使用权,地方政府已计划对相应地块进行收储,预计铁牛集团可获收益约34亿元,可用于解除3.68亿股;集团下属子公司还有楼盘业务,有两处即将完工交付,集团也有获益。

简而言之,铁牛集团准备卖房卖地为众泰汽车并购时的“对赌”兜底,不过考虑到2019年众泰汽车继续扩大的亏损,铁牛集团恐怕未必有那么多房地产可以兜底。


卖完房子和地怎么办?

中国车市自2018年开始调头向下,此前很少见的一些现象开始成为常态,比如车企“卖房卖地”造车,这令人不得不感慨车市的残酷,但也同时让人多了一个疑问:沦落到卖房卖地造车的企业,卖完了房子和地该怎么办?


众泰汽车母公司铁牛集团旗下有多家子公司,包括众泰汽车和铜峰电子两家上市公司,但这些公司的业绩都不太好,两家上市公司均大幅亏损,而铁牛集团自身也债务缠身,据媒体报道,2月份,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铁牛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的公告,其被列入可能下调信用等级的评级观察名单,且去年应建仁就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换言之,母公司自身难保,到底能为众泰汽车“兜底”到什么时候不好说,要想摆脱困境还要靠企业自身。从众泰汽车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的公告来看,其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很有信心,公司认为当前面临的困难是阶段性、暂时性的,随着其代号为A16和B21两款新车的上市,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会好转。

愿望是好的,但壹姐认为实现的难度非常大。

首先,思路是正确的,汽车企业的业绩当然还是要靠强有力的新产品,但众泰寄予厚望的这两款新产品入市后能否达到预期,还是未知数。中国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想要刷出存在感并不容易,而从2017年之后,众泰好像就没推出特别有存在感的新产品了。


其次,就算这些新车真如企业所言竞争力十足,但能否如期上市,还存在很大变数。公告中,众泰汽车自己坦白承认,企业过去一年因为资金问题,导致零部件供应不及时,产品研发、模具开发也一再推迟,众泰迟迟无法推出国六车型就是个明显的例子,而这也暴露出企业技术储备的薄弱,因此众泰想按计划推出新车恐怕并不容易。

最后,品牌难以支撑。众泰的崛起伴随着无数关于“山寨”、“抄袭”的争议,无论企业自己承不承认,其品牌美誉度都不足以在竞争中为其产品提供很大助力,当然,众泰也不是没有做过转型,然而一边强调新产品的原创性,一边推出个新品牌继续山寨(建议对比下汉龙旷世和路虎揽胜运动版),让人怎么相信品牌是真的决定“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