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盈亏平衡 长安汽车已走过上行“拐点”

新车新技术
02-10

记者丨魏文

责编丨听雪煮火锅


1月31日,长安汽车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报告期内,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4-29亿元。尽管整体业绩不及预期,但从长安汽车第三、第四季度的业绩来看,长安汽车已经走过了上行的拐点,步入上行通道。

 
“从近期的业绩报告来看,长安汽车在第三季度减亏明显,第四季度业绩已实现盈亏平衡,甚至可能略有盈余,2020年‘筑底完成’的长安汽车会继续上行。”一位分析师对《新车新技术》这样说到。
 
2月4日,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华创证券、兴业证券、方正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均给予了长安汽车买入、增持的评级。尽管长安汽车本身的业绩和汽车行业回暖均不及预期,敏感的资本市场仍旧看好长安汽车后市的“雄起”。
 

第四季度已实现盈亏平衡
 
长安汽车的预告显示,报告期内,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4-2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6.8亿元下降452.56%-526.01%。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50元/股到0.60元/股。
 

 
对于公司业绩变动原因,长安汽车解释称,主要是受到销量下滑影响。长安汽车此前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2019年累计销售新车约176万辆,较2018年的207.46万辆同比下滑15%。
 
但从第三季度开始,长安汽车已经开始步入上行通道。据三季度报,长安汽车2019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7.25%,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 5.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12.65%。
 
尽管目前四季度季报还未披露,但长安汽车第四季度销量喜人,其中长安自主2019年第四季度销量实现24.7万辆,同比增长24.4%,环比增长38.3%。
 

 
在长安汽车官方发布的12月的销量数据中,长安汽车整体销量193716辆,同比、环比分别劲增31%及9.8%。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以12月销量150361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1.6%,夺得了12月中国市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其中CS75系列、CS35系列、CS55系列以及逸动系列均月销过万。
 
由此可以预见,长安汽车2019年第四季度的业绩相比于第三季度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同时在2020年,长安汽车将会有多款重磅产品推出,势必将会继续推动长安汽车整体业绩的上行,成为新的盈利点。
 
在自主板块,2020年长安汽车将推出包括逸动PLUS、UNI-T在内的多款全新产品。其中逸动PLUS这一长安“PLUS”家族的全新成员,结合此前CS35 PLUS、CS55 PLUS、CS75 PLUS上市即成爆款的表现,逸动PLUS必然也会延续这一传统,成为又一销量支点。
  

 
UNI-T则将开启长安汽车全新的产品序列,尽管目前披露的信息并不多,但这款全新紧凑型SUV已经获得了如潮的好评。全新序列产品的加入,这将助推长安汽车实现产品高端化发展,进一步助推企业品牌向上。
 
在合资板块,长安福特正稳步推进“长安福特加速计划”,到2021年底长安福特将投放至少18款新车型,其中包含5款新能源产品,且有9款是全新平台产品。2019年下半年上市的锐际亦展现出了极强的产品竞争力。同时,2020年是长安福特的“3E”SUV之年,探险者Explore、锐际Escape、锐界Edge为主力的SUV产品线将实现全面更新换代。
 

 
2020年长安汽车还将迎来林肯品牌的国产新车,其首款车型全新林肯冒险家将在2020年上半年正式上市。在未来的3年内,林肯计划再推出5款新车型。
 
长安马自达则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了全新一代马自达3,新车上市有效改善了主力车型马自达3由于产品老化所带来的销量下滑问题。同时,2020年长安马自达将引入全新的紧凑型SUV 车型CX-30,备受关注的马自达新能源车型亦被列入产品引进的规划讨论中。
 
过去数年,业界分析认为产品更新缓慢是长安合资板块业绩下滑的一大原因,如今经过调整之后,长安合资板块已重回正轨,有望再次成为长安汽车的“利润奶牛”。而长安自主板块则一直处于稳步提升之中,单车利润上扬、产品力溢价向上,合资、自主同时发力,长安汽车向上之势难以阻挡。
 

 
“长安汽车拐点明确,回暖逻辑不变” 国盛证券的分析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持有相同观点的证券公司不在少数。2020年1月,包括国泰君安、西南证券在内的多家证券公司调高了长安汽车的评级,给出了买入和增持的建议。
 

企业定力为上行打好基础
 
长安汽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1958年,长安汽车生产了中国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46型吉普车,填补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空白。2009年,长安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四大集团之一。2014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成为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对于这样一家拥有辉煌历史的企业来说,长安汽车有着远胜于一般车企的企业定力。在2018年,长安提出了第三次创业,开始进行全集团层面的转型,提出了“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的产品战略,加快了向汽车“新四化”的进军脚步。同时,在这一战略驱动下,长安汽车对产品矩阵展开了“精品升级”布局。
 
但在长安汽车转型过程当中,中国车市遇到了近30年来的首次销量下滑。对于长安汽车而言,阵痛难以避免。好在长安汽车并未将眼光仅仅放在一时的销量成绩上,依旧将每年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自主研发, “蓝鲸动力平台”、“全球研发中心”、北斗天枢计划、香格里拉计划等一系列研发、战略布局持续推进。
 
 “在报表不太好看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会沿着上半年有效措施继续做下去。” 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表示。
 


如今强大的企业定力让长安汽车进入 “收获期”。2019年,长安汽车多款新产品成为爆款, “PLUS”家族甚至出现一车难求的盛况。其中全新CS35 PLUS 2019年销量达到122666辆,同比增长596.1%;CS55 PLUS上市不到2月,销量即达到了21495辆;9月上市的CS75 PLUS成为网红爆款,上市不足四个月,销量达到70011辆,月均销量近2万。
 
在技术层面,2019年,长安汽车已实现L1级驾驶辅助技术普及应用,L2级别自动驾驶量产。新车CS75 PLUS、CS55 PLUS获得市场热捧,与智能技术的提升息息相关。2020年,长安汽车L3级别自动驾驶有望实现量产,这将帮助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走在行业前沿。
 

 
而备受赞誉的蓝鲸NE动力平台将在2020年下半年迎来新机型——蓝鲸NE 1.5T发动机的量产。蓝鲸NE 1.5T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30kW,最大扭矩则是300Nm,这一数据甚至超越了本田思域那台以动力见长的1.5T地球梦发动机(130kW/220Nm),被誉为“1.5T动力性能新标杆”。
 
蓝鲸NE 1.5T将会搭载在CS55 PLUS蓝鲸版和锐程CC蓝鲸版车型上,进一步增加产品硬实力。蓝鲸版车型将与新上市的CS75 PLUS、CS85COUPE和CS95的ICA车型一起,进一步提升长安的品牌竞争力。
 
即便汽车市场整体下滑,技术好、产品力强的车型依旧能够保持极为强势的销售表现。技术实力的提升和技术标签的打造,能够让长安汽车在未来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保持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中国车市还未看到明显回暖的痕迹,但提前布局、有着极强企业定力的长安汽车已经走过拐点,步入上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