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马自达3为什么叫昂克赛拉?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从昂克赛拉的身世说起了。
第一代马自达3(BK)
代号为BK的第一代马自达3,2003年问世,2006年国产。这款车在日本有一个很洋气的名字,叫做Axela,一个结合了加速(acceleration)和优秀(excellent)的自造词。音译过来,就是昂克赛拉了。
第一代马自达3很硬核,毕竟在“zoom-zoom”理念和“时尚、创意、活力”设计语言的指导下,以及福特C1平台的加持下,它的设计目标就是要运动。用当年的审美眼光去看,它的外观和内饰都足够的前卫。而且一开始,它只推出了四款搭载2.0L发动机的车型,两款手动两款自动,全系标配16寸合金轮毂、前后独立悬挂、四轮碟刹,光看规格就能点燃大家的热情。
后来为了降低入门价格,推出了搭载1.6L发动机的入门级车型。论绝对的动力性,这套1.6L+4AT肯定还不如今天1.5L的昂克赛拉,但它依然足够跟脚和听话。如果你用手动模式,即便转速到了红区,变速箱依然不会自动升挡。电子液压助力转向几乎没什么虚位,车身跟随非常积极,甚至是这四代车型里面最积极的,运动风味非常浓郁。悬挂调校也是硬邦邦的,车身支撑性充足,但在路上遇到井盖的话,能躲就躲吧!
第二代马自达3(BL)
随着时间推移,福特C1平台最终升级成Global C平台,由此打造的第二代马自达3也在2008年问世,并在2011年以“马自达3星骋”的名字完成国产化。
星骋的外观基于最新的“流动”理念打造,换上了最新的家族脸,只是侧面和车尾的变化不太明显,让星骋看上去像是第一代的中期改款车型。看看参数表,也许就知道为什么了。因为它除了车身长了50mm,轴距依然维持在2640mm,整个轮廓自然没必要做明显的改动。
从第一代马自达3过渡到星骋,4AT也升级成了5AT。它跟前者的调性很像,油门积极,变速箱响应也快,总之开上去总有那么一股冲劲,会让你不自觉地开快。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继续服役,手感原始,身手灵活。底盘调校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运动风格,滤振性不强,支撑性倒是很足。总之,星骋不但看起来像是老马3的改款,开起来也像,进步的地方并不多。
第三代马自达3(BM)
昂克赛拉是不得不变的。因为在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福特开始逐步出售手中的马自达股份,因此马自达只能靠自己去打造新一代的马自达3。依靠“魂动”的设计理念,以及一系列的“创驰蓝天”技术,昂克赛拉在2013年横空出世,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
设计可以说是昂克赛拉最成功的地方。它的外观跟前两代很不一样,包含了很多相互交错的曲线,连在一起既有阳刚的部分,又有柔美的一面。内饰也跟上节奏,简洁而明晰的中控台,平添了些许家用和简约的成分;而跟某些性能车相像的单炮筒式仪表盘和多媒体控制区,则维持了马自达3车系该有的运动特质。
在创驰蓝天时代,马自达3的主题也不再是运动了,而是效率。无论是1.5L还是2.0L的昂克赛拉,都没有刻意去追求动力表现,而是通过很多新技术去降低油耗。缸内直喷、高压缩比、4-2-1排气、自动启停等等的东西,都是首次出现。挡位更多的6AT变速箱,也能以更大的锁止范围去提高工作效率。
驾驶感也刻意削弱了运动的气息,变得更加家用。液压助力转向终于被电子助力转向所替代,整体逻辑比较适合日常驾驶。舒适性也有所提升,悬挂在过沟过坎的时候更有韧性,屁股终于不会喊救命了。但是相应地,操控的犀利程度以及车身的跟随性都不如前面两代,看来脱离了福特的马自达,造车时确实融入了更多日系的家轿思维。
第四代马自达3(BP)
到了2018年底,有位马自达的高管跟大家讲,未来要把马自达打造成二线豪华品牌。在这款最新一代的马自达3,也就是全新昂克赛拉上,我们确实能看见马自达在这方面的努力。
例如,设计语言升级成魂动2.0后,复杂的设计元素进一步减少,并拉伸了视觉的横向宽度,看上去也就更加大气。侧面车窗、尾灯等部分的处理,则向高一级别的阿特兹靠拢。内饰的精致程度,简直有超越阿特兹的势头,豪华感、层次感都十分充足。中控、门板用上了更多软质包裹,完全向20万元级别的车型靠拢。
全新昂克赛拉动起来也更有高级感,对胎噪、风噪的隔绝明显更加到位,滤振质感也厚重了许多。操控感尽管跟上代车型还是维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但转向圈数更多、力度更沉,能给人在开更高一级别的大车的错觉。稍微让人感到惋惜的是,动力系统没有变化。用2019年的眼光去看,发动机在诸多带T的竞品面前没有明显优势,6AT变速箱的效率也可能不如某些7DCT、8AT变速箱。
当然,马自达早就发布了采用压燃技术的第二代创驰蓝天发动机,也将会在明年正式引入国内,让大家能在新款的昂克赛拉上享用到这个黑科技。如果它确有良效,价格也涨幅不大,那么马自达这个品牌和马自达3这个车系,必将更受大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