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源: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下的悖论 | Future主编说

汽车有智慧
01-16

目前的汽车市场正进入消费升级阶段,这是各厂商和各分析人士都会提到的话题。

按照消费经济学的普遍定义,消费升级一般是指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正从价格驱动向体验驱动转变,人们乐于为更好的体验付费。

如果以这个意思去理解,那么新能源汽车市场应该是一片繁荣,毕竟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几乎都是以科技为主打,宣传的也是提供给消费者最贴心的用车体验。可事实并非如此。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汽车有智慧听到的解释是补贴退坡的影响。“新能源车比同级别燃油车贵几万块钱,补贴退坡以后,新能源汽车价格提高,影响了新能源车销量。”

这很奇怪,不是说好的,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不在乎价格了,更在乎体验,为什么总结起来还是价格的因素呢?

这是不是说明一个问题,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不过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宣传的噱头而已,支撑他们产品销量的仍是政策补贴下的低售价。

这也能够理解了,当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但相应优质体验却没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是新能源汽车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基于此,所以汽车有智慧在得知今年7月1日后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进一步退坡时,并不像其他舆论表现的那么乐观。因为补贴不退坡,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对于政策的信赖性就会继续存在,就会继续在政策羽翼庇护下寻找生存机会。

可这样的方式是不对的。中国新能源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新能源汽车有能力去进入世界市场上参与竞争,现在国外汽车品牌来势汹汹,他们都是在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过来的,有着更从容的心理素质去应对。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呢,现在就像是襁褓中的婴儿一样,只要一断奶,只会哇哇大哭,一点销量下滑的挫折都承担不了,又如何与别人抢饭吃。

有一首歌是这样写的,“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所以你,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

现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需要的就是承受阵痛的能力,这样才能痛定思痛,促使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市场开拓,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就又回到了最初的话题,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的提升会带来什么?汽车有智慧认为,这一定会带来真正的消费升级。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升级意味着他们可以从高品质产品中获得最佳的情感体验。

所以说,消费升级的概念不存在“过去时”和“将来时”,一直都是“现在进行时”,消费者对于新的生活方式与新的情感体验的诉求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不必过分苛求其销量,行业内外更应关注的是产品的提升,企业更加需要的是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将消费升级当做驱动力,站在消费者角度升级产品与服务,创造消费增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我们的10W+和爆款文章


车轮都要气哭了别人年终奖发玛莎拉蒂发宝马中国最富的三个村子,街上停满宝马保时捷悍马全村买,路虎放牧用!16岁富家女月花5万元,出门各种豪车车队!第一次穿绿衬衣接受记者采访的俞经民说了什么?


汽车有智慧

真实  |  启迪  |  睿智


虽然关注汽车,更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可能

关注Futurauto
拥抱新能源汽车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商务微信:Amarantine113

联系wangning88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