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有车帮帮忙】在发达国家,二手车一直是人们购车时的主要选择,价格低,选择丰富的优势是新车无法比拟的。然而在国内二手车市场还不够规范、车况不够透明,这让二手车成了消费者不敢接触的雷区。2019年9月,摇号三年我收获广州中小客车指标,经过考虑,决定购置一辆二手车,如今车辆已经完成过户,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二手车选购、整备历程。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
1.二手车相比新车有哪些优势?
2.购买二手车有哪些渠道?
3.二手车怎么选?
4.二手车买回来要做什么?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买二手车主要也是因为钱。一来是预算有限;二来是考虑到购买新车要支付的购置税、4S店服务费、贷款服务费加在一起至少在1万元以上,新车第一年商业保险也是全价,对比二手车保费可以打6.5折左右(去年未出险)还是贵出不少,想到多出的这些花销在二手车转手时大部分无法收回,实在有些心痛。
除了经济性外,选购二手车意味着可以摆脱时间的限制,买到一些已经停产的车型,例如我选购的2014款POLO 1.4L自动舒适型,它配备了自动大灯、定速巡航、车身稳定控制、胎压监测、铝合金轮毂、侧安全气囊等配置,价格低配置反而更高,显然比2018款POLO更有诚意。此外如果你喜欢甲壳虫、后驱宝马1系等停产车型,那你也只有二手车可以选择了,这一点不过多展开讨论。
目前我们可以选择的二手车渠道主要有“车商、个人和官方认证二手车”三种,即使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搜索,最终车源的导向也无外乎此范围。目前有一定规模的固定店铺,持续经营时间较久(可以查看车商的朋友圈)的二手车商还是可以初步信任的。但是,商家逐利,车商赚的就是差价,为了让车尽快出手赚取利润,对车况的瑕疵基本还处在“你不问,他不说”的状态,买车还是要自己擦亮眼睛,这就是下一个话题要聊的了。
在特定情况下,从个人车主手中直接购买二手车是最理想的选择,真正能实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位个人车主最好与你熟识,由此你也有机会更清楚地了解所购二手车的真实车况,但是这种情况可遇不可求,不能报太大的希望。
除了车商和个人车主外,官方认证二手车已经是越来越多人购买二手车首选,从奥迪、保时捷、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开始,官方认证二手车经过指定4S店的检查和整备,并且提供一定时间的质保。如此,车主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但是价格也会更高。
在选购二手车的最初阶段,我们要识别一辆车是否是大事故车、过火车和泡水车,只有躲开这三大雷区,我们才有继续看车的必要,三者占其一,这辆车就建议放弃了。
经济学讲,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换成一句大家都能听懂的话就是:“便宜没好货。”所以那些价格严重脱离市场行情的二手车就要格外小心。
买二手车与其说省钱,倒不如说在选车时多多留意细节,减少意外支出,让自己在后期整备时少花钱,毕竟小问题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大花销。
首先要看的是外观,通过外观除了可以看出事故的端倪外,一些伤及底漆可能引起车身锈蚀等潜在隐患的外观损伤也需要处理,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购买时最好问一下修理厂的维修报价,如果价格较高,就不要选择了。
以我的POLO为例,驾驶位下方是受到过磕碰并且造成了表面损伤的,彻底修复这处损伤花费了600元,在我接受的范围内,而且经过拍图与维修技师确认,这样的损伤不影响车身安全,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内饰的各项功能也要尽可能测试一下,像是自动大灯、空调的制冷、取暖,更高档的车可能还有座椅通风、加热、语音控制等先进功能。以空调为例,夏天买车的人很少会测试取暖效果,冬天买车的人也比较少测试制冷是否好用,但这些对日后车辆使用是很重要的。
发动机舱经过卖家的清洁已经难以寻觅之前的使用痕迹,好处是看起来卖相诱人,但坏处就是会把潜在的问题隐藏起来,更不容易被发现。
检查车头固定大灯、水箱、风扇的螺丝和原厂贴纸没有拧动,撕毁的痕迹,基本可以排除车头碰撞的可能。
发动机舱盖铰链螺丝完好,油漆均匀,证明整个发动机舱盖没有进行过拆装,进一步验证了发动机舱的完好性。
结合对车辆前纵梁的观察,基本确认这辆POLO的主要部位完好,没有发生过碰撞。进行试驾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工作状态、车辆的行驶安稳性都不错,这也基本验证了我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试驾时车辆还没有成交而且往往没有商业保险,一定要注意驾驶安全,在出发前谨慎检查刹车性能,如果车商不同意试驾,可以原地怠速听一听发动机运转有无杂音,踩住刹车体验换挡有无闯动作为替代。
检查机油颜色也已经发黑了,想必原车主也没有真正做到按时保养,到手后,机油是还是要换一下的。
比较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就是轮胎,一辆5年左右车龄的二手车很可能轮胎都还没更换过,出于安全考虑,购买后更换轮胎也是一笔花销。以我购买的POLO为例,前轮磨损已经比较严重,轮胎接地面出现了较多的裂纹和损伤,好在胎壁完好,胎纹深度也还有1.5mm左右(低于0.6mm需要更换),还能使用大概几个月,但这两条前轮轮胎将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我重点关注的对象。
后轮情况要好不少,轮胎磨损较轻,靠近轮毂的“1815”标识说明这是一条15年第18周生产的轮胎,结合车辆2015年6月出厂的时间推算,这很可能是车辆出厂时配备的轮胎,虽然磨损不严重,但由于使用年限已久,下次保养时可能就会连同前轮一起换掉了。
检查完这些,你基本能保证自己选购的车辆是一辆能安全上路的车了。那么就可以沟通成交价格,然后办理过户和整备。
买回二手车最先要做的就是过户,同一城市内的过户比较简单,如果涉及到异地迁转,过户一般分为两步,首先是“提档”,也就是将车辆的档案从原所在地提出,这个步骤处理的时间依据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广州可以在当天完成,珠三角其它大多数城市在一周内完成。提档后你会收到一个档案袋,上面带有封条,千万不要自行拆封。
随后你就可以在你要给二手车上牌的城市预约机动车迁入业务,这个流程涉及到申请、验车、选号等一系列流程,可以寻找专门从事此类业务的中介完成,费用在500-600元左右。多说一句,如果你是从车商手中购车,是可以沟通由车商负责完成提档甚至整个过户流程的。
完成过户后你会收到新的车牌,邮政快递员可以帮你安装车牌,但自己也能搞定,车牌的包裹里会有8套螺丝,用于前后车牌的固定。
车辆整备的过程丰俭由人,核心是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我的POLO除了在4S店维修外观的损伤花费600元外,还更换了4L机油、机油滤芯、发动机进气滤芯和空调滤芯,这部分花费大约500元。
对比一下上下图机油的颜色就知道更换机油的重要性了。
趁着整备的机会,我还仔细检查了车辆的底盘情况,整个底盘干爽无磕碰痕迹,品相还是很不错的。在买车时条件有限,只能大概看一下,这算是一次小赌,建议大家买车时有机会还是仔细看一看底盘,能找到举升机升起来看清楚是最好的。
这次整备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例如轮胎还没有更换,这些就等下次保养再处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