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魏文
责编丨听雪煮火锅
从第一次试驾过东风标致508L之后,我就认为这是一款很不错的产品,无论是造型、动力还是操控,都能算得上这个级别中的姣姣者。所以当初看到508L月销2000台的销量目标时,我一度还认为东风标致有些过于保守。
但如今,508L上市已有大半年的时间,单月的最高销量也没有突破过1000台,完全没有达到东风标致的销量预期。
低迷的销量表现是否说明我当初的看法是错的?508L可能并没有我想得那么好?为了更加客观的评价508L的产品实力,这次我特地找来了三位供职于不同车企的专业工程师,进行了一次508L的小规模众测。
参加这次众测的工程师,有来自国内某德系合资品牌的整车工程师崔生(化名),某豪华品牌发动机开发工程师顾师傅(化名),以及国内某自主品牌的benchmark工程师乔桑(化名)。
从主机厂工程师的角度来评价标致508L,或许能得到一些和媒体评测不一样的观点。
让豪华品牌工程师也异常满意的操控
崔生所负责的车型在国内的B级轿车市场销量一直稳居前五,不过在他看来,单纯从产品表现来看,508L并不逊色于他负责的产品,甚至还略有优势。
在试驾的过程中,他一直在称赞508L的操控。相比于他所负责的产品,他认为508L整体操控是更加平衡,既满足了中国用户比较在意的舒适性,也兼顾了想体验驾驶乐趣的用户在意的操控性
在舒适模式下508L对路面激励的过滤很好,车辆很柔和,并且静音效果也不错;在运动模式下,508L车身控制很好,路感表现很棒,能感受到车子压过路面的每个细节,s挡下动力输出也很不错。
此外,在操控性方面,508L方向盘转向精度也让他非常满意,操控力也比较符合亚洲人的需求。对于产品本身,他唯一提出的一点异议是508L的座椅舒适度一般,尤其后排,长时间乘坐可能会比较难过了。
同样的,顾师傅也对508L的底盘表现赞誉有加。在他看来,508L在营造运动氛围上花了很多心思。獠牙式LED日行灯、车身贯穿的高腰线、上下平头的小方向盘、层次分明的仪表感和仿碳纤维饰板等设计,都在告诉大家这是一款有着运动基因的产品。
同时508L出色的底盘表现,也完全支撑得起这一运动属性。不过豪华品牌发动机开发工程师以及宝马M3车主的双料身份,让他对于508L的动力总成更加苛求。
“508L的五种驾驶模式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像在舒适模式下,舒适模式下这个油门就相当慵懒,和运动模式相比,感觉就整个油门特性全变了。不像很多产品,说是有驾驶模式调节,但开起来似乎没什么区别。”但让顾师傅不太满意的是,运动模式下508L的动力响应略有些慢,从数据上看,这台发动机要从1900rpm开始才能输出最大扭矩,和现在一些从1300rpm、1400rpm就能输出最大扭矩的发动机略有差距。同时全油门加速下,发动机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如果单纯以一台合资B级车来衡量,508L运动模式的加速是能让人感到满意的,顾师傅对于508L动力的不满,是建立在评价豪华品牌甚至说性能车的基础上。”乔桑对于顾师傅的评价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试驾过508L之后,他认为无论是底盘还是动力,508L都能很好满足日常使用,可变悬架和多种驾驶模式更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动力总成,1.8T发动机配合爱信的8AT在他眼中,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他对于508L的产品力仅仅吐槽了一个点:具有攻击性的外观设计、车侧的GT标识以及车内的碳纤维饰板、运动座椅,都在彰显着运动的调性,但这样一款走运动取向的车型,为什么会配备一个老板键?
从三位工程师试驾的结果来看,其实大家对于508L的操控都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底盘,崔生更是认为舒适和运动之间的平衡做得好过同级的德系产品。
那么问题出在哪?
“但是这个车销量并不算很好,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呢?”在试驾完508L之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508L销量不及预期,原因是很复杂的。首先是车市寒冬下,经销商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这些年销量一直处于下滑的标致更让经销商感到冬日“寒冷”,渠道的萎缩是制约508L销量的一大原因。
其次,尽管指导售价非常有诚意,但车型配置并不算高,特别是像可变底盘、ACC这些配置都是顶配车型才能选择的选装包,这种加价选装配置的文化在欧洲或许非常盛行,但在当下的中国市场似乎并不能大部分消费者所接受。
在标致508的论坛中,有不少车友表示“我以为22.57万的价格包含了ACC、夜视系统、可变底盘这些东西,结果全部装下来要25.57万。”
在这个问题上,三位工程师则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他们反问我:“508L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标签是什么?”
迈腾、帕萨特畅销,首先有着大众这块金字招牌,其次其产品表现也足够均衡;雅阁、凯美瑞,则有着长久以来用户积累的省油、省心的标签,同时丰田、本田本身的品牌力也足够强势;君越、君威则有着更好看的动力参数,同时也有着比同级竞品相对更高的配置和更低的终端价格。
那么508L的标签是什么?是运动嘛?在三位工程师看来,当下中国消费者对于运动或者说操控的感知并不是那么敏感,508L相当不错的操控并不能成为消费者购车的决定因素。
近期我在采访一位深耕一线多年的4S店销售经理时也得到了相似的回答,在他看来,大部分中国消费者最基础的需求仍然是“高配置、大空间、低油耗和强品牌”,运动性、操控性只能做锦上添花,却很难雪中送炭。508L的“满满选装”的配置,无法满足中国用户对于高配置的定义。
“而且508L这款车中国化得不够完全。獠牙式LED日行灯是很好看,也很运动,但让508L的横向视觉宽度变窄,尽管数据上看,这是一台比迈腾还宽的车,但看起来就和速腾差不多。”乔桑觉得,508L体现了标致为中国用户的考量的初心,但似乎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还不够远。
迈腾、帕萨特在进入中国时,很多调校都会牺牲一部分操控性,提升舒适性,甚至是“过度舒适”,以此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508L就算拉长了轴距,其后排空间的表现,仍然和帕萨特、迈腾有着一定的差距。
即便是以运动作为背书,508L在进入中国时取消无框车窗、掀背设计又让它的运动不够彻底。顾师傅觉得,508进入中国变身508L,可以看得出PSA对于中国市场的诚意,但是这种变动是否适合标致呢?如果月销目标2000台,那不妨就以原版车型引进,做到小而精。
不能完全坚持自己的特色,中国化做得又不够彻底,也是这几位工程师眼中制约508L销量的一大原因。
和很多媒体的观点一样,三位工程师也都认为标致508L在操控上是一款相当不错的产品,配齐选装包的配置也能够让人满意。但这种运动不够彻底、中国化不够彻底的问题,也让这款好车略显尴尬,也许标致想要重新提振销量,就得为产品选好一个方向,好好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