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比官方续航更长 宝骏E200续航测试

饶玮浩 | 12-17

【有车以后 续航测试】在双门双座微型电动车这个细分市场上,宝骏是尝到了不少甜头的,凭借着E100和E200成功打造出的“柳州模式”大受欢迎,让宝骏下定决心把E200推向全国。E200目前在售的车型是官方续航里程为250km的2019款,而我们此次测试的是改款前续航里程210km的2018款,两个版本之间的主要差别是在电池容量上,新版本会比老版本多了2kWh。这次我们就通过光电测试来检验一下这台宝骏E200 210km的实际续航水平。




根据有车以后PT8-120评测体系,光电测试是将纯电动车充满电后开始测试,驾驶车辆直至电量耗光无法行驶,记录最终的行驶里程便是其实际续航里程。整个测试过程中我们每30分钟记录一次剩余电量、剩余续航里程、平均电耗和表显续航消耗量。

测试开始前车辆已经充满电,表显电量100%,仪表盘显示续航里程为230km,比官方综合续航还多20km。

按照有车以后PT8-120光电测试的要求,我们把车辆四个轮胎的胎压调节为2.4Bar。

宝骏E200的车内空调温度设置无法显示具体温度,我们把温度调节到冷风两格,风量为2档,并切换至外循环模式。

宝骏E200有三种驾驶模式可选:“运动”、“节能”和“标准”模式,我们把车辆全程设置到“节能”模式。宝骏E200提供三种不同的驾驶模式,动能回收不支持单独的调节,仅能通过调节驾驶模式进行人为干预,其中“标准”和“节能”模式下动能回收并不明显,不会有太强的拉扯感,“运动”模式下的动能回收最强。

接着我们把车辆的小计里程清零(E200无法显示平均电耗,故不作统计),正式开始测试。


光电测试的路线为广州大学城外环路,单圈约15km,柏油路面,共有16个红绿灯,全路段最高限速60km/h,基本模拟了郊区路况。测试当天的气温为15℃左右,晴天。


整个测试过程中包含驾驶员在内车上共两个人,每一个小时会换手驾驶。这种方法可以尽量避免因单个人驾驶习惯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测试人员将会保持各自日常驾驶的习惯,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的同时既不会过慢也不会过快驾驶。与此同时,车内可以使用音乐、手机充电等功能,尽量还原日常真实用车场景。


郊区路况续航测试数据

(里程消耗对比图)

表显续航消耗量=初始表显续航里程-表显剩余续航里程 

蓝色和红色曲线互相越靠近表示表显续航与实际行驶误差越小,相互离得越远离则表示误差越大。红色线在蓝色线下方表示车辆表显续航比较保守,红色线在蓝色线上方则表示表显续航比较虚。

从曲线图得知,宝骏E200的表显续航与实际情况总体相差不远,在整个过程中,表显续航与实际续航的误差呈现出缓慢增加的整体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宝骏E200的表显剩余里程显示在低于20km后便无法继续显示。

经过7.2小时的不间断测试,宝骏E200 210km版本的最终实测续航成绩定格在了234.5km,这个成绩放到榜单上来说算是靠后的成绩,只能满足城市内的短途代步需求。但按照宝骏E200的实际定位来看,234.5km的成绩又显得优秀,毕竟这只是一台双门双座的微型车。E200的实测成绩甚至超出官方续航里程11.7%,这样的差值在我们的差值比榜单上绝对能算是上游的水平,十分良心。

接着把车辆推到充电站用慢充桩(仅支持慢充)进行充电,共计耗时11小时53分充满至跳枪,合计充电26.45度。按照我们实测234.5km的成绩,计算出平均电耗为11.28kWh/100km,电耗较低。当然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我们充进去的电量已经高于车辆本身动力电池的总电容量,这是因为在充电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充电损耗,除了车辆本身,充电器的损耗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