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女生们热衷的事,汽车也在做,而且更执着

编辑-陶坤
03-31

减肥,是几乎每个女生都会常挂在嘴边的“重点工程”,其实我们的汽车也一直在“减肥”,而且汽车的“减肥”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绞尽脑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汽车“减肥”的那些事。 

 

说到“缩骨去肉”可能令人毛骨悚然,其实对汽车来说,就是指降低车身的重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减重方式,因为汽车车身的质量约占整备质量的30%,是对车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1985年,奥迪推出了奥迪100车型,其首次采用了全铝车身,大幅度降低了车身重量。奥迪的展示方式简单粗暴而又令人印象深刻,两位女士直接将白车身抬起,这在钢质车身上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时至今日,铝合金车身已经越来越普及,碳纤维材质成为了降低车身重量,提高车身强度的新选择。图为迈凯伦720S的碳纤维单体舱,这样的座舱可以用一只手提起。



碳纤维曾经是超级跑车才有资格接触的高端材料,直到宝马i3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宝马i3主要采用碳纤维和其他可降解环保材料制造,结果是这辆增程式电动车的整备质量仅为1390公斤,考虑到电池组和汽油发电机的重量,这样的减重成果十分了不起。



除此以外,宝马还在现款7系上运用碳纤维与钢复合而成的B柱对乘客进行保护。这样的设计强度如果单纯依靠金属将会带来很多的额外重量,碳纤维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是路虎发现4,采用非承载式车身,根据不同车型,整备质量达到约2.6吨~2.7吨。



继任车型路虎发现5采用更轻巧的承载式车身,整备质量为2223公斤,减重达到400公斤以上。



途锐的三代车型都是采用钢材和铝合金,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设计的优化,第二代途锐相比第一代减重约200公斤,第三代又相比第二代减重106公斤。

 

说完了车身,再来说说汽车的细节之处有哪些减重设计,这些细节的设计积少成多也可以有不俗的效果。



迈凯伦F1的设计师戈登•穆雷对F1的总重量有着严格的限制,这导致了F1设计完成后,为了不超过总重量的限值,直接省略了ABS系统。



兰博基尼Huracan的发动机舱内可选装锻造碳纤维盖板,除了能降低一点重量,独特的花纹也是这一配置的主要亮点。



车身尺寸庞大的奔驰G500 4×42也不放弃一丝一毫减重的机会,悬架系统下控制臂上通过打孔降低重量。考虑到悬架系统的特殊性,簧下质量的降低有利于提升车辆的悬架响应速度,这样的设计是十分聪明的。



保时捷911 GT2 RS的减重则更加极端,车头的保时捷标志由金属更换为贴纸。



车尾当然也是一样,GT2 RS字样同样也是贴纸。



车门拉手为了降低重量由金属替换为尼龙拉带。



GT2 RS的后座也被拆除同时安装空心的防滚架。



减重方面最锱铢必较的极端非兰博基尼第六元素莫属,这辆全碳纤维制造的跑车为了减重,甚至连油漆都没有涂。

 

目前来看,降低车辆总质量以及维持现有总质量不变并通过新材料提升车辆强度已经是大势所趋。

这是因为有研究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汽车自身总质量有诸多益处。有研究数字显示,若汽车整车总质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若滚动阻力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3%,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质量的30%,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质量上。因此,车身变轻对于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碰撞安全性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