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迹罕至的大漠或是进藏路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车型非丰田普拉多莫属,出色的越野性能和可靠性让它成为一台地地道道的工具车,而它无疑是这个级别硬派SUV中的标杆。想要挑战普拉多霸主的位置?先真刀真枪的拼完越野实力再说吧!
下面出场的这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来自江铃福特的撼路者,早前我们曾对撼路者2.0T旗舰型进行过详细的测试(点击这里了解详情),而这一次我们拿到了售价31.88万元的豪华版车型(次顶配)。除了售价、配置有较大的差别外,豪华版配备的倍耐力Scorpion ATR轮胎比顶配车型上那套HT轮胎有着更加出色的越野性能,究竟换胎能否带来脱胎换骨的效果?
撼路者采用了一套由博格华纳提供的TOD分动器,中央差速器为多片式离合器结构,官方将这套四驱系统定义为智能全时四驱,前后动力分配比例可在35:65至50:50之间切换。与大多数硬派SUV按照“中央差速锁-后差速锁”这个优先级配备差速锁不同,撼路者仅配备了后桥牙嵌式差速锁,同时低速扭矩放大挡可将扭矩放大2.48倍,在攀爬或是多个车轮打滑时能够帮助车辆脱离险境。
撼路者采用的前双叉臂后六连杆整体桥的悬挂结构也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地方,大多数硬派SUV的后悬挂采用多连杆整体桥结构都会设有一对上/下控制臂(三连杆整体桥仅有下控制臂)和一根止推杆,而撼路者采用瓦特连杆将传统的一根止推杆一分为二,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少后桥的横向位移,车尾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在实地越野测试前,我们对撼路者进行了滑轮组测试。在交叉轴测试项目中,撼路者仅使用默认的标准模式即可顺利通过,从实际效果来看,在对向车轮打滑时,电子限滑系统虽然能够积极的介入但制动力度偏弱,在实际越野路段遇到交叉轴路况时建议将后桥差速器锁止以帮助车辆更快的脱困。需要说明的是,撼路者上的后桥差速锁在高速四驱和低速四驱下均能实现锁止,这点要强过竞争对手。
除了四驱结构、差速锁等硬指标外,撼路者还配备了一套TMS路况实时管理系统,这套系统提供标准/雪地、泥地、草地/沙地/山地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下车辆会调整相应的动力输出策略。在雪地等低附着力路面下行驶,发动机会尽可能的维持较低的转速以控制扭矩的输出,防止车轮打滑;而在沙地模式下,油门更加灵敏,发动机转速也处于中高转区间,此时车辆可有着更好的动力输出。与其它几种模式不同,使用山地模式需要首先将驱动形式调整为低速四驱,这样也保证了车辆在攀爬路段有着更为丰厚的扭矩输出。
在仪表盘左边的显示屏中还能实时显示车辆的俯仰角度、车轮转动角度、左右水平角度以及四驱系统和差速锁的工作状态,在越野时能够随时读取这些数据要比主观推测来得更加直接一些,这也有助于驾驶员判断路况。
与滑轮组交叉轴测试中的表现一样,当车辆在实际道路中对向车轮离地时,电子系统能够及时针对打滑车辆进行制动,车辆能够非常轻松的通过交叉轴路面,而后桥差速锁在车辆面对更为极端的路况时才需要派上用场,仅依靠电子限滑系统也能完成中低难度的脱困。此外,撼路者配备了SUV车型中常见的陡坡缓降功能,不过这套陡坡缓降并不能自主设定速度,好在其默认速度较低,按下陡坡缓降按钮即可,操作简单易用。
相比于顶配车型配备的那套公路SUV轮胎,配备AT轮胎的次顶配车型显然有着更好的越野潜质,在实际越野路段的体验中,撼路者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这台2.0T发动机在车辆进行攀爬时能够提供良好的动力输出,将发动机转速保持在2000-3000rpm左右即可帮助车辆顺利的完成爬坡,当面对抓地力良好但较为陡峭的坡面时,开启低速四驱模式即可让爬坡过程更加轻松。
撼路者在非铺装路面的驾驶表现和普拉多非常类似,柔软的悬架和粗壮的大梁能够很好的吸收和分解来自路面的冲击,传入车厢内的颠簸非常有限,长时间行驶在非铺装路面也不会让人产生任何抱怨。不过在这种道路行驶时,人与车之间有着较强的“隔离感“,驾驶员通过方向盘很难感知路面的信息,如果适当的传递一部分路面信息更加有助于驾驶员判断当前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