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第十二代车型在2006年时进入中国市场,2012年推出第十三代车型,是东风日产绝对的销量担当,同时也是日产在中国市场的绝对主力。2019年7月16日,轩逸迎来了全新的第十四代车型,它能否延续前两代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表现?
带着疑问,我从上海启程,踏上了去参加东风日产“逸行千里·幸福海岸线”东海站的旅途。我们将驾驶全新的第十四代轩逸,从浙江温州出发一路行驶至福建泉州,一路沿东海海岸线行驶,感受美丽风景的同时,对车辆进行深度的体验,并分组进行节油比拼。
第十四代轩逸采用了经典的前麦弗逊式,后扭力梁式的悬架组合,对于路面颠簸的过滤非常充分,给乘客的反馈非常轻柔,变向时也能提供足够的韧性。
座椅延续了前两代的柔软,乘坐体验很棒。车辆的坐姿高度适中,能够给乘客和驾驶者开阔的视野。后排的腿部与头部空间在同级别中表现很不错,坐垫与靠背角度能提供一个很舒适的坐姿,哪怕身材比较高大的乘客也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会感到压抑。
如果说有不足,我觉得是后排没有配备USB的充电接口,只有前排的中控台下方与扶手箱内各有一个。在现如今大家电子设备都很多的情况下,多人长途出行还是略显不便。但无论前排还是后排,储物空间都相当丰富,并且容积足够,便于放置水瓶和很多杂物。
第十四代轩逸采用了前排无钥匙进入和目前主流的无钥匙启动,使用方便且钥匙很小巧便于携带。但脚踏式的驻车制动对于车辆不熟悉的新驾驶员会有些许不便,尤其是在地库时,光线较差无法直接看到驻车踏板,只能抬脚摸索一下才找到位置。没有电子驻车,自然也就没有自动驻车,不过习惯了驻车踏板的位置之后,倒是也很便捷,弥补了些许等红绿灯时的不便。
为了节油,我们旅途前半段的驾驶都非常轻柔,将车辆调节至了ECO模式——第十四代轩逸的ECO油门引导,会通过进度条的长度变化与不同区域不同的颜色显示,提示你当前油门状态的节能情况。将自己的油门状态保持在最省油的深绿色区间,也算是一大驾驶乐趣了。
最终,我们在高速为主加上部分城市道路的路况下,开出了3.3升/百公里的成绩。
较为不便的是轩逸全系都没有搭载定速巡航系统,无论是从节油还是日常使用的角度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方便实用的功能,同级别的车型中也已经较为普及,在轩逸这里的缺失也算是小小的美中不足,不然,我们一定能拿到更棒的油耗成绩。
旅途后半段,由于其他组的节油成绩太好,我们提前退出了奖项争夺,但也因此有了机会体验了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用车的场景。
在高速上车速达到120km/h时,车辆依旧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变向也很精准。高速行驶工况下,我们也达到了4.4升/百公里的油耗,整车油耗表现依旧非常出色。
不过这台1.6L的发动机配合CVT变速箱,在低扭表现上稍显不足,起步时油门响应较慢,提速也较为迟缓,哪怕地板油也无法带来一丝推背感。当道路坡度稍大时,动力输出会有明显的延迟——但这样的动力搭配带来了低油耗和非常平顺的驾驶体验,加上方向盘低速时轻盈且指向准确,高速时转向力度足够沉稳,整台车非常适合家用的定位,至于动力与极限操控,我倒认为并不在它的考虑范围内,够用就行。
整趟行程结束,最低的一组媒体达到了2.78升/百公里的油耗,我们组在前期成绩平平,后期已经几乎自由驾驶的情况下,最终油耗大致也在3.7升/百公里左右的水平。
可以说轩逸在节油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从动力系统搭配,到极低风阻的外观设计,还有它的可变进气隔栅、智能启停、ECO驾驶模式等一系列配置,全都在为低油耗服务,最终也确实达到了一个领先同级的水平。
图为终点解封加油,以及我们组近900km的行驶后所消耗的油量
总的来说,驾驶新轩逸会让你感觉很放松,哪怕遇到堵车,也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柔软的座椅上,方向盘很轻不会带来负担,油门也不会过度灵敏让你每一次起步都得保持紧张;油耗很低,不会让你有高昂的油费负担;空间很宽敞,无论头部还是腿部,后排乘客都不会觉得局促,也有充足的储物空间放置大家的的杂物,带全家人出行也能足够舒适;同时10.90万-14.30万元的价格,更让这台车有了极高的性价比。
所以如果你正需要一台主要城市内通勤的车辆,同时较少有高速行驶的机会或者本身的驾驶风格就比较悠闲,相比操控更重视性价比与舒适度,那么这台车绝对是你上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