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二手车认证,为何“行”认证是权威?

二手车大智慧潘潘
10-31
30年风雨兼程,中国二手车行业从无到有,如今已成为一个年交易超过1400万辆、规模逾万亿的庞大市场。
二手车行业经历了漫长的野蛮生长期,一车一况、一车一价、一时一价,甚至一地一价,这造就了二手车天生的“非标”属性,因此二手车是个典型的非标准化商品。
早期的二手车交易,纯粹是个人之间的买卖。老炮儿们常说,二手车是凭资历和经验吃饭的行当。“混”的时间越久,越能精准把握二手车买卖过程。
二手车行业虽然有很多老炮儿,但是这仅仅是对于卖方有利。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买卖二手车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行业逐渐繁荣、稳步崛起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和理念升级,传统的二手车交易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今,随着检测评估业务的普及,众多企业开始推广认证二手车的概念。
为什么要推行认证二手车
随着国内二手车规模越来越大,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纠纷案例也成倍增长。客户买到调表车、泡水车、火烧车、事故车等现象时有发生,车况不透明现象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和信心,同时也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少数不诚信案例,让广大的诚信二手车经销商也蒙上了不白之冤。
为了让消费者放心买车、买放心车,行业机构和企业开始重视二手车的诚信问题,越来越多的二手车鉴定评估企业也加入到二手车阵营当中,“认证车”的概念在业内逐渐开始普及。
所谓认证车,是指一辆车由鉴定评估师按照一定的检测标准并执行了严格的评估检测流程,辅以某个品牌的行业公信力,最终将符合标准的车辆给予认证并展示给消费者。打造认证车概念,不但能够打破二手车信息不透明的顽疾,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二手车认证有什么不同
目前行业从事二手车业务的主要有主机厂商、经销商集团、交易市场、二手车商、电商平台等,这几类企业均有推出认证二手车。
推广认证二手车,其目的是打消消费者的购车顾虑,提升企业品牌公信力,促进二手车流通更便利。面对形形色色的“认证二手车”,可能很多消费者会蒙圈,这些认证车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首先,我们来普及一下二手车认证的概念。
二手车认证分为贯彻行业标准的认证,和贯彻企业标准的认证。
贯彻行业标准的,目前有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于2014年推出的“行”认证品牌;贯彻企业标准的,除了各汽车生产企业推出的品牌认证以及其它一些企业自有品牌的认证之外,还有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属的华诚认证中心于2017年推出的“国”认证品牌。
两个品牌的认证标准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车况不透明的问题,但二者在推行方式以及认证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
“行”认证:该认证品牌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于2014年发起,授权具备资质的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其执行依据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的国家标准《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授权方式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与“行”认证授权机构签订《二手车鉴定评估委托协议》,委托“行”认证授权机构对相关车辆进行二手车鉴定评估,并认定其符合“7 年 15 万公里以内,无火烧、无水泡、 无重大事故,且技术等级在二级以上”标准的过程。
被授权企业(机构)须承诺所有检测项目、检测流程、操作标准均遵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国标“行”认证的要求及规范。企业对其经营的二手车进行评估检测之后,符合“行”认证标准的,则挂上“行”认证的标识。
被授权企业承诺,经“行”认证检测、认证的车辆,出现“火烧、水泡、重大事故”等认定失误时,自认证车辆过户之日起“14天内可退车”并退还消费者检测费。
简而言之,“行”认证是将品牌及技术规范授权给企业,对每个二手车个体做车辆质量检测,并出具“行”认证的相关证书,供消费者购车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行”认证对授权企业做了严格要求:做认证的企业跟经营二手车的企业不能是同一个主体,须由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来完成认证。
目前获“行”认证授权的经销商集体有广汇集团、盈众集团、元通集团等;鉴定评估机构有中车检、查博士、268V、华奥致远、精真估等;交易市场有南京大公市场、山西鸿升市场、台州方林市场等;SaaS及互联网平台有车赢、淘车、人人车等。
“国”认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下属的华诚认证中心于2017年推出了“国”认证品牌,其执行依据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旗下的华诚认证中心发布的《二手车鉴定评估及其电子商务交易服务规范》。
授权方式上,获“国”认证授权的企业,其经营场所或网点必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3年汽车维修经验及1年以上驾龄的二手车检测评估师。检测评估师除了对车辆认证标准进行审核监管,更对服务网点的设施有着把控责任。
获得“国”认证授权的企业,其线下店里所出售的二手车,可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旗下的华诚认证中心网站上,查询到详细的车况信息。授权企业可以对其门店或网点出售的二手车自行完成检测认证。
可以看出,“国”认证是以企业为主体,对二手车企业经营资质的一种认证。只是,其品牌中对于“国”字的使用是否规范,仍有待商榷。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利用自有品牌的影响力,也推出了认证二手车品牌。
看到这里,很多人应该还不是很明白。
举个例子,做二手车生意的张三,有一天突然觉得二手车竞争太激烈了,要搞点花样出来,于是找了个行业机构为他摇旗呐喊。该机构说你要有专业检测评估人员,还要有足够的场地和专业设备。张三回去把材料整理了一下,发现自己正好符合条件。于是,张三摇身一变,成为具有品牌背书的企业家,逢人便说,风光不已。
而李四觉得,光要名头不行,还得让客户买单。于是他找了业内的权威检测认证品牌,授权给自己店里的车做车辆质量检测,符合认证标准的车辆,则贴上认证标识,并出具检测证书。
富二代王五觉得,品牌背书这事儿太麻烦,他自己本身家底殷实,在业内也受认可。于是他给自己店里的车贴上“王五认证”的标识,他要让客户看到“王五认证”的标识就等于看到了他自己。
结语
归根结底,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认证,根本目的是解决二手车行业的信息不对称、车况不透明现象,让消费者能够放心地购买二手车,让外界不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二手车行业。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加强诚信建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表示,通过《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的实施以及“行”认证二手车品牌的推广,二手车行业将搭载全新的发展引擎,从二手车交易的核心问题入手,加强行业自律性;由先导企业率先执行,引领行业内的企业以诚信经营成为一种风尚,让过去二手车行业内种种不规范行为没有市场,无所遁形。这不止是二手车人的进步,也是整个行业的重大飞跃。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未来的人们一定会感激今天的二手车人为行业健康发展所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