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长安锐程CC 改了名字也依然是熟悉的TA

编辑-林宇 | 10-15

【有车以后 有车试驾】一连下了几场雨,北京已然是寒冷的深秋,但是我却在这样的天气里,试驾了一款销量火热的车型——新款长安锐程CC,没错,就是从前的“睿骋CC”。此次改款不但在锐程CC的产品层面有所改进,而且长安还为它改了一个更通俗好记的名字,也寓意“锐意进取,开创新征程”。话说回来,既然是改款车型,那么本期有车试驾我们就重点聊一聊它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本次改款,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外观,而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就在前脸。虽然同样是采用了长安家族式的“蝶翼”设计理念,但整个中网的横向尺寸明显加大了,而且加了一个亮黑色的边框,跟大灯相连接,增加了视觉上的横向宽度。下格栅基本上取消了原来的曲线线条,直接改为了水平的,连折角都更加锐利了。

中网两边还增加了两处折角,使中网更向外凸,整个前脸更有棱角,更立体。

一般来说,改款车型的腰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锐程CC自然也保留了双腰线的设计。而车身侧面最大的变化就在于车身长度增加了20mm,所以车身尺寸就变为了4800*1825*1465mm,轴距仍保持2770mm没变。锐程CC的定位是A+级轿车,也就是比紧凑级轿车大一点,但比中级车小一点,与此前相比,长安汽车显然是将锐程CC的定位悄悄下调,这种错位打法的确很机智。

轮圈的样式和尺寸都没变,所使用的轮胎是韩泰OPTIMO系列,主打经济舒适。

车尾造型和线条依然是与车头形成强烈的呼应,玻璃车顶和后窗衔接弧度顺畅自然,不愧是长安最美车。

车尾最大的变化就是下方排气口处加入了银色装饰,比从前那种低调的隐藏式设计更高级更有质感。不过它也只是装饰,真正的排气口依然隐藏在车尾底部。


锐程CC的内饰几乎没什么变化,仍然是长安经典的环抱式座舱。中控台层次分明,金属色的加入也增加了高级感。

皮革包裹的方向盘握感非常舒适,3、9点位置上的凹槽与大拇指十分贴合。

试驾车型为顶配款,配备了全液晶仪表,并且有三种显示模式可供选择。仪表盘上的显示信息也可以自定义设置。

锐程CC搭载了in Call 3.0车载系统,自带网络,语音系统的识别度也非常高,但是语音能实现的硬件控制比较少。

除了配置之外,内饰的用料也是一个亮点。中控台上方、前后车门内板上方都是搪塑软质材料,搭配缝线更显精致。

车门扶手上的拉丝材料并非是花纹而已,真实的触感也带来了不一样的高级感。


体验者身高167cm,坐到驾驶位调整好坐姿后,头部空间剩余1拳2指,而且前排座椅配备了座椅记忆和舒适进出功能,方便家人共用车辆。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变,体验者来到后排,此时腿部空间剩余3拳左右,头部空间剩余4指。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锐程CC的后排座垫非常长,能给腿部足够的支撑。

可开启的大面积全景天窗增加了车内乘客的开扬感,乘坐不压抑。

后排还配备了独立出风口和USB接口、12V电源,使乘客更容易获得轻松惬意的旅途。

在储物空间方面,锐程CC的车门内板和水杯架空间都很实用,不过水杯架都没有配备限位器,不够细心。


新款锐程CC动力系统同样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1.5T发动机搭配来自爱信的6AT变速箱,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56马力,最大扭矩225牛·米,数据算不上优秀,但是这套动力系统的表现非常成熟,起步平稳,不窜不肉。

山路驾驶中,入弯前的减速和出弯时的加速,让锐程CC显得有点“慌”,由于1.5L的基础排量比较小,而且涡轮压力建立得也比较晚,所以会有一点慢半拍的感觉,平时的公路驾驶很平稳,但山路快跑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至于刹车倒是让人很满意,踏板的脚感和制动力的线性程度都是比较好的。

这台爱信第三代6AT变速箱的换挡的平顺性没什么问题,但是中途我需要超车,急加速的时候,它的降挡速度并不快,牺牲换挡速度换取换挡平顺性也是偏向经济性的一种调校。

底盘绝对是锐程CC的一个亮点,它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这种比较常见的悬挂组合,在山路上尤其能感觉到它的底盘非常紧致,悬挂是偏软的设定,但是又很有韧性,对颠簸的化解很到位,舒适性很不错。

转向方面,锐程CC的方向盘存在一定的虚位,转向不会过分敏感,仍是一派家用车的做法。这样的调校对于日常驾驶来说反而更轻松,不用担心高速驾驶时细微的动作会带来方向的变化,但是在相对激烈的驾驶中能感觉到车头反应不够迅速。

本次试驾多数时间都是山路驾驶,车流量较少,而车内也是比较安静的,风噪和胎噪声音都不大,发动机的声音基本听不到,NVH方面确实比很多同级别车型的表现更好。

总的来说,新款锐程CC的动力是没那么强的,甚至要急加速的时候我会嫌它变速箱降挡有点慢,但是日常绝大部分的用车时间里,它的底盘、转向还有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给我的感觉都是很容易适应的,很好上手,开着很轻松,这对于一台定位A+级的家用轿车来说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