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小型SUV标杆产品,吉利缤越PHEV纯电续航测试

编辑-刘尧左 | 09-05

吉利缤越是吉利旗下一款重磅的小型SUV,它肩负着品牌拓展市场,培养年轻用户群体的使命,在同级别的车型中可谓是一款标杆产品。不过,只有燃油版本显然是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于是,吉利推出了基于BMA架构的首款插电混动SUV—缤越PHEV。6.9s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使它成为这一级别的“小钢炮“车型,但续航能力和油耗表现也是购买这类车的人群十分注重的。因此,有车以后的编辑们就为大家带来了这台车纯电模式下的“续航测试”,看看这台车在仅用电的情况下能跑多远。

根据有车以后PT8-120评测体系,续航测试是将插电混动车辆充满电后开始测试,驾驶车辆直至电量耗光、发动机强制介入,记录最终的行驶里程便是其纯电状态下的续航里程。整个测试过程中我们每30分钟记录一次已行驶里程、剩余电量和剩余续航里程。


测试开始前车辆已经充满电,此时车内仪表盘显示电量为100%,显示续航里程为59km,略低于官方宣传的62km。需要指出的是,车辆满电时表显为8格电量,但剩余电量并不显示具体的数字百分比,因此在行驶过程中我们只能大致估算剩余电量。


这台缤越PHEV前后均选用了215/55 R18的轮胎,按照车辆铭牌上的参数,我们把车辆四个轮胎的胎压调节为2.4Bar,符合有车以后PT8-120续航测试的要求。

按照PT8-120测试标准,将车内空调温度设置为22℃,风量为2档,并切换至外循环模式。

EV(纯电动)模式下,COMFORT、SPORT、ECO的驾驶模式不可调节。为了使纯电续航里程最大化,我们把能量回收调至最强的“Level 3“级别。

接着我们把车辆的小计里程、平均电耗、平均车速等都清零,正式开始测试。


油电测试的路线为广州大学城外环路,单圈约15km,柏油路面,共有16个红绿灯,全路段最高限速60km/h,基本模拟了郊区路况。测试当天的气温为35℃左右,晴间中雨。


本次测试共由两位实测编辑来完成,测试全程车上包含驾驶员在内共有两个人,每行驶一小时就进行驾驶员的轮换。这种方法可以尽量避免因单个人驾驶习惯影响测试的准确性。测试人员将会保持各自日常驾驶的习惯,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的同时既不会过慢也不会过快驾驶。与此同时,车内可以使用音乐、手机充电等功能,尽量还原日常真实用车场景。


表显续航消耗量=初始表显续航里程-表显剩余续航里程

蓝色和红色曲线互相越靠近表示表显续航与实际行驶误差越小,相互离得越远离则表示误差越大。红色线在蓝色线下方表示车辆表显续航比较保守,红色线在蓝色线上方则表示表显续航比较虚。

从上图中的曲线我们可以看到,缤越PHEV在纯电模式下的实际续航能力要低于车辆显示的续航能力。并且在车辆信息中无法给出准确的剩余电量百分比,这会给带来驾驶者估算剩余续航里程带来一定困难。

 

经过1小时35分钟的测试,吉利缤越PHEV最终的纯电续航成绩定格为51.5km,但与官方宣传的62km续航有10.5km的差值,-16.9%的里程差比数值差距稍大。由此也可以计算出郊区续航测试的平均时速约为32.19km/h,比较贴近日常使用情况。

缤越PHEV配备容量为11.3kWh的电池组,在电池电量耗尽后进行充电,最后充满时合计充电10.78kWh,由此可算出缤越PHEV的充电电耗为20.93kWh/100km。对于一台小型SUV来说,这样的电耗显然偏高。

缤越PHEV有着相对较大的车身尺寸和车内空间,同时它的整备质量达到了1538kg。即便是最高级别的动能回收也不会给人带来很突兀的拖曳感,让习惯于开燃油车的人也能很快适应它的纯电驾驶模式。但有得必有失,相对保守的动能回收调教必然会导致能量利用效率不能最大化。以上几点原因综合起来就导致了缤越PHEV电耗偏高的问题。


综合整个续航测试来看,缤越PHEV的51.5km纯电续航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刚刚达到国家规定的补贴标准。相比同配置的燃油版缤越,PHEV版本则要贵出5万元。但是有电机的加持,缤越PHEV的加速能力和在城市路况的燃油经济性都有所提升。对于有新能源汽车需求但又不想买纯电动汽车的人来说,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