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N专题 | 陆林奎:皮耶希的另一面

帮宁工作室
09-05

一方面他对企业管理极其严格,但另一方面,他又很坦率,甚至连隐私都会直接讲出来


口述 | 陆林奎

整理 | 葛帮宁

编辑 | Jane

来自帮宁工作室(gbngzs)的报道


编者按

皮耶希究竟是怎样一个人?1997年5月他第一次乘专机到中国一汽时度过了怎样的一天?为此,我们邀请当时全程陪同他的陆林奎还原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以此悼念这位传奇人物。

陆林奎于1970年4月从部队农场锻炼两年结束后被分到一汽工作,历任一汽质量处技术科副科长、科长、质量处处长等职务。自1985年7月起,他被提为一汽副厂长。1990年担任一汽常务副厂长,后为一汽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01.

力挽大众汽车集团危局


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ëch)从1993年1月1日起担任大众汽车董事长,在此之前他是奥迪董事长,他实际是去接替提前退休的卡尔·H·哈恩(Carl H.Hahn)


哈恩的任期本来应该到1993年底,为什么让他提前退?哈恩治理下的大众汽车集团扩张得很厉害,比如斯柯达转型遇到困境;在中国成立两个合资公司;美国市场的失败;西亚特的危机……大众汽车集团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这种情况下,大众汽车监事会可能认为应该让皮耶希接任。皮耶希的特长是产品开发,如果他执掌大众汽车集团,产品及其他方面或许会有新起色。


皮耶希上任后,根据改革所需,对集团董事会成员进行调整。销售层面,他从宝马集团聘来Bechel hoffer做主管,此人后来做过一汽-大众副董事长。


质量层面,他把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带到大众汽车集团。皮耶希在奥迪主持工作时,文德恩就负责质量。文德恩后来被提为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产品开发的董事。


皮耶希做过一次改革,他没有任命一位董事来抓质量,而是设立一位助理,由他直接领导。所以包括奥迪在内,后来都不再设质量董事。此外,他还废除对原来以检查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改革为从产品开发到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


品层面,皮耶希推行新理念,先推出平台战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模块化战略。比如开发一系列动力总成,来满足不同车型需要。这种通用设计,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还能缩短新产品开发投产时间,可谓革命性变革。


人事层面,皮耶希聘任彼得·哈茨(Peter Hartz)为人事董事。哈茨主要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是保持与工会的关系,二是推行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办法。


哈茨所推行的“时间有价证券”管理办法,是按照德国法律和工会规定,对加班员工应得报酬可以转换成收入,也可以转换成时间有价证券,用于提前退休。


皮耶希特别强调品牌战略。在市场上投放新产品,通过媒体强化品牌形象,重视与销售商关系,加强对销售商培训及监控,建4S功能门店等。


采购方面,皮耶希聘请通用汽车旗下原欧宝公司采购负责人何塞·伊格纳西奥·洛佩斯(José Ignacio López)。洛佩斯是西班牙人,他的主要策略是集中采购。打个比方,一个零部件,过去可能货比几家,订几家供应商,但实际用量没那么大,无形中提高了成本,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多家供货做到质量一样,管理也有难度。


如何集中采购?用招标办法,提出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和交货期目标,看谁做得好,谁做得到,就谁来做。这种做法有能力的供应商很欢迎,但也遭到部分供应商反对,因为集中采购后,有些供应商得不到订单而被淘汰掉。


期间有个小插曲。2002年我被大众汽车集团聘用后,当年6月到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送我到德国南部博登湖边一个旅游小镇进行德语培训。


德语老师跟我讲,大众汽车集团采购董事洛佩斯也在这里学德语口语,但他跟你不一样。我问,有什么不一样?老师说,他有保镖跟着。可能就是因为集中采购变革,担心没得到订单的供应商伤害他。



02.

为什么收购宾利


皮耶希还提出多品牌战略,在他任上,他收购了包括英国宾利、意大利兰博基尼等超豪华汽车品牌,使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有12个品牌。通过模块化产品战略,这些品牌被收购后,可以把一些好的部件提供给不同品牌使用。


举个例子,大众汽车集团收购宾利后不久,我提出要去参观宾利工厂。获得德方同意后,我一个人到英国去参观了一天。车间里有两款车在生产,一款是劳斯莱斯,一款是宾利。


宾利自己不做发动机,用的是劳斯莱斯的发动机。后来,大众汽车集团专门为宾利开发了发动机,宾利产量才能做到这么大。当时宾利每年销量1000多辆,不到2000辆,现在可能接近5万辆。


我印象非常深刻,宾利的内饰全是英国老工人手工制作。这些老工人技能都非常高,就像高档皮鞋和高档西服,全都靠人工制作那样。如真皮方向盘,我看到一位老工人戴着老花镜,把方向盘放到架子上一针一针地缝。门内板、门护板和座椅也都这样做,针脚缝得特别漂亮。


宾利的仪表板、门内板和座椅都是牛皮做的。牛皮放在一张大桌子上,有工人在那里挑选,不同部位选用牛皮不一样。我问员工,一台(辆)宾利要用多少头小牛皮?他们说要12头。宾利为什么贵?你想想12头牛的牛皮要多少钱,而且是小牛皮,而且对牛皮花纹有要求。


还有仪表板的核桃木装饰,真不亚于比意大利高档家具。一层层地刷漆、烘干,再刷漆、打磨、再风干,纯手工活。


宾利当时没有放到4S店销售,基本都是体育明星、文艺明星等高端消费人群订制。这让我感觉到,汽车做成奢侈品后,满足人的要求就不一样了。


事后我曾当面问过皮耶希,大众汽车集团为什么要收购宾利?宾利那些制造方法大众都做不到吗?他告诉我,收购宾利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核桃木装饰工艺。后来,这种装饰工艺被转移到辉腾和奥迪上面。


这就是皮耶希的功劳之一。收购品牌,推动战略落实,好的做法被推行到其他品牌上,大众品牌优势部分也会用来服务其他品牌,以此提高大众汽车集团实力。


多品牌战略,加上平台战略和模块化战略,很多零部件都通用。当时我问过奥迪产品开发负责人,模块化战略是什么意思?


他讲了个故事。有一次日本人到奥迪参观,也提出同样问题。他举了个例子,你的头发是黑色,我的头发是黄色,你的皮肤是黄色,我的皮肤是白色,你的眼珠是黑色,我的眼珠是蓝色……日本人和德国人一看就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人。


因此,模块化战略最核心的就是,看得见的都不一样,看不见的都一样。无论是奥迪品牌,还是大众品牌,发动机看不见,但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是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样;变速箱和仪表盘里的部件看不见,但都一样。看得见的仪表盘、门把手、方向盘、操纵杆以及外观造型,这些都看得见,但都不一样,这就是模块化战略。


模块化战略可以缩短产品开发时间,缩短生产准备时间,降低成本,但品种越来越多,质量还能保证。这就是皮耶希对大众汽车集团生产体系和产品体系的革命性贡献。


皮耶希对人要求很高,他在自传《汽车和我》里也写过,他对和谐不感兴趣,看不上的人他就要解雇。他上任不久,就解雇了人事负责人马丁·波斯特(Martin Posth)。


波斯特何许人也?皮耶希执政前,他代表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谈合资,上汽大众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总经理,回德国后被提拔管人事。但他与皮耶希关系不好,很多理念不被认可,最后被辞掉。


皮耶希对大众汽车集团做了很多变革,结果大家有目共睹,大众汽车集团在产品、成本等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终他让大众汽车集团超越丰田汽车,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



03.

皮耶希的另一面


1997年5月皮耶希第一次到中国长春,当时德国人非常紧张,从狼堡派来一些专家指导,因为他们知道皮耶希对质量各方面要求非常严。


皮耶希为什么来?实际是帮我们做改进。比如油漆,欧洲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后,很多二手车被卖到东欧。皮耶希就提出要提高油漆质量,原来标准是8年防锈,现在要做到12年防锈。这样改的目的是,大众汽车开五六年作为二手车再卖时,油漆质量还很好。


这种背景下,德方派来一些专家到现场帮我们改进。皮耶希先看捷达样车,尽管当时一汽-大众还比较困难,但销售已有起色。我们向皮耶希展示了8种颜色的捷达车,他点头表示认可。


在油漆车间,皮耶希没有提更多要求。只是跟我讲,厂房里的墙壁,有的石灰已经脱落,这不行,灰尘会对油漆产生影响,进而对汽车表面质量产生影响。


这么多德国人没提意见,只有皮耶希提出来了,我认为他是正确的。油漆车间厂房由一汽包建,他离开后,我们对厂房墙面重新做了修缮。


看到总装车间时刚好是中午,天下着大雨。他对淋雨试验特别重视,听到汇报的捷达漏雨比例后,他有些不高兴,认为这个比例太高。



午餐是在销售部食堂,但皮耶希没吃。我有些奇怪,他们告诉我,这周他在辟谷,不吃东西,每年他都有一周时间不吃东西,只吃一些维生素片。


吃完饭后,皮耶希对我说,还要到总装车间去看看。厂房走廊上开始漏雨,地上积着一滩一滩的水。皮耶希非常不高兴,直接跟我讲,陆先生,请你告诉耿(昭杰)先生,下午他可以到这里来游泳了。


这就是皮耶希,中国人说话绝不会这样直率。有一次耿(昭杰)厂长还特地问我,皮耶希说这句话吗?我说,是他说的,我一直陪着他,当时厂房在漏雨。为此,我们后来又对车间房顶进维修,重新铺防水层,每个厂房花费了几百万元。


皮耶希还看过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对不满意的地方,如冲压模具状态和焊接质量提出要求。捷达用的基本都是二手模具,从大众墨西哥和大众南非运过来,状态不是很好,我们也没有力量维修。


皮耶希帮助一汽-大众提高冲压模具维修水平,特地让奥迪公司派模修专家帮我们建立模修阵地,培养模修人才。此外,我们又抽调一些工人到大众汽车集团学习模具维修,长则一年,短则四个月,一般是半年,这对一汽-大众帮助很大。


这次访问中,皮耶希告诉我西雅特有一套闲置内饰模具,可拿来为捷达车配套新内饰。我们很快把这套内饰模具拿来,为捷达车的内饰改型,促进了捷达车在市场竞争力


皮耶希到长春主要参加一汽-大众5阀发动机投产,一汽-大众发动机项目投产最晚,这跟皮耶希有关。在最初合资合同中,一汽-大众拟采用1.6L 2阀发动机。皮耶希掌管大众汽车集团后,因为在奥迪时开发过5阀发动机,他就跟耿昭杰讲,应该让一汽-大众用5阀发动机。


为适应5阀发动机,我们对规划做了修改。后来实践证明,尽管技术要求更高,但5阀发动机对大众汽车集团扭转困局起到重要作用。同样是1.6L排量,但5阀发动机功率比2阀提高不少,我们把它装到捷达上,就成为捷达王。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开发了5阀1.8T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汽-大众也实施模块化战略,把它装到奥迪上来降低成本。4缸发动机不再进口,只进口6缸2.4L和2.8L发动机,这对扩大奥迪销量起到关键作用。这样一汽-大众也很快翻身。



皮耶希第一次来长春,早上他坐专机过来,到晚上离开,中间还到技工学校去捐款。虽然时间匆忙,但令人印象深刻。


其实皮耶希来长春前,我就曾见过他。那是1995年7月,我还在一汽工作,主管人事,应哈茨邀请,我带领7人小组去访问狼堡。


期间有一天,德方跟我讲,皮耶希要见我们,让我们等着。再过一会,又来消息说,只让我去,别人都不去。我很奇怪,怎么就我一个人去?但这就是皮耶希的风格。


德方直接把我送到产品开发中心,皮耶希可能在那里开会。我在一个不大的空房间里站着等了一会,皮耶希进来后,跟我握手寒喧。那次见面,他送给我一辆银制小车模。


2001年8月,我们邀请皮耶希到长春参加宝来投产仪式,这时一汽集团领导是竺延风。宝来原定10月投产,但因为准备充分,加之德方全力配合,所以提前两个月投产。德国人说,一般都是推迟投产,哪有提前投产?对我们评价很高。当时一汽-大众经营状况不错,皮耶希也非常高兴。



皮耶希第一次来长春还有个小插曲。当时长春机场还是老机场,道路也不怎么样,两面都是农村。耿(昭杰)厂长让我用红旗轿车送皮耶希,我从一汽本部借来一辆红旗轿车,陪他去机场。


行至途中,他看到路边有小孩在玩,而且是四五岁没上学的孩子。他就问我,中国还是实行一对夫妇一个孩子政策吗?我说,对啊。然后他说,他有11个孩子。


我不好问他怎么有11个孩子,回来后私下问德国人。德国人说,他有三任妻子,现在妻子名叫乌苏拉,原本是他孩子的幼儿老师,后来跟他结婚。


所以,皮耶希给我的印象很有意思,一方面他对企业管理极其严格,但另一方面,他又很坦率,甚至连隐私都会直接讲出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