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田技研工业(中国)联合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举办的Honda媒体大会上正式宣布,将于2018年开启电动化时代,打造中国专属的电动汽车。而首款基于Honda紧凑型SUV平台研发的国产纯电动SUV也将在2018年推出,同时还将进军电动两轮车市场。
不难看出,在面对气候变暖,排放法规收紧的客观因素下,各个车企不得不加紧研发出更环保、更方便高效的新能源车。从目前来看,混合动力车型较为符合大部分人的出行需求,而纯电动车则存在续航里程短以及充电时间长的缺点。而本田认为氢燃料电池车将会是终极新能源车,为此本田特意带来了日版Clarity Fuel Cell到国内展示,砖叔对其也进行了试驾。
新款的本田Clarity Fuel Cell已经是发展到第三代的车型,采用专门的电动车和混合动力平台。新款一共有三个不同版本,在同一平台下,它可以装载三个不同动力总成,即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动力车以及氢燃料电动车。目前三个版本的车型都计划在美国上市销售,氢燃料电池车则只会在拥有加氢站的地区提供。而这次试驾的车型也是本田称之为终极新能源车的氢燃料电池车。
量产版的本田Clarity Fuel Cell外观是基于FCV概念车设计,尺寸方面Clarity Fuel Cell长宽高为4915×1875×1480mm,轴距2750mm,与雅阁相近。它采用了新一代本田家族式前脸,前进气格栅采用一整条镀铬装饰。两侧的L形日间行车灯有点雷诺的设计元素。
侧面来看,Clarity Fuel Cell的设计依旧以低风阻为设计目标,车顶到车尾的线条相当流畅平缓。另外有别于普通车型的设计是,Clarity Fuel Cell的后轮翼子板也包裹了部分车轮,这样的设计显然是为了降低风阻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内饰部分,Clarity Fuel Cell的内饰十分简洁,是典型的本田新款内饰设计。中控台部分则采用环保的回收材料制作。中控触摸屏的操作系统内容也足够丰富,支持苹果CarPlay、手机互联等。
简单来说,氢燃料电池内的“氢”和“氧”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车辆行驶。并且“氢”和“氧”反应之后的生成物只有水,可以说是相当的环保。Clarity Fuel Cell储氢罐的容量为141L,可存5.0kg高压氢,填充压力为70MPa。在加注氢气时,只需三分钟便可加满储轻罐,只比普通汽油车添加汽油时间稍长。
作为氢燃料电池车,续航里程无疑是颇为重要的参数,本田Clarity Fuel Cell在日本JC08标准下,充满燃料可以获得750km的续航里程。它的燃料电池传动系统通过小型化设计后,已经可以塞进传统的发动机舱内。它将驱动单元、FC升压变压器、氢氧供应系统、燃料电池堆、驱动电机等集合一起,整套系统的体积和一般的V6发动机相仿。另外空气系统还配备了电子涡轮空气压缩机,可以为燃料电池吸入更多的氧气。
动力方面,驱动系统采用130kW的电机驱动,相当于2.4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水平。另外还搭配有一组锂电池组,它被放置在了驾驶舱座椅下面,它并不影响车内乘坐空间,也并不影响座垫的高度。它主要用于回收制动或减速时的能量,并在起步或加速时用于辅助输出。
用于储存氢气的巨大储氢罐被布置在了后备箱以及后排座椅下。当然,对于氢气的威力大家都有所耳闻,都会担心它是否安全。但本田的氢气罐采用了高规格铝制内衬式以及碳纤维的保护壳,储氢系统是完全封闭的,就算漏气也没有关系,泄露的氢气会通过管道释放到外部,布置在各个位置的氢气传感器也会第一时间切断氢气源。即使发生碰撞,来自气囊的传感器也会关闭氢气源和高压电路。
车内的实际乘坐空间与雅阁基本相当,相比竞争对手丰田Mirai的四座设计,本田Clarity Fuel Cell则是标准的五座设计,实用性更出色。当然,由于储氢罐的缘故,使得后备厢的空间必然受到了影响。和普通车型相比,大约小了三分之一的后备厢空间,虽然并不平整但依旧有334L的行李箱空间。
由于这次试驾道路安排在封闭的高速环形跑道上,因此并不能完整体验它的操控。在中低速区间Clarity Fuel Cell的提速还算比较轻快,超过100公里时速后,由于并没有变速机构因此提速就不如前段来的强劲。
而印象较为深刻的则是在车速超过120公里时速下,它的风噪、路噪都控制都非常好,完全出乎意料。而底盘表现方面,在高速直路上行驶还是相当稳当的,整体驾驶起来基本与普通的纯电动车相当。
本田将氢燃料电池车称之为终极新能源车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的优势显而易见,在加氢时间、续航里程、二次污染等等都比纯电动车型要更好。当然了,这也取决于制取氢气时是否足够环保,是否采用可再生能源。从目前国内来看,由于政策以及基础设施的原因,氢燃料电池车还不能在国内得到很好的发展,但随着国外的逐步推广,相信国内也会快步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