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定制走火入魔,大通D60这么玩能成吗?

车云网
08-22

有趣的梗,只在音频才会有呦







格格我先问你个问题:听说过大通吗?

卡叔

格格

听说当然听说过,卡叔也别太小瞧人。不过不太熟倒是真的。


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大通D60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大通本身。另一个是定制。它们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

 

大通的商转民



大通品牌就是上汽大通,不过好多人估计还是不知道,上汽大通其实很早就有,只不过它之前是做商用车的。比如那个伊思坦纳。


格格

还是没几个人知道。

嗯,总之是做类似依维柯、全顺、金杯这类车的厂子。

卡叔


商转民在前些年很时髦。好多厂子都商转民。也就是商用车厂开始涉猎民营车市场。因为民营车市场太火、太赚钱。最著名的比如上汽通用五菱。然后东风旗下那一堆,什么风行风光风什么的。还有长安的欧尚。都属于此类。


上汽大通其实从做G10开始,就有点商转民的意思。大通的G10还是挺成功的。用纵置非承载平台,愣是做得让人感觉“叫板GL8”的味道,而且一度卖得还不错。后来新出的G50,小一号、承载式了,卖得也不错。


但是这些都是MPV,总体上还是偏商用。即便G50,其实也是商用民用各一半的品种,真纯家用的并不多。


然后真正民用的SUV领域,大通玩得并不成功。D90,一个月差不多销售个一百多两百的量级。


格格

还是只会卖面包。


大通这回不信邪,再推小一号的D60进入SUV市场。


不过D60和D90有本质不同。D90是非承载平台的,是硬派那种,本来就不主流。荣威RX8不也卖得一般吗?这个咱之前说过。D60是正经承载平台横置前驱的,是主流城市SUV的类型。仅凭这一点,它就要比D90主流得多。


格格

不光只会做面包了。


而且D60设计上说实话,看着还行。上汽大通设计团队虽然不是邵总领导,但还是上汽那个流派,也是泛亚的功底转过来的。D60总体造型还是可圈可点的,这个就不必多说了。

 

大通的定制化



上汽大通商转民以后开始玩一个“新鲜的”,就是定制化。当初D90就这样。玩坏了,结果没卖多少。这可能是因为D90不主流?


这回D60更极端。只有一个起始版和一个全配版两个价格,一个9.38万元,一个16.78万元——一个低配噱头一个顶配噱头。合适的版本,只能自己去选。


格格

这回是要把定制进行到底了。

我看是大通玩定制有点玩得走火入魔了。

卡叔


定制化并不适用于普及型车型



一个模式如果全球罕见,但又出现过,你再玩,那一定不是什么创新。


定制化这东西有没有。当然有。劳斯、宾利,都是全定制的。


然后越往下,能定制的就越少。奔驰S、奥迪A8这类,都只能叫丰富选装了,都算不上定制。当初辉腾过分玩定制,也都玩死了。再到A6以下级别,都只是合理选装了。再往下,普及型品牌、普及型车,则只能小范围选装甚至不提供选装。


为什么?逻辑很简单。定制不利于走批量,就不利于成本控制,最终就不利于制定出有竞争力的价格。越是奢华品牌,成本价格约不敏感,与众不同、至尊独享越有吸引力。越是普及型品牌,个性越是可以向价格妥协。这是铁律,跑不掉的。


有些车型,乞丐版卖得少,你就算是定厂家也不出。为什么?因为乞丐版配置对应的配件量太少,为你定制还得单独进配件单独组装,综合算下来成本说不定比高一档配置的版本还高。厂家当然不干这啥事儿,不如索性把高一档那款优惠得比乞丐版还便宜,你就不会“定制”了。


像大通D60这样的定制。卡叔还特别体验过。确实是什么都可以选。如果大通一一看这个定制单出货的话,可能会衍生出N多个配置版本。它可选的品种还很多。比如一个屏,就有好一种。仪表,也有好几种。感觉是丰富了,但这都是要一一对应研发成本的。如果都各选各的,结果就是成本无法降低。最终的结果就是价格降不下来。


格格

已经定了的价格,大通总不能违约吧?

不是违约,是可能没法给优惠。事实上大通D60的指导价是不低的。乞丐版9.38万元。我比了一下,把配置选的差不多,比瑞虎8还贵不少。这车这品牌,PK瑞虎8?更何况这还是跟瑞虎8的指导价比。如果瑞虎8再优惠加大呢?然后你这边只能永远指导价选装,我就不信买车人不敏感。

卡叔

格格

也许就有人喜欢这种满足自己个性的。

当然有,而且也100%有人选。但不会主流。也就是量不会大。这又会恶性循环,即无法摊薄研发成本,最终让单车成本降不下来。最后大通不赚钱,这车也玩不下去,老车主也捞不着什么好。

卡叔

 

大通逆向选装的小心思并不聪明


格格

不是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吗?大通会干这傻事儿?

表面看,大通有个“小聪明”,但感觉并不聪明

卡叔


大通的定制是反向的,即一上来给你个顶配。然后你要定制,得一项项减配置。卡叔耐着性质试了一下。把车变回乞丐版,足足折腾了半个小时。很多选项都是藏着的,好几次减完了发现还是到不了9.38万。然后再找,再减……


然后在减的过程中,连卡叔自己都有体会。即有好多配置在减的时候会下意识“有必要吗”?比如多个天窗也就多不到两千,好像没必要减,多个全液晶屏也多个一千,好像又舍不得剪。然后皮座,也似乎舍不得减、无线充电也挺好的、10寸屏比8寸舒服没必要省,无钥匙才600省它干嘛,气帘为了省一千舍弃安全?雷达为了少个前雷达少这500元吗?自动泊车才1800好像很值的样纸。还有轮毂、车身颜色等等。总之,这些感性的“好东西”,让你一项项加可能不乐意,但让你一项项减你有有可能舍不得。最后,“超选”的概率会很大。这也就正中上汽大通的下怀。


格格

好多4S销售就这么干的。大通等于把销售这活儿抢了,而且还更直观。

没错。不过我的体验并不是很好。一个是选的过程很费劲,费神。我不觉得每个车主都这么有精神去选。另一个是选完以后总价会摆在那儿的,还是会对总价敏感。比如我第一轮选下来,发现总价还要15万。怪怪,15万会买它吗?然后第二轮减。减半天,还要13万多。还是嫌贵对不对。然后再去减。减几下就烦了。

卡叔

格格

本来,好多人选车就有恐惧症。这下好,恐惧魔怔了。

没错,就是。超级选择恐惧症。

卡叔


结论:


D60这种做法,仍算是新生事物吧,还有待观察。卡叔确实不看好。这类低成本车型首要的还是性价比,过于追求个性化导致性价比不高,很难玩起来。再加上选装的体验感并不好……


格格

这种东西,应该让互联网造车那帮人去玩,比如蔚来、小鹏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