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涌入的合资品牌SUV,正在逐渐挤压着中国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8月15日,据工信部网站发布的“第32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显示,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全新小型SUV “TACQYUA”、广汽本田全新中型SUV “BREEZE”、上汽通用别克全新中大型SUV “ENCLAVE”等主流合资品牌的全新SUV车型正在进行信息申报。也就是说,不久之后这些车型将会进行上市销售。
随着这些车型的到来,中国自主品牌赖以生存的SUV市场空间或将会受到进一步的挤压。此前,一汽-大众的探歌和探岳、上汽大众的途岳和途铠、一汽丰田的奕泽、广汽丰田的CH-R和上汽通用的别克昂科拉GX等主流合资品牌SUV在近一年内的上市,已经对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形成了很强的挤压效应。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连续7个月处于同比下降状态,并且自今年4月份开始,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连续4个月跌破40%的市场份额红线。由此,中国自主品牌今年1-7月累计销量的市场占有率为39.1%,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在这之中,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售113.6万辆,同比下降16.2%,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9%,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SUV销售262.1万辆,同比下降21.9%,占SUV销售总量的52.7%,比上年同期下降7.3个百分点;MPV销售56.8万辆,同比下降25.5%,占MPV销售总量的75.1%,比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从数据中可以看到,SUV市场份额萎缩是自主品牌市占率下滑的主因。
分析人士认为,多年来,轿车市场一直是合资品牌的天下,自主品牌则借助SUV快速发展的东风,在SUV市场占得一席之地。但是,近年来,合资车企为了在增速放缓的中国车市中寻找新增长点,纷纷加快SUV产品布局,由此在当前SUV市场进入存量竞争的阶段,对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形成了巨大的挤压。
体现在具体产品销量上则为,在乘联会公布的今年1-7月SUV累计销量排行榜上,自主品牌排名靠前的哈弗H6、宝骏510、博越等车型销量处于大幅下滑状态,而奇骏、本田CR-V、逍客和现代ix35等排名靠前的合资品牌SUV则增幅明显。并且,后续投入的探歌、探岳和途岳等合资SUV品牌车型销量也在攀升状态。
而在中国车市下行,合资品牌不断挤压的形势下,中国的自主品牌正在进行一场残酷的淘汰赛,如海马、力帆、比速等弱势的自主品牌目前已经处于市场边缘化状态。有业内人士曾表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拥有如此多自主品牌的中国汽车行业,只有不断加强市场化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中国的自主汽车才能发展起来。
不过,在当前,即便是中国主流的一些自主品牌,如吉利、长城和长安等,也正面临着销量增长趋负的压力。此前,吉利和长城已经纷纷下调今年的销量目标。当然,随着中国车市整体下行,合资品牌面临的市场压力也同样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