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自达两次召回共3.3万辆汽车
据美国汽车新闻网报道,马自达将召回近8000辆CX-9汽车,原因是线束连接器端出现故障,可能影响汽车的电气通讯。
马自达周二宣布,线束可能会中断电力通讯,导致前乘客安全气囊、转向信号或发动机启动系统失灵,增加撞车的风险。该缺陷涉及2018年马自达CX-9车型,生产时间为2017年9月12日至2017年11月9日。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文件限制,目前还没有相关事故、伤亡报告。马自达将通知车主,经销商将维修线束。此次召回预计将于7月29日或之前开始。
于此同时,马自达还宣布,由于车轮在使用过程中脱落的风险增加,将召回超过2.5万辆2019年版马自达3。
马自达表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错误可能会导致轮毂螺栓和轮毂法兰在装配过程中出现间隙,导致凸耳螺母松动,不过这些螺母最初是按照工厂的正确规格紧固的。这家汽车制造商说,在车轮脱离车辆之前,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
马自达表示,目前还没有车轮分离事故的报告,也没有与这一缺陷相关的事故、受伤或死亡。(来源:新浪汽车)
2,丰田决定退出德国法兰克福车展
《日本经济新闻》7月2日报道称,企业正在相继远离通过展厅来宣传新产品和服务的“展会”。丰田今年秋季将不参加自1977年起持续参展的世界最大级别的德国法兰克福车展。随着SNS(社交网站)的普及,收集信息的方法日趋多样化,传统展会吸引消费者的成本收益比降低,正在迎来拐点。
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法兰克福车展有约1000家公司参展。该展会是面向欧洲消费者的宣传平台,但丰田表示,“无法获得与参展相称的效果”,决定不再参加。该公司2018财年(截至2019年3月)在欧洲的全集团销量为99.4万辆,占整体的比例为9%。
大型企业在车展上搭建数千平方米展区的营建费有时超过1亿日元。丰田此前也一直尝试削减成本,例如在欧洲的展会上不再设置用于记者会的舞台。
在国际车展领域,最大市场中国的北京和上海车展的存在感增强。丰田正在将重心转向开拓此前行动较晚的中国市场等。
在2017年上次法兰克福车展时,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没有参加。该车展上通常是德国企业在显眼的位置展出,而宝马今年也将参展面积缩减为3600平方米,仅为上次的1/3。
其他产业也出现“远离展会”的趋势。3月在瑞士举行的世界最大级别钟表珠宝展会“巴塞尔钟表展”上,世界最大手表制造商斯沃琪集团 (Swatch)没有出现。该公司旗下拥有欧米茄和海瑞温斯顿(Harry Winston)等品牌,此前每年都搭建多个豪华展区。
在展会现场,斯沃琪此前进行展示的中央区域附近已改为媒体的采访区等。来自美国的男买家叹息着说,“一反常态,变成了冷清的展会”。今年的参展企业有520家,入场人数为8.1万人,分别比上年减少2成。(来源:环球网)
3,业内:中国需建设更多氢基础设施 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据路透社报道,一位中国政府高级产业政策顾问表示,中国需要加强氢作为燃料的分配基础设施,以加快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博鳌论坛上称:“经验告诉我们,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最重要的是建设集氢生产、储存和运输为一体的基础设施。”
他称,为了“加快这项(氢燃料)技术的商业应用”,这一点很重要。同时,他称,燃料电池汽车适用于物流和长期运输。
万钢还指出,中国不会禁止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当地环境和气候状况的大国。万经常被官方媒体称为中国的“电动汽车之父”,他正在领导一个研究团队,制定2021年至2035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8年全年,尽管整体市场萎缩,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增长了近62%。不过,今年5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仅增长1.8%,4月份为18.1%。
由于氢燃料电池技术适用于商用汽车,中国资深汽车行业高管和学者敦促政府支持这项技术。今年5月,吉利推出了第一款氢动力客车。(来源:新浪汽车)
4,特斯拉一周内失去三位副总裁级高层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高层在持续动荡。又一位特斯拉副总裁本周离开了公司,这是大约一周时间内内第三位离开特斯拉的副总裁。
6月26日,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负责所有汽车制造的生产副总裁彼得•霍霍丁格(Peter Hochholdinger)已经离职。他于2016年5月加入特斯拉,曾增强了人们对特斯拉大批量生产Model 3的信心。目前,霍霍丁格已经加入造车公司Lucid Motors。
7月2日,特斯拉欧洲副总裁简•欧米克(Jan Oehmicke)也离开了公司。而最新的消息是,据BusinessInsider报道,特斯拉内部和外部工程副总裁史蒂夫·麦克马纳斯(Steve MacManus)也已经选择了辞职。
麦克马纳斯在特斯拉工作了四年时间,在加入这家电动汽车公司之前,他在捷豹路虎、宾利、阿斯顿马丁等工作过,拥有20年的工程经验。
对于麦克马纳斯的离职,特斯拉尚未评论。(来源:新浪汽车)
5,大众预计2035年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到50%
据路透社报道,根据大众公司的一份声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周二表示,到2035年,大众在中国的销量将有一半是新能源汽车。
大众汽车计划今年在中国推出14款电动汽车。该公司在声明还表示,到2028年,该集团计划生产的2200万辆电动汽车中将有一半以上将在中国生产。
此前,大众曾表示,计划明年在中国销售40万辆新能源汽车,2025年在中国销售约150万辆新能源汽车。
大众在中国市场与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和江淮汽车成立了合资企业。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正在中国建造两座工厂,在专用电池汽车平台MEB上年产60万辆汽车。这两座在中国安亭和佛山的新工厂将比德国的兹威考(Zwickau)工厂晚几个月投产。兹威考工厂每年将组装多达33万辆汽车,计划在年底投产。
根据规划,大众集团计划到2028年在旗下12个汽车品牌中生产约70款电池驱动车型,并在未来10年生产2200万辆电动汽车。大众正在耗资约300亿欧元(合340亿美元)推动大众集团从内燃机到电动车的转型。(来源:新浪汽车)
6,马斯克被指责利用特斯拉玩“空壳游戏”
据外媒CNBC报道,耶鲁大学管理专家杰弗里•索南菲尔德(Jeffrey Sonnenfeld)周二对CNBC表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正在采取“转移注意力的举措”,以转移投资者对特斯拉失望的注意力。
“这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正在进行一场空壳游戏,”索南菲尔德说。“空壳游戏”指的是一种行骗手法,经常出现在城市的街道上,目的是为了赚钱,玩家必须跟随并猜一猜,如果庄家把一件物品放在翻了的杯子或贝壳下面,它会落在什么地方。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高级副院长索南菲尔德(Sonnenfeld)表示,马斯克经常提到自动驾驶出租车或潜艇等新产品风险投资,以分散人们对特斯拉“需求传奇、离职问题”和“债务问题”的注意力。
特斯拉没有立即回应CNBC关于索南菲尔德“Squawk Box”言论的置评请求。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销量为6.3万辆,低于预期的7.6万辆。
自6月初以来,特斯拉的股价已飙升逾25%。然而,根据周一每股227美元的收盘价,该股在2019年全年仍下跌了约32%。
“显然,他是一个天才,董事会认为他是一个天才,”索南菲尔德谈到马斯克时说。“但我们看到他在很多方面都令人失望。”
韦德布什证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艾夫斯(Dan Ives)说,特斯拉目前正在努力平衡削减成本、消除债务和满足需求之间的关系,Wedbush对该股的评级为中性,12个月目标价为每股230美元。
艾夫斯说:“我们谨慎的是,可能会再跌一段,特别是在指导数字上,我认为他们将不得不撕掉遮掩,降低今年的指导标准。”(来源:新浪汽车)
7,紧跟电气化 福特计划在欧洲推出一系列电动车
【盖世汽车】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正在开发一系列针对欧洲市场的电动车型。福特汽车欧洲总裁StuartRowley在6月27日的电话会议上告诉记者,该公司位于德国科隆的研发中心正在开发面向欧洲市场的电动车型。虽然他没有透露具体的上市时间,但内部消息称,这些电动车将会在未来几年投入欧洲市场。关于电动车的尺寸或款式,Rowley也未做任何透露。
受野马(Mustang)跑车的启发,福特汽车明年将会在欧洲销售一款高端电动SUV,该款SUV可能命名为Mach E,将从美国进口。新电动车型将在福特欧洲的一家工厂里生产。福特并未说明新电动车是否会使用大众的MEB电动平台,虽然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里面包含这一部分内容。大众汽车表示,希望扩大MEB在自有品牌之外的客户群,并企图通过规模经济的方式来分散电动化的高成本。
今年1月,福特汽车CEO JimHackett表示,电动汽车可能是福特和大众汽车之间富有成效的合作领域。Hackett在一个电话会议上向投资者表示:“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投资成本都很高,对两家公司的未来都很重要。这也是双方寻求合作的原因之一。”
一开始,福克斯的纯电动车型在欧洲销售遇阻之后,福特汽车在欧洲的电动化速度缓慢。但该公司最近宣布计划在欧洲推出三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福特表示,新款Kuga、Explorer以及Transit车型的混合动力版本将于明年初上市,而2021年将推出Transit车型的纯电动版本。
汽车制造商们正被迫提高电动化,以应对欧洲2020年开始实施的严格的排放法规,该法规规定车辆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限值为95克/公里,低于去年的120.5克/公里。然而,汽车制造商们担心法规的推动无法促进客户对电动车的需求,因为电动汽车通常比传统的内燃机车更贵。
“电动化将会持续发展,但并不能达到专家告知的程度,” 福特汽车前CEO Mark Fields在6月份以色列的一次会议上表示。Fields表示,对于努力创造可持续利润的车企来说,电动化是个难题。“他们将不得不重组业务,除此之外,还不得不激励需求。”
为提高利润并减少损失,福特计划到2020年在欧洲削减12,000个工作岗位,这约占其劳动力的20%。该公司还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关闭或出售六家工厂,包括威尔士南部的Bridgend发动机工厂,法国的一家变速器工厂,斯洛伐克与麦格纳国际合资的变速器工厂,以及两家装配厂和一家位于俄罗斯的发动机工厂。
福特汽车上周还宣布,未来五年内将在欧洲推出另外两款SUV,预计这些汽车将在欧洲生产,而不是进口。(来源:韩恒 盖世汽车)
8,汽车界又一大佬陨落 福特野马之父/克莱斯勒救星离世享年94岁
(图片来源:CNBC)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2日,汽车界传奇人物、被誉为“福特野马之父”以及“克莱斯勒救星”的李·艾柯卡(Lido AnthonyIacocca)去世,享年94岁。
艾柯卡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父母均是意大利移民,其从小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后来却成为底特律最有权势、最知名的高管之一。
20世纪40年代,艾柯卡进入福特汽车工作,其一路晋升,最终于1970年12月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后来在与公司继承人亨利福特二世产生纠纷被解雇后,艾柯卡加入了当时正在苦苦挣扎的克莱斯勒。利用自己的商业技能和翻译能力,艾柯卡最终帮助克莱斯勒赢得了联邦贷款担保,避免了该公司在1980年的潜在破产。
在艾柯卡的职业生涯中,其至少与三辆标志性车型密切相关。人们普遍认为,艾柯卡是“福特野马”以及“K-Car”之父,K-Car曾帮助克莱斯勒走出金融危机。与加入克莱斯勒的福特前同事Hal Sperlich一起合作,艾柯卡批准了小型货车的生产。多年来,小型货车一直是克莱斯勒利润最高的产品。
艾柯卡不仅是克莱斯勒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还因其是克莱斯勒的广告代言而闻名。艾柯卡的广告语是,“如果你能找到一辆更好的车,那就是它,买它吧!”(来源:占亚娥 盖世汽车)
9,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今年年底将投产
7月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有记者提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设的情况目前进展怎么样?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回应称,整个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整体工厂的工程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已经进入到生产设备的安装阶段。
“相关主管部门告诉我,今年年底就要投产,然后逐步爬坡到每个星期大概三千辆左右的生产能力水平,相信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大家就可能看到或者是买到在中国上海生产的特斯拉Model3的新能源汽车。”
据介绍,特斯拉超级工厂这个项目一期投资是140亿人民币,达产的能力是15万辆Model3纯电动新能源乘用车。这个项目是去年7月份正式签约,然后拿地,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各项审批工作,今年1月7日正式开工。(来源:北京青年报)
10,软银投资共享出行公司Ola旗下公司金额约2.5亿美元
北京时间7月2日晚间消息,据印度财经媒体Livemint援引监管文件报道称,共享出行公司Ola的电动车部门Ola Electric已获得软银约合2.5亿美元投资,此后Ola Electric成为印度最新的“独角兽”企业。
软银也是Ola的最大单一股东。5月份,印度企业家拉丹.塔塔(Ratan Tata)、老虎基金(TigerGlobal)和经纬创投印度(Matrix India)参与OlaElectric的A轮融资。
Ola Electric目前运营多个试点项目,涉及电动车充电方案和换电站,以及部署两轮、三轮及四轮电动交通工具。Ola曾于2018年宣布,公司计划到2021年在印度让100万辆电动交通工具上路。(来源:新浪财经)
11,缓解交通拥堵 丰田宣布东京奥运期间员工在家办公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发布消息称,2020年东京奥运期间,在东京地区上班的所有约1600名员工原则上在家办公。据悉,此举意在缓解奥运期间交通拥堵,其他企业可能也将纷纷采用同样的做法。
据报道,1日,日本政府在东京举行“远程办公”推进活动,将2019年7月22日至9月6日定为“远程办公期”,呼吁全国企业在此期间推行5天以上的远程办公。
丰田公司就是在该活动上宣布的“远程办公”消息。
据悉,日本政府将此定位为面向东京奥运的正式测试。政府还计划将举行东京奥运开幕式的7月24日设定为“远程办公日”,当天将集中采取措施。
1日的活动中,15个企业和地方政府介绍了先进事例。丰田着眼2020年,将在2019年包括7月24日在内的共4天中,试行原则上全天在家办公。
爱媛县西条市介绍称,2016年起对初中和小学教员引进远程办公,带动了学校事务的省力化。
日本政府认为,远程办公是避免交通拥堵的杀手锏。据悉,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约8成企业致力于远程办公或休假,为缓解市内拥堵带来巨大效果。
日本奥运相铃木俊一表示,“运输对策尤其重要。奥运倒计时一年之际将提出与正式开展时同等水平的目标措施”,希望国民配合。(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