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威每天采写十篇稿件
分别发布在不同属性的媒体平台
微信公众号取精华呈现,敬请关注
导
语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等企业发布了5G商用牌照,5G商用时代的到来离我们更进了一步。
▼
毫不夸张的说,5G时代将给我生活带来革命性变化。与3G、4G时代不同,5G不仅代表着更快的网速、更高清的视频播放条件,与网络相关的产业都将产生质的升级。这一切都源于5G更大的带宽——达到了4G的10倍。
更大的带宽,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
带宽,指的是标识单位时间内通过链路的数据量。
5G网络下的传输速度最少都是1Gbps。也就是说,在没有损耗的情况下,8秒就能下载完1G大小的文件。更大的带宽,意味着数据传输的更快、传输的更多。以往受到带宽限制而无法实现的设想,在5G到来后都有可能变为现实,比如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
按照目前的等级划分,L3级别的有条件自动驾驶,需要高精地图。L4级别的高自动化自动驾驶,需要智慧城市的配合。L5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甚至都离不开物联网。从L3级自动驾驶开始,汽车已经不能单凭自身的探测器来判断路况了,需要结合网络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属于固定状态的道路、建筑物都会被储存到高精地图内;红绿灯信号、道路指示牌、道路施工警告等需要智慧城市的配合与车辆实时互联;车与车、车与行人同样需要共享状态等。
暂且不提法规和伦理问题,目前限制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主要是高精地图、智慧城市等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和4G网络的延迟导致响应速度不够高。5G的到来,无疑是解决了后面的问题,将响应速度压缩到毫秒级指日可待,届时也将是自动驾驶技术再度向前的契机。
如今自动驾驶在硬件方面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接下来发展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探测器布局重心需要从雷达向善于识别图形的摄像头转变。至于处理数据的自动驾驶芯片,英特尔Mobileye EyeQ5已经可以提供每瓦特2.4 DL TOPS(万亿次/每秒)的效能。官方表示,搭载2颗芯片即可满足L5级自动驾驶的需求。
对芯片计算能力的需要可能会更低
5G时代的超大带宽还能带来另一个好处,可以将设备内置的芯片计算任务,转交给云计算。
5G网络下的顺畅环境,为云计算带来了优秀的应用条件。比如,未来车机系统等终端设备的主要作用可能都只是输入或输出,搜集到信号通过云计算处理反馈回来,车机以后可能只是由上传及解析图像信号的处理器和屏幕组成。
这个模式其实很早就在应用,只不过并没有出现在汽车身上,大家熟知的网页游戏、网页应用都是基于相同的原理实现。当然,在带宽更大的今天,已经有更加复杂的系统被开发出来,例如华为手机内置的华为云电脑、无需安装就可在网页上操作的在线PS等等。
云计算的出现,还可解决一个大家极度厌倦的问题——性能衰减。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越长,运行速度就越慢,如今的车机系统也很难逃离开这个命运。5G时代的车机系统如果能够利用云计算替代内置芯片,也将解决这个问题。
未来的汽车会怎样?
未来汽车的生存形态会变成什么?这可能是许多人都很有兴趣的问题。在我看来,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完善,将会使汽车的私人属性会大大降低,从一个自己拥有、自己控制的汽车,变为一个拥有独立乘坐空间、可以无人驾驶的类出租车工具。驾驭属性的衰减,很可能会导致车主与汽车品牌粘性的降低。目前许多车企开始布局的出行服务,可能在自动驾驶时代到来后大放异彩。
未来的自动驾驶是怎么样的呢?是车控制车,还是云端控制车?目前的发展趋势还是由车载的自动驾驶系统为主控制车辆,未来也是车载系统结合网联数据综合决定。但不妨开个脑洞,如果技术发展到足以在保证安全的程度,将道路、汽车、行人、以及其他交通参与者并入到智慧城市的系统当中,设置一个类似调度站的总控系统,由它来控制每个车辆的行驶路线,车主只需要设置目的地即可。汽车可以保留探测设备,在遭遇与调度信息不符的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当然,这些很可能是5G再次被迭代后才能实现的了,而且出现的前提还是要搭建起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