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骗了,韩国人买韩国车才不是因为情怀!

车叫兽
06-21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作为一个血性方刚的少年,很幸运小编没有被可软可攻的韩系半永久美少女毒害太深,可不管再怎么埋头当鸵鸟,也不由自主地被韩国的娱乐圈和汽车工业所影响到。



一年前,我们一度认为韩系合资品牌已经不是消费者购车的首选,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一度爆出订单不足、工厂停工的传言,我们甚至意气风发地觉得,韩国车将率先被自主品牌超越。



但当韩国合资品牌再度认清市场,并采用了低定价+大优惠的策略后,毫无悬念地再度成为销量靠前的产品之一,比如现代ix35。



的确,曾经的韩系车就是靠内饰精致、配置高、空间大的三板斧打开了中国市场,这也恰恰是国产品牌向上突破的立足点,但那是以前。



在核心的三大件上,国产自主品牌是真正的刚刚起步,韩系发动机可是已经多次入选沃德十佳提名的存在,现代-起亚集团也是少数几个可以自己研发生产AT变速箱的厂商之一,这个韩国以举国之力打造的支柱企业占据了韩国本土7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韩国人是真的因为具备浓厚的民族情节,才会像打了鸡血一般无脑支持国产品牌么?


将汉城改名首尔是因为民族情感?


小编此次探访的,是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举办地——首尔,说起韩国首都改名,很多人会将它归结到“去中国化”上,其实并不尽然。



韩国,或者说以前的朝鲜,서울(英文名Seoul)就是“首都”、“京城”的意思,而汉城这个中文名的确立,是1394年李成贵将首都迁移到汉阳(Hanyang,한양)这个地方后,将首都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eong,한성),但普通百姓依旧将汉城称呼为서울(首都),你可以差不多理解成一位上海人向一位广东人介绍一位北京人:“这位李大爷来自咱们的首都,北京。”而代入到韩国就相当于:“这位李欧巴来自咱们的Seoul,Hanseong。”



日占之后,将汉城的中文地名改为京城 (Gyeongseong,경성;Keijō,けいじょう),韩国独立后,为了贯彻“去日本化”,废除了경성(京城)这一地名,将自家首都的韩文名字确定为土生土长的서울(首都的意思),但比较尴尬的是,中文名从上世纪就一直没有官方叫法……只好咱们中国人自己填,总得给它一个称呼吧。



既然韩国人不许咱们管它的首都叫京城,서울这个韩文音又没有对应的中文词汇,音译叫“烧耳”,或者“骚鹅”都感觉不雅,真的是难晕了无数的中国翻译官,最终决定延续传统,管它叫做汉城。



直到2005年,韩国官方才正式给서울取了个看起来还算文雅的名字——首尔。所以咱们中国官方的称呼也随之变化,这也属于国际惯例,和去“中国化”的进程无关。举个简单的例子,曾经有个国家叫做象牙海岸,一听就是当初殖民者为了掠夺非洲象牙资源随便取的名字,因而这个国家在独立后不久将国名改为“科特迪瓦”,我们耳熟能详的非洲刘德华——德罗巴就来自这个国家。


韩国人民的真实收入水平咋样?


既然说买车,那么肯定离不开钱,韩国人有钱么?


从面积上来看,我国经济强省浙江和韩国接近,大家都是10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数也接近,浙江省5600万左右,而韩国则是5200万,浙江省的经济总量是8492亿美元,而韩国经济总量是1.53万亿美元,甚至比中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的1.47万亿美元还要高一些。



但韩国的消费水平不低,首尔在最新的全球十大高消费都市中排行第七,按照导游的说法,小编我去洗碗刷盘子基本上月薪能拿150万韩元,等同于人民币8873元左右,不过首尔人均工资是240万韩币,只能干粗活的小编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就如上图这碗冷面,算是冷面中的次低配,只有半个白煮蛋,飘着几片芥末腌过的萝卜,泡菜和萝卜干管够,价值6000韩元(35元人民币),虽然味道不错,但完全吃不饱。西瓜20000韩元一个,黄瓜3000韩元一根,不夸张地说,由于面膜便宜,所以韩国年轻男女可以天天护肤,但如果谁敢买根黄瓜切片敷脸上,那真的是条汉子。



同时,由于韩国的收入阶层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进入三星、LG这种大公司可以拿到5000W以上的年收入,三到五年之后年入过亿不是梦,所以韩国毕业生挤破了头都要进入大企业,而一般来说韩国毕业生平均需要花费4个月的时间,才能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社畜们混得比日本同行都要惨上不少。



而住这方面,首尔市区20平不到的单人间月租50万韩元,但想要租的话需要缴纳500万到2000万韩元的保证金,首尔居,大不易,不少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需要啃老才能凑齐这笔钱。而买房,嗯,首尔以外的地区基本上水准和咱们的三线城市差不多,首尔江南区的公寓不过2000万韩元(12万人民币)一平,不算公摊面积哦。



所以,相比咱们这个发展中国家,作为发达国家的韩国的收入水平虽然比咱们高了点,但生活成本却翻了好几番,可GDP总量摆在哪里,虽然社畜们生活得十分苦逼,自杀率号称全球第一,也不是活不下去,大不了天天吃1500韩元一包的泡面呗,反正吃出胃病有医疗保险兜着。


韩国街头90%都是国产车么?



有传言说,韩国街头90%以上跑的都是韩国车,数据说话,这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2018年韩国新注册车辆为184.3万辆,韩国本土国产车占据了83.45%的份额,而韩国汽车总保有量为2300万辆,其中韩国本土品牌达到了2103万辆,占比达到90.6%。



韩国的进口车市中,呈现出奔驰与宝马两雄相争的态势,奥迪和雷克萨斯、路虎处于第二集团,依据导游的说法,基本上购买日系车的都是日裔或者是来韩国工作的日本人。



虽说跑的都是韩国车,但也有高低之分,其中现代雅尊连续两年成为了韩国最热销的车型,在高达113101辆的成绩中,混动版本占比达到了21.7%。



当然,我们也特地前往当地的起亚4S店简单逛了一圈,事实证明,以小编英语专八的水准,和韩国小姐姐在沟通上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缺乏导游的帮助,导致大家都听不太懂对方口中的英语是啥意思,最终只能留下这家韩国起亚销售小姐姐的颜值基本上与咱们中国奔驰、宝马4S店销售佳丽们持平的印象,含恨而走。



幸好还能靠有道翻译找找网站数据,一台全新的起亚K7,与雅尊同平台,它的中国名字叫凯尊,起售价为3053万韩元,约18万人民币。



我们耳熟能详的起亚K5,起售价2228万韩元,约13万人民币。



韩国进口凯美瑞的起售价,要比起亚K7贵上毛估估500万韩元……



同为竞争对手,SPORTAGE狮跑的入门价格要比丰田RAV4便宜了1000万韩元以上……



抛开价格谈销量,都是耍“牛虻”,豪华车或许可以不在意价格,但放在平民车上,价格差距一下就体现出来了,本土品牌价格明显更便宜,品质和口碑经过多年的拼杀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同时4S店更多、各车型本身保有量更大,买车三分看产品、七分看服务,为生活所困的韩国人自然会选择价格便宜,且后期保养维护更便宜的本土品牌了。


向上突击,Genesis捷恩斯已经成功了



在首尔街头看到豪华品牌的频率,要比北上广低得多。



只有在富人扎堆的顶级卖场车库,才能一窥土豪的购车选择,毕竟一些中高端商圈停车费用高达每小时10000甚至20000韩元,对很多韩国中产来说,停车自由或许只是一种奢求。



相比前两年,韩国自主高端品牌Genesis捷恩斯在首尔街头小巷的出镜率,要明显高上不少,特别是在许多写字楼的周围,时不时就能看到这个车标上也挂着俩翅膀的品牌。



Genesis捷恩斯算是韩国汽车业的旗舰之作,相当于雷克萨斯之于丰田,英菲尼迪之于日产,目前已经在北美独立为豪华品牌。



但这台车的势头亦不容小觑,它是《美国消费者报告》2018年汽车品牌排行榜的冠军,2019年汽车品牌排行榜的榜眼,评分以汽车路试、安全测试、可靠性和消费者满意度为主要依据,Genesis捷恩斯作为新生品牌算是比较讨巧,因为它一共就三款车参加了测试,车型越少,自然出现问题的几率就越小,可不管怎么说,优秀的评分是实打实的,做不得假。


韩系车已显现颓势,这也是个误区?


在《美国消费者报告》的榜单中,现代勉强挤进了前十,而起亚排名第十二,成绩也不错,力压多个资深欧美品牌。如果谈及汽车工业自研实力,日本起步最早,韩国次之,虽然现代-起亚属于在1967年才诞生的年轻车企,比我国的一汽都要年轻14岁,比丰田年轻30来岁,可它在血腥的市场厮杀中,放眼全世界都能掰一掰手腕。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Focus2move》的数据可见,现代-起亚集团已经成长为2018年总销量排行第五的庞然大物,而它的增速甚至排行第一!



这或许就是汽车寡头所爆发出的力量,也是美国爸爸的光环加持,毕竟作为美利坚最重要的桥头堡,韩国的经济实力增长对日本产生了天然的抑制,半导体就是最直接的例子,日韩对耗或许才是美国最希望看到的,毕竟在几十年前,本田、丰田叱咤北美市场的时候,谁会想到还有一群勤恳、执着的韩国工人,通过笨拙的模仿、反向研发和自主开发,最终能够成为与日系、德系、美系相抗衡的一股势力呢?



放在国内亦是如此,2019年1-5月毕竟现代总销量达到了220318辆,东风悦达起亚销量达到了128688辆,和在中国市场霸榜的德系、日系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可以明显看到,在果断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后,韩系车的销量降幅已经越来越微弱。


最终的话题,韩系车是否值得购买?



韩系车的特点就是空间大,省油其次,同级别中基本上能够取得较为靠前的名次,比如果断将定价从14.98-22.28万调至11.99-16.19万2018款现代ix35,你可以挑出它种种不符合自己感官的地方,但不能否认的是它4435mm的车长以及2650的轴距,在紧凑级SUV中绝对算得上一个庞然大物,体型大、个头高的家庭选它,不会有空间的后顾之忧。



韩系车安全质量不好么?这也是错觉,在E-NCAP测试中韩系车得分也不低。十几年前的韩系车的确皮薄,但现在它们的安全技术也逐渐赶上领先者,并有足够的实力在美国IIHS、欧洲E-NCAP中屡屡斩获高分成绩。


当然在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评级中,参与测试的两台韩系车的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成绩和不少自主、合资品牌一样,全都跪了,毕竟大家都不熟悉评分规则。不过相信经过针对性调整之后,不管是参加测试的自主还是合资车型,应当都会在评分上有所改善。



当然,对于一台买菜车,它的评价标准就不能是动力、底盘和悬架,同样对于操控向的车型来说,它的评价标准就不应该是舒适、空间、省油,而如果拿普通家用车的标准来评价韩系车,它们无疑是合格的。就拿领动这台车来看,1.4T发动机有沃德十佳光环加持,落地十万出头,样子过关,感应尾门、后排出风口都有,就是USB接口少了点而已,工信部综合油耗5.3L/100km,平时开开也挺省钱不是?



所谓莫欺少年穷,虽然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确不复当年之勇,但全世界年销量近800万台,最关键的是,现代-起亚的背后站着广阔的美国市场,相信没有任何一个车企敢于小看这个造车巨头。


◆◆
编辑部辣评
◆◆

小编提问:有多少人第一台车买了或者考虑了韩系车?


6.21优秀留言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