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潮州发生了“离奇”的交通处罚案件,当地高速公路交警三大队对同一个司机一次开出5张罚单,总计罚款600元,记分项目未知(不显示)。原以为“违章+罚款”是理所当然的流程,但被处罚的司机却向媒体诉苦,自己真的很冤!那么交警“乱开罚单”的情况是否真实存在呢?
该名司机所驾驶的车型为货车,当时正运输幼树苗木,按照司机的介绍货物超出了车厢尾部,在途径潮漳高速公路(潮州段)被交警拦下,司机本以为对方只是口头教育,没想到对方开具了《整改通知书》和一连五张的《处罚决定书》,并且被人无端扣留驾驶证。对于此事,司机显得一脸茫然!
根据货车司机提供的罚单显示,除了《整改通知书》上明确说明了车辆存在“超限”的违法行为,但没有指明需要扣留驾驶证件。与此同时,在《处罚决定书》上也没有标明具体的处罚原因,而是清一色的标注了“法95”,违法依据、处罚依据、详情记分等信息均不详。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张罚单的执行代码完全不同,显然不是同一原因所致。大师对此表示疑惑,司机只因货物超长就被处以五张不同的罚单,而且没有指明具体原因,这件事显然有所蹊跷!
除了罚单不同外,处罚书中代号“法95”也值得关注。大师特意借助法律查询软件,但是并未搜索到有关“法95”的信息,这是否为“XXX法,第95条”的简称?或许只有广东潮州交警三大队才知道。站在司机的角度不得不惊叹潮州交警的处罚方式及开罚单时的娴熟功底,也有网友表示:“交警确实够高、够狠、够直接”!
不仅潮州,其他地区亦是“猖狂”?
事实上,毗邻潮州的揭阳、汕尾也是“批发牛肉干”(广东俗语:牛肉干=罚单)的重灾区。经当地人证实,国道G1523(陆河至揭西段)遍布着各类测速摄像头,当地人介绍:“每逢路过该地区都得特别谨慎,因为测速路段实在太多,交警时不时还会蹲点检查,不罚2-6分都不好意思说来过此地!”随着当地高速公路的开通,这块“创收”圣地也开始逐渐“没落”!
“电子眼”同样被人诟病!
面对日益增多的抓拍摄像头,在众多司机看来并非是件乐事,因为同样存在“不公”现象。早前,我们报道了一篇题为《大直道限速50km/h,一脚油门被扣12!车主:套路越玩越深》的文章,里面详细剖析了“电子眼”的不合理性等,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下方图片跳转阅读。
在沈海高速公路3374公里处的广东茂名电白服务区旁,这里曾被称为全国最牛的违章地段,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电子眼”总共开出了125294张罚款,罚款金额超过2500万元。从抓拍设备的角度分析,区间测速、雷达测速、移动测速等手段无不考验着司机们的反侦查能力。
交警部门为了提高抓拍量也真是煞费苦心,比如将抓拍摄像头藏至小树林、高速公路围栏等位置,这种手段略有“猫抓老鼠”的意味,广大车主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深坑!当然,司机违章必须接受处罚,毕竟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教导作用,有效提高车主的行车安全意识,但是“以罚代管、借机处罚”的方式却让老百姓很受伤。
“莫名处罚”是在挑战谁的底线?
交警乱开罚单的现象在国内并不少见,这种行为与政府倡导的理念互相悖论,无论是“台风‘山竹’过境,交警猛开罚单”,还是“路政占道,迫使司机压线被罚”,这些已经上升到社会管理层面,而非简单的处罚就能了事。对此,在城市道路规划以及交通处罚中不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种做法完全脱离了以人为本、为民利民的初衷。
总结:针对货车司机疑似“无辜被罚”事件,潮州交警应该还社会一个合理的解释,而广东省交管局也应该不断规范地方交管的作风,以免出现更大的漏洞。至于广大车主,若一旦遇到类似的交通处罚,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为自己伸冤,以此还社会一份清静与和谐。
市场不景气?这些SUV车型销量最高暴增256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