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希文不是一个人

白希文
06-18

我和白希文好上了,白希文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号的名字。

都9102了,还做号?真是胆肥?

前些天刷爆朋友圈的一季度各行业盈利增长率,媒体和汽车分别以-33%和-29%名列倒数第一第二,汽车媒体号作为这两个行当的交集,不难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Wind提供的这个数据主要来源是上市公司,身单力薄的自媒体,更会有彻骨的寒意。


裸辞之后,我本想做一个安静的写稿大叔,幸得朋友照顾,约稿量倒也不少,但是,发现自己没流量是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情,总觉得对不住朋友们的扶持。而现在已经不是早年的自媒体发展红利期,我停耕了很久最近才间隙复耕的自留地——玩车车要想获得流量并非易事,有天,我一好朋友对我说:要不你和吴飞合作?


吴飞是个很贫嘴的北京爷们,2018年一次长途试驾活动上,我和他同车呆了四天,他和另一位同行一捧一逗,乐了我四天。从此以后再也没见过面,只是偶尔会在今日头条上看他把这儿当微博来玩,不时转发一些无厘头的东西,总会加上一两句脑洞很大的评语,文字后面,还是那张贫嘴。粉丝也挺吃他这一套,总会被他撩拨起评论的兴趣,从而让他获得不错的流量和互动量,他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做的这个号叫“白希文”。因为流量一直保持得不错,他偏就不信自媒体下滑这个邪,一心想把这个号做大做强。


前些天我和广州的伙伴一起去北京见他,我开口叫吴飞一声“老白”,吴飞笑着说别这么叫:“以后我们一起才是老白。”在望京敞亮的写字楼里,我们花了半天把七七八八的事情一一谈妥,签了协议,吃了顿火锅,就这样我们合体成功,约定6月18日“官宣”。想想也好,这天大家都忙着花钱,我们却宣布组队挣钱,倒有一些反差,也是一个容易被记住的日子。


“为什么叫白希文呢?”我忍不住问吴飞,以为能寻得一个有意思的出处,“就因为家门口有条白纸坊西街而已”他回道,这个答案让我失望了大半天,后来想,一个名字嘛,不用深究,“一条”之前只是个数量词或者麻将牌,我还曾揣测过papi酱是否是芝麻酱的雅称,办公室小野则总能让我想起名为“野子”的那首歌。


无论你怎么理解,记住我们叫“白希文”就好,现在,曾经的“团伙”变成“团队”,白希文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战斗,而我,今天也正式成了白希文这个虚构人物的一部分。


早在2017年,活跃公众号就达到了350万个,目前汽车类公众号应该不下10万个,自媒体一般都会开公众号,这个数量大约就是汽车类自媒体的数量,这个高度饱和的市场,还会给白希文一个做大做强的空间么?


可能是想到我会来,吴飞早早的就给自己放了假,这个月很少更新公众号了,打开后台的一刹那,我对粉丝还在正增长感到奇怪。“很多都是从搜一搜来的”吴飞说,“他们在其他内容平台上面看到白希文,然后就搜公众号进来了。”



白希文在全网200多万粉丝,这么好的群众基础并非全是他插科打诨得来的,作为一个资深营销人,他对行业和产品都看得很深,说话又直,所以能得到粉丝的喜欢。相比吴飞的大大咧咧,我则是一个比较学究的人,虽然可能显得无趣,但是和他正好互补:我能够一本正经的说一些正经事情,广州的搭档觉得这样不错:正好!你俩一正一邪,挺搭。


我工作这二十年很幸运地赶上了杂志、报纸、网络和自媒体的黄金时期,虽然在汽车和媒体行业盈利下滑的做自媒体似乎并不容易,但是我和一起创业的伙伴们并不太担心,我们坚定的相信:只要能给读者生产的价值的内容,我们就一定能获得关注点赞和合理的利益。


这世界还需要一个“白希文”么?我们会用内容产品去作答,我们不会让读者读了文章、看了视频、听了音频觉得什么都没发生。你会发现,白希文依旧好玩,他还会更加丰满,让你获得更多,不管是猛料还是笑料,不管是资讯还是知识,你能从白希文这里得到更多的满足,以此赢得你们的支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我们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