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动力品牌,连本田都要敬它三分!

DearAuto
06-10


Dynamic Force、Skyactiv、Earth Dream、Quattro、4MATIC……当你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你会不会立即想到它们对应的汽车品牌?


如果不能,看来你不是真车迷!


虽然它们只是某项技术的名字,可它们却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某些价值。例如,当你知道心仪的丰田车没用上Dynamic Force,当你看上的奥迪没用Quattro四驱的时候,你肯定会失落,甚至会拒绝购买。


这就是所谓技术品牌的意义!当然,Interbrand不会直接计算它们的品牌价值,它们本身也不会赚钱,但是它们所隐含的经济价值,已经远超过其技术的本身。

 


让人伤心的是,上面这些名字,大部分都是英语、法语、日语或德语等外文,极少看到中文。本土品牌向来缺乏技术,你从没想过有哪家本土车企会有令人兴奋的技术,更别说要给某个技术立牌坊了。


技术要做成品牌,不是说去工商局注册个商标就完事了,它必须要有足够的含金量。这意味着,你要么有足够的独创性,做出来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譬如当年的VETC、Quattro;要么性能很牛逼,各种参数走到世界的领先水平,譬如Dynamic Force的发动机热效率。


然而,就在6月4日,长安做了一件激动人心,轰动汽车界的事情——发布了其最新的蓝鲸动力品牌。之所以如此轰动,是因为它是本土品牌中鲜少真正具有含金量的技术品牌。它虽然没有太多新的东西,但是它能把发动机上的每一样东西都做到极致,各项参数都要领先同级对手,走在世界前列。



1
7.9秒破百,“思域们”只能看尾灯?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判断一款发动机牛不牛,最直接的就是看这个发动机的动力参数了。


这一次,长安蓝鲸动力品牌发布了其首款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1.4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并已经搭载上第二代逸动,所有参数也全都出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具体来看它的表现究竟如何。


说蓝鲸动力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果不和国际上一流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或许还真体现不出来。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领域,我们公认做的比较好的,大概有大众EA211、本田L15B8、宝马B38A15C和福特GTDIQ75。它们搭载的车型也全都以性能标榜,例如速腾、思域、1系和福克斯,都是我们熟悉的“小钢炮”。

 

当然,直接去对比它们的参数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除了速腾和逸动是1.4T外,其他都是1.5T的机器。虽然差的只是一丁点,可这里是顶级发动机的对比,必须得严谨一些,所以我们引进升功率和升扭矩的概念,也即每升排量所爆发出来的功率和扭矩。


升功率是评定一台发动机整机动力性能和强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升功率的值越大,发动机的强化程度越高,发出一定有效功率的发动机尺寸越小。


逸动蓝鲸版的升功率能达到82.86kW/L,这可是相当高的水平,在这四款机器中,只有本田的L15B8和福特的GTDIQ75能与之媲美。而在升扭矩上,逸动蓝鲸版更是无人能敌,每升排量比第二名的速腾还要多出6Nm。


逸动蓝鲸版的升扭矩不仅惊人,扭矩平台也相当感人!峰值扭矩在1400rpm的时候就能爆发出来,并能一直持续到4000rpm,扭矩平台足足有2600rpm之广,基本能确定其动力之源源不断。


在这五款机器中,峰值扭矩出来的时间,宝马是最早的,1250rpm就出来了,其次就是长安逸动的1400rpm,再者才是本田、大众和福特的1750rpm。很多人也许会问:“差几百转而已,差很多吗?”确实差很多!峰值扭矩爆发的起始转速越低,那它的涡轮迟滞就会越小,越容易把油门响应做快——逸动蓝鲸版的油门响应比同级对手快35%。这不仅涉及到加速的时间,同时也会影响到加速体验,所以很多厂家想方设法降低这个起始转速。


这其实很难做到,因为这不单单是软件问题(调校是调不出来的),更多是硬件问题。首先,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流畅程度要好,要尽可能减小排气干涉;其次就是涡轮启动要快,废气要吹动涡轮叶片才能给进气系统增压,所以涡轮叶片的惯量要尽可能做小。

 


光是看参数很容易把人看懵,一会这个功率大,一会这个扭矩大,那究竟谁厉害一些?我们大可不用看参数,直接看疗效!最能反映一台车综合动力性能的,无疑是0~100km/h的加速时间。搭配7速双离合的逸动蓝鲸版, 0~100km/h的加速时间仅仅为7.9s,这个成绩是这五位选手中最快的,比第二名的思域还要快上半秒。


“动力强则油耗高”在过去是一个铁律,很难去打破,但是逸动蓝鲸版打破了——工信部公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仅为5.9L,和其余四位一样都是“5”字开头,基本属于同一水平线上了。


为了解决油耗和动力“二律背反”的问题,长安蓝鲸动力用上了很多同级,甚至是更高级别车型都不敢用上的技术,譬如350bar的直喷压力(早前法拉利SF 90的V8发动机也才刚刚用上这级别的喷射压力,家用车普遍都是200bar)、全可变排量机油泵、可控PCJ和0W20的低粘度机油。

 


也正因为用上了多项减轻摩擦,降低损耗的技术,长安NE 1.4T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37.6%,这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值,一般也都是32%~36%。


所以,无论是从动力水平,还是动力效能来看,长安NE系列的发动机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是中国人值得兴庆的事情。


2
除了动力和油耗,蓝鲸动力还牛在哪?


从消费者的角度,要判断一台动力之好坏,只要把上面的内容看完就结束了——动力足够强,油耗足够低,长安NE发动机无疑是一款好机器。


然而,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评价一台发动机的标准还有很多。沃德十佳发动机在评审时,除了考量一台发动机的动力和油耗外,还会考虑到NVH(噪音和震动)、排放和所使用技术的实用性等,只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最优,他们才会为之上榜。


这些东西看上去好像和消费者的关联并不大,但却实实在在影响着消费者日后的用车生活,譬如排放就影响着上牌和二手车买卖,譬如NVH则影响到车内的舒适性等等。那这两方面,蓝鲸动力又牛在哪呢?

 


我们先说排放。


毫无疑问,长安这款1.4T发动机肯定符合国六b排放的,可是,长安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当别人都还在头疼国六b的时候,长安的蓝鲸动力品牌已经瞄准欧7的排放法规。在研发之初,蓝鲸动力已经预设了欧7的升级路径,也就是说,只要政策一变,长安即可马上升级到欧7排放,不需要任何的过渡期。


这意味着,蓝鲸动力在排放法规领域上,已经比竞争对手领先了大概10年的时间。


其实,蓝鲸动力厉害的地方还不在于预设欧7的排放标准,而是,在满足如此严厉的排法法规之外,还能把动力水平做到如此之高。早前有一个新闻,大概内容是某些品牌为了满足国六b的排放标准,特意把发动机的功率调低。而蓝鲸动力不但没有委屈动力水平,甚至还提前布局,把排放标准预设到了欧7。如此前瞻性的视野,我想也没几家车企有能力做到。

 


当然,排放这东西,消费者最关心的不过是“国六b”这五个字符,至于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要降到什么水平,who care!消费者最关心的会是什么?想必是NVH,也就是发动机噪音和振动。


“NVH嘛,我知道啊,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估计很多消费者都会这么说,但是绝大部分消费者关心的不过是整车NVH,并不是发动机的NVH,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包括后者。


提高整车NVH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噪音振动的传递路径进行阻隔,另一种则是降低噪声振动源的NVH。大部分车企都是选择前者,因为这个只要有足够的钱,还是能解决的,但是后者则需要很深厚的技术功底才能降低。


当然,有钱也未必能把事情办好。在路径上阻隔噪音和振动无疑会用到很多的声学包,可随着车辆老化,这些声学包也会退化,噪音会越发明显,这些现象,我们称之为高里程衰减,这也是各家车企避无可避的问题。显然,没有任何方法比从源头减少噪音振动来得更加有效,这也是蓝鲸动力另一个厉害的地方。

 


蓝鲸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的噪音水平为60.8dB。这大概是一个什么水平?一般响度对人耳的影响划分,40~60dB是一般说话的音量,70dB是大声说话的音量,舒适度的上限,也就是说,蓝鲸动力在没有任何声学包的情况下,也能做到相对比较舒适的水平,其静音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要做到这个水平,需要下很多功夫,譬如,蓝鲸发动机采用了博格华纳最新的静音链条,舍弗勒静音皮带系统……毫无疑问,这些东西的成本肯定是贵的,但是它能从源头上减轻发动机的噪音,可以做到一劳永逸。


如果以沃德十佳的标准来看长安这次发布的中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它确实有上榜的理由——动力足够强劲,油耗足够低,排放又领先同级十年,NVH足够优秀,而它所使用的350bar缸内直喷技术估计也会引领一波潮流。可惜的是,沃得十佳只能评选美国上市的机器,不然长安一定能为国人扬眉吐气。




文 | 李建豪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进入小程序

 




————  END  ————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