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利汽车年度总销量累计同比增长20%,超越了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品牌,仅次于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而名列第四。如果说把中国汽车品牌做个扑克排名,那么吉利应该是最王牌的那个“大鬼”。是不是很不服气?吉利现在发展得很厉害了吗,它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想必有许多车友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小的疑问,那么它到现在到底掌握了多少汽车品牌呢?
按照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说法,吉利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为东方的“大众集团”。通过多年的收购吉利已经完成了多品牌发展战略,大家往往关注到的只是吉利这个庞大冰山海面上的一角,这个已经连续6年进入世界500强的新兴企业,可能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它隐秘而庞大商业帝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吉利的艰难创业开始讲起
这一切,还是得从“舒服”哥的创业史开始谈起:1982年,带着父亲给的12元钱,李书福从浙江台州的山村走出,在城里开了一家照相馆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然后在当时未获取冰箱生产许可的时候,1984年成立了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在那个“万元户”都罕有的时代积攒下数千万身家。1986年,拿下生产资质成立“北极花”冰箱厂,取得1亿年产值,随后因政策收紧将该厂无偿赠与地方政府。
南下深圳的李书福做起了铝镁曲板的生意,1991年投身海南房地产热潮,1993年房产泡沫破灭,李书福在这次崩盘中尝到了资本的残酷,开始有了回头转向制造业的念头,这次他的内心有了一个在当时非常狂野的想法——造汽车!
但是当时民营企业并不被允许进入这个国家准备重点发展、大力扶持的支柱产业,李书福决定先造摩托车,1993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摩托车制造厂,赚取了大量利润。1997年,吉利这个日后响当当的汽车品牌在浙江台州正式成立,在筹备期间李书福购买了大量的奔驰、红旗、夏利等车型,对其进行拆解、仿造,最后搞出来一台外观极似奔驰,底盘和发动机都来自红旗的“吉利一号”试制车。
同一年,为了获取生产汽车许可证,李书福找到濒临倒闭的四川德阳监狱汽车厂,投资2400万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在这一幕与如今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们何其相似!1998年,几乎套进李书福全部资金的800亩临海吉利工厂里,第一辆吉利量产车——吉利“豪情”正式下线,为了“吉利”,李书福将下线时间定于1998年8月8日上午8点8分。
这台外观上到处模仿的量产车,动力总成都来自于当年的天津丰田和菲亚特,没办法,从无到有的汽车制造又谈何容易,在中国进入世贸组织的前夕,吉利终于获准生产汽车的“准生证”。当时上市销售的吉利豪情的质量难以令人恭维,但是仅有5.8万的售价将当时13万的夏利和20多万的桑塔纳逼到“降价”,给了李书福极大的信心,甚至说出了让他这辈子都后悔的一句狂言:“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几个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吗?”,成为他和吉利一生的污点。
依靠低价市场迅速成长,吉利开启技术积累之路
2003年,浙江吉利恐怖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21世纪初,许多合资品牌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品牌溢价,往往主动放弃了10万元一下的汽车市场,这给了吉利、奇瑞、江南这样的造车企业获得了极大的生存空间,依靠这这些低价市场,吉利开始迅速成长起来。
2005年,吉利前往港交所正式上市,由此也拉开了资本助力后的高速发展道路。对于吉利来说,“质量差、模仿、山寨”的评价是心头抹不去的痛。吉利汽车开始了向中高端转型的步伐,加快了对海外资产拓展和技术人才的引进,从破产的韩国双龙吸纳了大量的管理、研发人员,而底盘、发动机、变速箱这“三大件”的巨大差异,吉利决心用收购和自主研发两条路齐头并进。
2006年,吉利控股集团购买了英国锰铜公司(伦敦经典黑色出租车的制造商和拥有者)19.97%的股份,成为锰铜控股的最大股东,随后合资成立了上海英伦汽车品牌,继续生产伦敦经典黑色出租车并在中国市场销售。
于此同时,吉利不仅完成了产品的迅速迭代,还推出了定位不同的全球鹰、帝豪、英伦三大子品牌,并且退出后来影响深远的帝豪EC7/EC8、全球鹰远景、自由舰、英伦金刚等诸多车型,开始稳步向中高端市场推进。
2009年,吉利汽车2.57亿港元收购世界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并在中国成立工厂生产出大量DSI变速器,后来被应用在吉利生产的多款车型上,提升了变速箱技术研发水平。前者为其获得了珍贵的供应商体系、生产管理和并购经验,而后者则为其掌控了核心零部件的自主控制权,以及随后的研发实力。
收购沃尔沃,成就巅峰战绩
2010年,吉利在美国银行和国内中行、建行、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帮助下,用15亿美元从遭遇08年金融危机的福特汽车手中收购沃尔沃汽车100%股权,从而获得了这个北欧豪华品牌的技术、市场、品牌和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只能说合适的时间做了对的事,吉利能够吃下沃尔沃这样的豪华品牌,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当时的媒体都用“小蛇吃大象”来形容这次看起来“绝无可能”的并购行为。
这个不被看好的收购行为,已成为全球数百所商学院课堂上的“经典战例”。“穷小子赢取落魄公主”,吉利在保证不干扰沃尔沃的日常运营情况下,保留原有管理团队,逐渐整合沃尔沃的专利技术并支付专利费,将沃尔沃于2013年引入国产,成功推动了沃尔沃销量的复苏,也因此收获了品牌价值和技术水平的极大提升。从2011年开始,吉利向沃尔沃注资进行全新汽车平台SPA和CMA的研发,从而带来了全新XC90、XC40等车型的竞争力,沃尔沃也因此成为汽车品牌扭亏为盈的典型代表。从2012年开始,吉利汽车开始跻身于世界500强的行列,借助沃尔沃的力量,吉利开始真正融入全球汽车行业价值链,走向欧洲、美洲等更广阔的市场。
收购莲花和宝腾,进军东南亚市场
这个热爱“买买买”的品牌,海外购买的步伐并没有停歇。2013年,吉利用超过1亿人民币收购了英国百年企业——锰铜控股(简称英国锰铜)的核心资产与业务,并将其改名为伦敦出租车公司。
2014年,吉利汽车决心将帝豪、英伦和全球鹰品牌收回,重新树立“一个吉利”,并开启了全新的LOGO。2016年,吉利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推出了博越、帝豪GS、帝豪GL等精品车型。
2016年,吉利发布了LYNK & CO领克品牌,不仅共享了CMA平台,而且还得到了沃尔沃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用以冲击国内的高端市场。吉利到这个时候已经成为操作资本高手,先后收购了多家企业——6月,收购了国内知名的钱江摩托;2017年,吉利决心收购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旗下宝腾汽车49.9%和超跑品牌路特斯(莲花)汽车51%的股份,并推动博越的同款车型——宝腾X70上市,甚至邀请到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亲自为其站台。彻底打开了东南亚市场。同年,吉利收购了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和沃尔沃商用车8.2%股权。
强势入股戴姆勒集团,Smart收入囊中
2018年,吉利通过海外企业主体用高达近90亿美元的资金,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不管奔驰车主愿不愿意,吉利已经成为这个德国百年汽车企业的第一大股东。随后,两者决定在国内组建高端专车服务公司,面向移动出行服务。
2019年,吉利和戴姆勒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双方各持股50%,自此这个小众的豪华子品牌也将深深打上吉利的烙印。
吉利居然还要办教育,集团板块还在不断延伸
李书福在多年以前就创办了北京吉利学院、三亚学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外界都不明白汽车企业为何要举办民办高校,但李书福就是这么做了,而且做得还很成功。
此外,在移动出行方面,曹操专车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移动出行品牌。2018年5月,吉利携手腾讯、中铁总公司成立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为旅客提供动车WiFi为入口,打造整个铁路增值服务云平台。2018年11月,吉利与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信等在高速飞行列车、工业互联网、车家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5G和V2X、边缘计算等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
最让人感觉惊叹的是,吉利还将业务延伸到了金融行业,2019年2月,吉利完成了对丹麦盛宝银行51.5%股份的收购,成为这个总部设在哥本哈根的金融机构最大的股权持有者。
小结
30年的专注发展,22年9次并购,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向上突破,吉利已经逐步发展成为跨越全球、多业务板块的国际化企业。中国汽车产业的实力、底蕴、前景……都比不上国外?请停止崇洋媚外,请来看看吉利,这是另外一个令人有民族自豪感的“华为”,看到最后一刻请给予我们顽强奋斗的自主品牌应有的尊敬。
小编提示:该点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