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me Auto不仅仅只是一个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更是一个向外的智能化的延伸

陈湘
11-18

主持人:谢谢刘总的分享。其实我们Flyme Auto不仅仅只是一个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这么简单,它其实是一个向外的智能化的完整延伸,还有更多的一些展望。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欢迎各位老师随时提问。

 

记者:我想问一下你们这几种模式,是不是未来也对标华为跟车企合作的一些模式,像我们深度绑定吉利,吉利体系外的品牌的开拓会不会有些难度?

 

刘衍:从模式角度出发,每个车企可能对于所谓的座舱的智能化需求度不一样,有些车企可能需要轻量化的能力来辅助现有的系统提升,有一些车企可能想用完整的全案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现在这几种模式也是从较轻到重,设置了三个阶梯,这三个阶梯是为了满足更多的车企的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也有对应的三种模式已经出来。

 

吉利集团与星纪魅族的业务性质彼此互补, Flyme Auto目前搭载在吉利集团旗下的多款车型上,同时我们提供汽车操作系统开发性能优化以及汽车升级软件开发服务等方面的研发服务,并为其定制开发智能手机和平板计算机等产品。双方保持者密切的合作。

 

同时星纪魅族自身的定位是一家独立的公司,我们的业务不局限在吉利体系,还是想去扩展更多的其他品牌的车企,为全球车企提供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我们现在其实已经有相应的一些案例,包括我们和红旗已经建立了合作。其他国内和海外车企,我们也在对接的过程中。

 

记者:我想问一下吉利内部的这些品牌,这些新车型使用咱们这个系统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刘衍:目前来说整体已经覆盖了20多万车主用户了。之前吉利控股集团也发布了《台州宣言》,集团也提出了战略协同,接下来我们在吉利体系内的座舱的覆盖会更进一步去加速。大家未来会看到更多的吉利车型都会去覆盖到Flyme Auto。

 

记者:追问一下,我自己手上有大概5辆Flyme Auto的车,所以我算是一个深度用户,但是我发现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不管我是更便宜的车,比如说星越或者L7这个级别的,或者20多万的车型,是不是咱们都用同一套的标准给到这些车上面,包括功能类型的?OTA是不是都在大的节点的上去更新? 

 

刘衍:这里面其实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我们现在是标准化的产品,但是因为不同的车型有硬件差异化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是以主线去推动,然后结合不同的车型差异化的部分,做对应的调整。

 

记者:就是会有不同的需求,比如说K歌的功能我不要。

 

刘衍:理论上来说是有的,但是为了标准化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尽可能减少这部分的一个输出。当然每一个不同的品牌,其实像吉利也好,包括领克品牌,他们可能也有自身的一些需求,这很正常。其实我们的核心主体的功能是不变的,他可以选或者不选这个功能。

 

关于OTA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协同效率的问题,整个的OTA的节奏,接下来我觉得这方面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一个改观。在吉利大协同的战略下,很多东西原来可能大家都分布的比较散,但是现在把这些资源都集中起来之后,整个流程、效率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接下来,我觉得在25年的版本节奏层面,比如Flyme Auto 2.0发布以后,老的车型也好,未来新增的车型也好,在更新上会是一个比较快的速度,会给大家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感受。

 

主持人:其实现在能看到我们星纪魅族的Flyme Auto,装车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在最近这一两个月我们能看到银河有很多的车已经搭载我们的Flyme Auto,在今年9月,大家也看到在吉利的银河发布会上有提过,今年年内或明年年初在8155芯片以上的这些车型都是可以进行搭载的。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仅支持传统的屏幕,还有包括横屏或者竖屏也可以支持。当然也可以根据主机厂本身的需求,再做一个深度的定制。

 

记者:既然现在是可以支持更多新的平台运行的话,在不同的新平台上会有什么差异吗?比如说我们跟吉利体系内的芯片和适配度,大家内部磨合会不会更顺畅,有没有能通过这种软硬结合的方式,多打一些差异化优势的这些考量。

 

刘衍:我们现在用到的安托拉平台和高通的8295平台,在芯片的处理能力上面稍微有差异。我们跟亿咖通的合作很紧密,亿咖通负责底层,芯片平台是亿咖通来输出的,包括芯擎科技在内,他们负责底层。我们两家作为兄弟公司而言,肯定在这个层面上面解决问题,包括我们在产品能力的体验上面,相对会更强于我们在标准平台上面去建设。因为我们会有一些定制化的需求,当然这些需求可能不一定是在单点给到用户的一个功能上去体现出来,它更多的是在底层能力的结合这个层面上。

所以我们和亿咖通底层的合作,更多的是提供在底层的接口层的一个变化,从硬件到软件的中间层的。我们不会一味的追求所谓的这种每一个车型一定有什么功能。

 

我们尽可能地保持克制的理念,而不是不停地叠加功能,要思考这些需求用户真正需要吗?所以我们在整个Flyme Atuo的迭代的过程中,包括我们从1.0—2.0的进程里面,我们不堆砌对于用户无用的东西,而是把精力放在确实刚需的层面上,再进一步地挖掘和提升,我们更多时候思考的是这些东西。

 

主持人:这里再补充一下,其实我们的STARBUFF是在不同芯片下面,在不同的架构下面的一个全新的诠释,因为STARBUFF的AMD芯片,大家都知道就是桌面型的,X86结构跟我们现在的ARM结构之间完全是两回事,我们在STARBUFF的定制车上搭载了游戏座舱,其实这也是一个差异化的定制过程。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不同的芯片,不同的架构会有怎么样的一些产品,大家也可以留意一下,因为我们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企业。

 

记者:你们怎么看待AI上车?

 

刘衍:刚才我也简单介绍了我们关于AI上车的这件事情,不管是智能操作系统、智能座舱系统,还是说手机也好,我们都是基于AI去赋能不同的智能终端。星纪魅族是一家拥有多终端的能力的公司,所以我们的AI和别人的差异是什么?我们会基于多个终端之间的这种联动,不仅仅是考虑单个场景。

 

我们的AI底座会有整个的大的研发的团队去负责模型能力的建设,包括综合模型或者垂类模型的能力建设。其实我们在每一端上面,手机也好,车机也好,包括XR眼镜,其它的IoT智能终端设备,这些层面上大家都会有AI能力的专项提升。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优势在于我们整个的设备之间的互联,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优势。

 

无论在哪一端上,我在车上的时候,我的手机和眼镜、指环都会联动,这很契合我们公司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这三个概念我们不只是喊喊而已,实际上贯穿在我们整个产品的研发进程里,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把AI能力和场景结合。这样我们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感和单个手机厂商做一个手机AI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这是我们未来在AI层面上的一个思考。

 

记者:现在有很多种CPU,很多种芯片,AI的能力是根据几种芯片重新来匹配吗?

刘衍:AI其实跟芯片平台并不冲突,只不过是说算力问题的解决,所以我们在整个AI建设的过程中,也会根据不同平台的算力能力、覆盖能力,采用端云结合的方法。有些芯片能力比较强,那么在端测部署的模型能力也会更强一些,有一些比较弱的,可能更多地依赖云端的能力。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会根据不同芯片平台的算力范围去提供在端云结合层面、在AI层面上的解决方案。

 

记者:我想问一下关于未来智能座舱的市场的渗透率的问题,上半年我看到有机构的数据是到70%,也有说明年就到80%的,这个市场会逐渐的趋于饱和吗?还是会进一步的下探,逐渐变成一种像标配这样的东西?

 

刘衍:其实我觉得既然都已经到了70%,这必然是一个行业趋势。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这也是不可逆的。其实现在各大OEM都在疯狂卷这一块。我们从2021年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各家OEM对于整个智能座舱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上,都是以几何倍数增长。这是我们行业从业人员感受到的一个直观的感受。包括像卡车和运输行业的一些专用车型,现在都在考虑在整个智能座舱领域是不是有专属的行业解决方案。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未来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曾洋:还有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上来讲,用惯了智能的东西,其实是回不去的。我们之前没有智能座舱,在传统时代觉得车开得也挺好的,但是现在用习惯了新能源车和智能座舱之后,再回去其实是不习惯的。消费者一旦习惯这种便利性之后是不可逆的,所以这个趋势,我们都认为只会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卷。早在 3 年前我们就洞察到了这个趋势并提前布局,还是非常有前瞻性的。

 

刘衍:而且这些东西确实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一个质的变化的体验过程。

 

记者:我想探讨未来研发精力分配的问题,我们现在比较主流的应该是X86的架构或者说是ARM的架构,未来星纪魅族研发的研发精力会更向哪个架构倾斜?

 

刘衍:Z10 STARBUFF是我们基于电竞座舱的定义下诞生的特定解决方案。其实我们之前有安卓,也有基于X86架构的开发能力,未来更多会在安卓域层面上做更多的研发延展,因为从产品标准化的角度出发,主流平台的解决方案才是大势所趋。

当然,我也可以跟大家透露一下,虽然我们目前在整个座舱域只是触达了安卓域的东西,但是比如说未来像EMS、OMS,包括IBM这些车内的装配件等软件层面上,都不是的同一个解决方案。未来我们的研发团队也会做一些基于这些层面的尝试,这样才能进一步提供座舱全域解决方案。所以谁重谁轻也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需要基于安卓层面去持续发展的。

 

记者:星纪魅族在智能座舱和多终端互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何看待当前汽车工业3.0时代下,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之间的关系?公司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智能座舱生态系统的发展?

 

刘衍:生态的打造,首要的要素是“平台”。就像商场需要容纳多个品类一样,产品生态需要基于一个共同的技术平台。在 Flyme AIOS 的技术平台上, XR眼镜、车机系统、智能指环、手机拥有可互联互通的技术底座,才能达成手机和车机之间音乐、视频、电影等无缝流转。

 

同时,跨终端的信息安全守护,可以让用户在多终端产品间随心传递照片、相册等信息,而不用担心数据隐私安全问题。

 

这些功能背后的技术支撑就是整体生态的创新能力,主要包含多终端互联能力和AI能力两大方面,共同赋能完整的智能生态。

 

记者:其实你刚才前面也说到了关于一些多终端互联技术的发展,我身边也有一些智能车的用户,他们对数据安全还有用户隐私这一块非常关注,智能座舱肯定也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特别想问一下,星纪魅族在这方面有哪些措施,会不会有一些创新的技术,能够让用户的数据安全或者隐私得到充分的保护?

 

刘衍:星纪魅族本身就是一家非常注重隐私安全的公司,我们所有的功能输出,都要经过法务反复确认是不是合规合法,会不会对用户的数据和隐私造成侵害。

在功能层面上,我们会有不同的多空间、多账号,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区隔。同时,我们已经通过了对应的一个国际标准, ISO/SAE 21434的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非常严格的,针对车辆整个生命周期,包括概念、开发、生产、运行甚至维护和报废阶段的整个网络安全,都是有管理要求的。所以它为网络安全,包括工程开发的管理流程提供了一个标准框架。我们基于这样的标准框架去完成对应的产品功能输出。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智能座舱体验。

 

主持人:包括在我们的无界桌面,不是所有的APP都能在车机里面打开,有一些朋友可能觉得微信、飞书或者一些软件没有办法去共享,因为往往副驾会坐人,其实在我们的手机里面是可以去选择哪一些应用可以流转账户,有一些是不可以流转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