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个新品牌再加入新能源市场的争斗中,还有机会吗?并且还是竞争颇为激烈的10万级纯电车,比亚迪有海豚、海鸥,五菱缤果、星云,这两对兄弟组合已经吃掉不少市场份额,而零跑T03、欧拉好猫这样的成熟“老将”,也还有稳定的销量表现,甚至还有元Pro、元PLUS、Aion Y等等,要想争得过,必须得有冠绝行业的实力。
所以钇为3冠军版来了,9.99万的售价使得它成为10万内续航里程最长的车型,当然一辆车的核心竞争力还是骨子里的技术水平,这方面江淮钇为是有着深厚积累的,这也让他们敢于喊出“1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车”这样的口号,甚至在电池安全方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夏顺礼都敢于保证“永不自燃”。下面就看看钇为几位领导都说了什么,了解下这个“有点狂”的国产新品牌。
夏顺礼:我们说冠军级技术,真的不是在吹牛
钇威科技(此为公司名称,与品牌名不同)董事长、总经理夏顺礼的自信让笔者感到佩服,作为技术研发出身的专业人士,他的自信都是有技术支撑的。“我可以说在10-15万元价位的电动车里,钇为3是真正基于纯电平台而打造的车。我们在推出DI平台之前一直在思考的事是:我们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如何去竞争?”
他给出的答案,第一,要掌握核心的三电技术,也就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电动化技术,包括电池安全、电驱动系统的集成化、热集成等等,只有这样,才有立足的资本,钇为3冠军版上的蜂窝电池、九合一电驱以及双层十一通道跨域集成的热管理枢纽,都是最少领先一代的冠军技术;
其次,要用技术创造出成本优势。“在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谁更具有成本优势,往往就意味着谁更具有定价权。在想明白这件事后,加上我们的洞察,我们把纯电A级车作为主攻市场,并且开始搭建专属的纯电平台,通过纯电平台的先进性来实现和同品类车型相比,体验同级的,我要便宜的多;价格同级的,我在体验上全面领先;”
最后,他强调钇为3上所搭载的技术,不是刚刚产业化的‘试验品’,而是经过江淮17年电动历程、26万辆实车验证过的可靠的技术,有些10多车龄的老电车如今也还能正常使用,这样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都是由技术支撑的。
谈到过去17年新能源汽车研发的经历,夏董认为整个产业发展之快是他也没想到的,但实际上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中国,乃至全球的角度来说,都只是刚刚走完0到1的过程,离真正的成熟还是有些距离的。在电动车续航没有革命性的突破前,短途的应用场景依然是最适合电动车的,所以专注于A级车这个市场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他也解释了“永不自燃”是如何做到的,他说:“我从2010年开始研究电池安全技术,通过数万次的爆炸实验,无数方案的验证,我的结论是,目前行业根本没有‘万无一失’的电芯,电芯的一致性问题导致它不可能保证绝对安全。基于这个思路,我们的解题方法是:研究出如何在某个电芯失效的情况下,电池包不受影响,从而不影响整车的安全。我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相比单体容量较大的方形电池和软包电池,圆柱电池在安全性上要更可控。经过10余年的不断迭代,我们找到了解决电池安全问题的‘解’,也就是我们对外讲的‘蜂窝电池’技术,真正做到解决电池热失控问题,我们在这上面有着200多项的专利。”
江淮这些年被广为人知的是和蔚来、大众的合作,而自身实力往往被忽略了,夏董说:“大家不知道的是我们开创了国内电动车产业化的先河,当年591辆iEV 1意义非凡,我们还是国内首家研究应用圆柱18650 LFP电池、圆柱三元18650电池、圆柱三元21700电池、大圆柱三元4695电池的车企,也是最早启动半固态电池技术开发的车企之一,每一次都走在行业最前方。”
江东:对标大众、看齐大众
钇为3冠军版的上市活动就办在了自己工厂的总装车间里,这当然是为了“秀一秀”肌肉,钇威科技总经理助理、智能制造中心总经理江东向大家介绍了江淮钇为的零碳智慧工厂,他说:“在制造领域,我们奉行向优秀伙伴学习的精神,在和大众的合作中,我们全面导入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真正的对标大众、看齐大众;在和蔚来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自主的全铝车身生产线,掌握了高端智能电动车对工艺、质量的更高要求。我们这座工厂是智能制造4.0的工厂,正是在吸纳了我们和大众、蔚来的合作的基础上优化而来的第四代智慧工厂。”
“尤其在数字化生产管理执行系统上,将智能传感技术、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数字孪生仿真技术、人脸识别技术、5G网络传输技术与生产流程结合起来,形成了基于人、机、料、法、环、测等制造要素的,全面精细感知和生产管理科学决策,借助底层信息全面覆盖冲、焊、涂、总四大车间,在生产、物流、人员、工艺、过程等维度做出快速响应,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与精准度。”以前工厂里工作的都叫工人,而在这样的现代化工厂,拧螺丝的工人越发少了,反而坐在电脑前的工程师、分析师等成了关键角色。
而在“零”碳方面,这座现代化的工厂也从绿色制造、清洁能源、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多方面入手,首先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采集工厂生产运营各环节能耗信息,协调控制光伏发电与用电设施,分析监控碳排放数据,构建供需精准匹配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从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绿色增效。
利用厂房屋顶面积23万㎡来铺设发电设备,可做到年均发电量1405万度,等效节约标准煤4283.9吨,减排二氧化碳11816吨、二氧化硫2.25吨、氮氧化物2.5吨。
江总也介绍了生产流程中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考量:“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中涂免烘干紧凑型工艺,节约建设成本及运行能耗约15%;运用干式喷漆室、循环风空调、电动供漆泵、输调漆走珠系统、烘干余热利用等设备系统,较传统设备节能20%-30%;面漆采用低VOC水性涂料,废气处理采用沸石转轮浓缩+RTO焚烧、TNV焚烧及活性炭吸附等综合处理方式,减少VOC排放90%以上。”就是这样的工厂,让钇为3冠军版有了强大的“冠军”底气。
汪光玉:今年底建成300家体验中心
文章开头提到的市场竞争问题,在访谈交流的现场,钇威科技副总经理 、营销公司总经理汪光玉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简单的说要拿“一席之地”,靠的是技术积累、超高性价比和更合理的渠道建设。
汪总在谈到积累时,也是从内道外散发着自信,江汽集团 60 年的造车底蕴以及在新能源领域 17 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探索,使得江淮以及钇为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域成果众多,截至目前共拥有授权专利 719 件,其中发明专利 268 件;拥有国际化水准的技术标准 141 项,制定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 21 项;核心技术团队荣获 19 项行业顶尖荣誉。
“我们拥有顶级的合作伙伴,江汽集团和德国大众的合资合作,与蔚来汽车的战略合作让我们在整车质量管理、高端制造工艺等领域已经比肩国际一流水准,与优秀的同行携手前行,能让我们成长的更迅速,变得更加强大。”汪总也再次强调了合作带来的利益。
他还说到:“对技术、对产品、对用户,需要一颗敬畏之心。目前行业里有还是有不少‘网红造车流派’、‘拿来主义’、‘买买买’的做法,短期来看,也许能带来一定的规模和效益,但长期来看,我认为无论对行业还是企业来说都是不利的。我始终认为企业要用‘长期主义’造车,既要抓住趋势,也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和坚信产业规律,这样才能更长远的发展。”
此次推出冠军版,实际也是钇为听取了用户心声,汪总说到:“也对于很多人来说,10万元是一个购车的价格分水岭;对很多购买电车的人来说,500km续航也是一个车辆续航的分水岭,在钇为3冠军版之前,最便宜的500km以上续航的纯电车型,是钇为3 505km续航的Air版,售价是10.99万元。我们的购车数据显示,有40%的人选择了505km续航的版本,说明长续航的需求依然很高。钇为3冠军版,就是要打造10万级电动车的价值标杆。10万元的价格,有着30万元的配置水平。冠军版将与现有配置车型组成更丰富的钇为3车型矩阵,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
好车想要卖得好,那一定得要“好买”,对于渠道建设,汪总说:“江淮钇为依托江汽集团的多年积累,自江淮钇为品牌发布以来,通过填补重要市场、聚焦成效市场、提升商圈覆盖 3 大维度,目前已完成 200 家江淮钇为用户服务中心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快速的提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接下来,更好更多的用户服务中心还将持续建成开放,预计到2023 年年底,江淮钇为用户体验中心将达到 300 家,2025年达到500家,将全面覆盖1-5线市场的主要城市,满足广大用户购车和服务需求。”或许体验中心的绝对数量上并不那么耀眼,但随着购车方式以及购车思维的变化,钇为在销量端的爆发还是有很大机会的,关键还是产品靠谱,自然是会有更多人趋之若鹜的。